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張愛玲說:“因為平淡,我們的愛情有時會游離原本溫馨的港灣;因為好奇,我們的行程會在某個十字路口不經意的拐彎,就在你意欲轉身的剎那,你會聽見身后有愛情在低聲地哭泣。”所有愛情在經歷過激情之后,都可能趨之于平淡,因為平淡,所以對其他新鮮事物定會心生好奇,之后,在不經意中,愛情悄然而逝。所以,張愛玲又說:“我一直在尋找那種感覺,那種在寒冷的日子里,牽起一雙溫暖的手,踏實地向前走的感覺。”這應該是愛情的最高境界:當激情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激情就是默默牽手溫暖的感覺,永遠不會回歸平淡,這就是真愛!感情這東西不能以為把它往冰箱里一擱,就可以保存若干時日不會變質了。所以,如果你正在愛,請在有感覺的時候牽手,有激情的時候保持,有信任的時候相守。請不要錯過真愛。如果萬一錯過,請在再碰到適當的人時,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否則,身邊曾經的鶯燕群舞白云伴帆,都將無奈于千帆過盡,再也難尋到當初的那葉輕舟。每段愛情都是有保質期的,每段愛情都需要用心澆灌,別讓愛情不知不覺中如玫瑰凋零,回歸泥土。正所謂“人生若只如初見”,愛情不需要保鮮箱,卻能永遠新鮮如初,溫暖始終,的確不得不讓人佩服。當兩個人剛充滿激情的時候只要能和對方在一起,似乎發呆也是一種幸福。只有當激情真正成了習慣以后,兩個人依然能長久相守如初,真愛其實就貫穿于始終!真愛應該經得起歲月習慣的磨洗,愛情才會只如激情般鮮艷,老去的只是時光。
當相互關切問候、傾訴思念漸漸成了一種習慣時,激情就真正成為了一種經久不衰的真情。人說愛的最高境界是習慣。其實愛的最高境界是激情過后仍然經得起平淡流年的考驗。激情需要流年的平淡來冷卻,冷卻不是熄滅,是降溫,正像發燒的人需要降溫一樣。冷卻之后還能保持正常體溫就達到了目的;而流年可以平淡,激情卻不可以平淡,只是它換過了一種方式,以一種不那么激烈的、溫和的方式在流年的平淡里表現感情。當激情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愛情也就達到了正常體溫所需要的經久不息的恒溫。有時激情就像手心里的沙,你越急躁、握得越緊,失去得就越快;有時激情就像隔岸的花朵,隱約可見,卻無法觸摸,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去面對:把它化作一種習慣去觀賞、欣賞,不要急于一時的不得。有時激情有如牙齒和舌頭的協調配合,當真實完全暴露于彼此后偶爾也會有互相錯咬的時候,但咬錯過后,依然覺得彼此是今生不能缺少的部分,這就是沉淀下來的真愛。真愛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問不是質問;有時需要道謝和道歉,體貼和體諒,認錯和改錯;真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并不完美的人。當激情成為一種習慣,激情就成為了一種淡定。淡定不是平淡,而是一種穩定的心境。淡定了生活,就不會那么戾氣、急躁了,凡事都能追求溫情脈脈、柔情似水、靜靜享受,心存感激,默契有加,感情就總是在交流著,激情也就成為了真愛永恒的習慣。
(二)
如果說愛的最高境界是和你一起變老,坐著搖椅慢慢聊,也正是把當初的激情化成了平淡而浪漫的流年,這是只有自己能懂彼此能懂的浪漫。浪漫是什么?是送花?雨中漫步?樓前佇立不去?如果兩人彼此傾心相愛,什么事都不做,慢死條里的聊著或者靜靜相對,都會感覺是浪漫的,也不需要別人去理解。否則,即使兩人坐到月亮上拍拖,也是感覺不到浪漫的。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就象左手和右手,即使不再相愛,沒有感覺也會選擇相守,因為么多年的時光已經讓激情演變為一種親情和責任。