文/李彎灣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整理我平時聽到的那些讓我為之一振的話,這個習慣一直都有。
我相信這些來自于生活、源自于我認識的人的話,會給我、以及我的讀者一些影響、一些思考。
在這個人們聽到“大道理”就落荒而逃的時代,我依然相信——那些有思考、有質量、有思辨的話,依然充滿了能量,依然能幫助我們形成價值觀。
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很多人之所以一生碌碌無為,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得過且過,無意識、沒有原則的活著。
所以,我希望我、以及我的讀者朋友們,能有意識的過完我們這一生。
閑話休絮,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些智者的箴言吧。
以前的時候,我經常聽到有人說——你要是說誰的不對,你當面說好了,不要在人家背后說三道四,這樣不好。
我真的信以為真了,好多年都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正直的人,并為此感到驕傲。
但是漸漸地,我發現這么做沒什么用,反倒搞得我都沒什么朋友了。
現實是——其實你當面說誰的不好,人家一定是不會高興的。所以,中傷別人一定要在背后。
如果你沒錢,那么千萬不要借錢給別人,因為很少有人能感受到,其實你也非常不容易,甚至自身難保。
大多數借錢的人,借錢的時候低三下四,求爺爺告奶奶的,但是一旦借到錢之后,逾期不還,反倒是你開始求他了。
如果你有錢,你可以施舍,但不要隨便借。
隨便借錢,會讓你失去朋友,這比本來就沒有朋友更讓人難過。
C;38歲,企業高管
聽100個勵志故事,還不如欠100萬。
對于普通人而言,鞭策總比激勵管用,壓力比動力好使。
回想一下你過去的二三十年,哪個勵志故事改編了你的人生?
你身邊平庸、失敗的人,都經常在給你洗腦——告訴你要好好做人,要學會做人。
但是,做人怎么個做法呢?做到什么程度才叫做好呢?沒人知道。
我覺得啊,少談點做人,多干點正事吧。
你看那些成功的人,哪個不是一生毛病的。那些圓滑于事故、左右逢源的人,或許能獲利,但絕不會成功。
記住,成功是創造,而不是獲得。王思聰生下來就有幾十上百億,那是獲得,那不叫成功。
我老婆有一天出門,突然想起自己沒有化妝,就非常急躁、埋怨,說不化妝丑死了,沒臉見人。
但是在我看來,其實區別也不是很大。而且,你化不化妝,其實沒有什么人在乎,就算是在乎呢,那又怎樣?
當然,這些想法,我都默默的藏在了心底,絕不會跟她說。
F;年齡不詳,職業不詳(網友)
古話說,‘從小看大,三歲看老’,與此相對的一句話,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可是因為一生尤其漫長,所以我們很難感受到“徒傷悲”的那種悲哀和悔恨。
但是,如果你把一生縮短到一天來——昨晚上想了一個計劃,覺得第二天能完成,可你第二天早上起來,先是刷朋友圈,吃飯,無聊看劇,然后中午了。
然后你午睡了一會兒,準備下午再開始干活,起來以后,你先去抽了根煙,上個廁所,又刷了一會兒劇。
到晚上了,開始興奮起來了,準備干活,然后刷個微博,刷個朋友圈。
到晚上十一二點了,這個時候你開始悔恨,為什么今天啥事兒也沒干,真是在浪費光陰,于是決定放棄手機,開始好好干活。
可是這個時候,你發現自己已經開始困了,想睡覺,大腦已經不聽使喚了……有力氣也無處使了。
其實,很多人的一生,都是這么一天天浪費掉的,就這么一天天走向碌碌無為的。
你想要自由,這很正常,誰不想自由呢?
可是,什么是自由呢?
天黑了,你關上門,確認門是反鎖好的,于是自己一個人在家,想干嘛干嘛,想跳舞跳舞,想放屁放屁,不穿衣服都可以,這是你的自由。。
但是,如果把你鎖在家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別人,你能感受到的,可能只有恐慌和抓狂。。
所以,給自己定邊界,方可得自由;給別人定邊界,那是罪惡。
讀書很重要,但是那些天天打卡讀書的人,我觀察了幾年,其實還是沒什么長進。
讀書絕不是用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讀書就一定要有用,要不然干嘛要讀書。睡覺比讀書有意思多了,可以陶冶情操的事多了去了,干嘛非得讀書?
如果你是個木匠,你多學點美學的知識,多學點家具的知識,先從相關的書開始看——你最先需要的,是深度和厚度,而不是廣度。
如果你飽覽群書而一事無成,你的結局就是村口抽著旱煙逗小孩子的大爺。
是不是經常聽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你會不會覺得很有道理?
但事實上,掃屋和掃天下,這是兩個完全不相干的項目。就像有些人話都說不利索,但人家是歌唱家;有些人乘法口訣都不會背,但人家是數學家。
兩三層的小房子,可能是一層一層的蓋的,但是高樓大廈絕不是一層一層的蓋起來的,一層一層的蓋,非塌不可。
很多事情并不是因小見大的。
尊重別人,先讓別人感到快樂,先讓別人得到利益,這不是什么修養,這是成功的基本原則。
打個比方,你開個餐館,想要通過它掙一大筆錢,這個想法很好。但是你要讓顧客感受到美味和實惠,享受和氛圍。
先成就別人,累積口碑,你才有大錢可掙。偷奸耍滑,可能一時得利,但終究成不了什么事。
從長遠的角度講,別人的快樂一定是要先于你的快樂的。
在任何人與人的關系、利益關系里,先憂于人,后樂于人。比如夫妻關系里、父母子女的關系里、老師學生的關系,都是這樣。
比如你是一個男人,你首先要你的老婆快樂,你才能有持續的快樂。
好了,以上這些,就是我最近兩個月所聽到的我覺得最有價值的十段話了,看起來都像是歪理,但細讀起來,確實很有道理,因為有些話已經打破了我固有的價值觀。
當然,有些觀點我不是很認同,但我同樣很欣賞。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應該盡可能的收起非白即黑、非對即錯的本能觀念,更多的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方能開闊心胸,收納知識于見解。
但遠大家都能——與智者為伍,與善者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