當左右手相互潤膚相互摩挲,這種感覺讓人相互溫暖時,這就是一種堅守的愛,“執子之手,與子諧老”,激情也就演變為一種深情和習慣。親情是一種責任,愛情就是一種習慣,你習慣生活中有他,他習慣生活中有你。擁有的時候不覺得什么,一旦失去,卻仿佛失去了整個世界。納蘭容若寫下了那么多痛至骨髓的真情訴詞,因失去的那不是普通的妻,而是此生再也難覓的紅顏知己。所以,當你擁有真愛的時候,一定記得要好好珍惜,幸福來之不易!滿目山河空念遠,何不憐取眼前人。有人認為,當塵埃落定回首自己一生的感情歷程,最美好的回憶其實不在于白頭到老的感覺,而是人生歲月中的那段沒有理由無需后悔的戀情——激情浪漫、真愛不悔,盡管它最后都演變成了一種慢慢老去的習慣。
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有多少時間給另一個人呢?歲月之河中,萬物難留,唯有那些真情,越積越厚;世事無常,唯真情永駐。激情在一開始也會有反反復復的擔心或反反復復的捫心自問,令你胡思亂想,我有那么好值得你那么愛么?其實反過來對方也會想,我又有什么理由值得你去“犧牲”自己?其實都是對真愛的一種鑒定或者說確認。真愛一旦確認,應該不會有大變,一些邊邊角角的修補會有的,這不礙大愛,真愛對方,甚至愿意獻出一切。你如果相信彼此的真愛,就永遠不需要擔心,相信一起變老的浪漫,因而激情也就成為了一種習慣;而缺乏真愛的基礎,才會感嘆一紙婚約也不是婚姻的保障,那么激情必將成為曇花一現的美麗七彩的泡沫。所以有人奉勸當事人對待感情千萬不要若即若離,玩曖昧,柏拉圖其實就是曖昧。是真愛就要敢愛,一方面真愛一個人就要敢于接受Ta的一切;另一方面有真愛其實一切都不重要,一切都是附屬品,有真愛就有一切!先要一切再求真愛,是讓人找不到真愛而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因為懂,才會珍惜;因為知惜,所以值得!真愛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和最柔弱的部分,這應該是激情的根基,有了這種根基,激情就總會如初見般鮮艷,如此,平淡的流年便有了鮮艷如一的習慣。
(三)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云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當激情成為了一種習慣之后,便達成了一種始終如一的默契。默契是一種理想的愛情。有時候除心靈感應之外,不需要太多語言就能明白對方的心思。往往雙方的情感只有雙方彼此才能懂——足夠!正如“橡樹”和“木棉”的默契。不分人的偉大和平凡,魁梧和渺小,健全和殘疾,真正的愛情就是偉大而讓人崇敬的,人人向往之,人人夢求之。只要是真愛,就可以稱之偉大!真愛是同夢所歸,正如“橡樹”和“木棉”的愛情。橡樹的形象象征著剛硬的男性之美,而有著“紅碩的花朵”的木棉顯然體現著具有新的審美氣質的女性人格,她脫棄了舊式女性纖柔、撫媚的秉性,而充溢著豐盈、剛健的生命氣息。真愛的相擁,感受到的正是這種氣息。昨天中央三套《向幸福出發》里,有位失去雙腳的殘疾人娶了一位年輕貌美身材高挑的女孩,當李詠悄悄地問女孩:“你與他牽手不后悔嗎”。女孩的回答讓人感動:“真愛是不后悔的!”看來,真愛雖讓人夢寐以求,但確確實實存在于人間、存在于民間!激情總是被彼此的深情感動,彼此相互感動,這就是純美之愛。有人說相敬如賓并不是最幸福的形式,其實真情就應該是相敬如賓的,以誠相待,給人感覺,給人信念,珍惜是第一位的。至于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節,是不排斥幽默和詼諧細水長流的。如果有一天,你讓人走進你的心里,你總逗人家哭,那是不懂珍惜;如果有一天,你走進人家的心里,你也總被人家幽(悠)哭一把,你心里也不會是個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