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最吃虧的事,就是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人生最痛苦的,并不是他人所給予的傷害,而是自己給自己的束縛。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糾纏許久,只會消耗當下。
有人說:“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里栽種荊棘。”
那些讓你痛苦的事,你揪著不放,它也不增不減。人痛苦幾分鐘沒關系,但如果長時間沉浸在別人帶來的錯誤中,只會侵蝕心力,讓自己錯失更重要的東西。
人生在世,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我們去介懷。
鏡子很臟的時候,我們不會以為是自己的臉臟。但別人說了傷人的話,我們卻覺得糟糕的是我們自己。
有些人,看清了就好,何必翻臉。有些事,心里明白即可,何必深究。
生活從來都是泥沙俱下,成長的路上,總是鮮花和荊棘并存。
與其一味較勁兒,不如讓心態(tài)釋然,生活才能轉彎。
這一生,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際遇,造就了層次的高低。
各人修養(yǎng)不同,所以做事風格就不同。沒有人能保證一輩子對人沒有半點虧欠。當你能釋懷別人的不完美,也就懂得了原諒的意義。
把抱怨掛在嘴上的人,眼里看到的都是別人的過錯。整天散發(fā)著負能量的人,好運氣自然不會理睬他。
心,就是一面鏡子。你的心是什么樣,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么樣的。
人若缺少高度,看到的都是問題。人若沒有格局,生活都是雞毛蒜皮。
豐子愷先生曾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生氣,不如爭氣。
吞下別人給的委屈,才能喂大自己的格局。
寬容別人,就是肚量。謙卑自己,就是分量。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質量。
有人曾說:“對自己好一點,那是會跟你在一起最久的人。”
放下,是一種對自己好的成熟。
成年人的生活,總是一半理解,一半妥協(xié)。
看過這樣一段話:“不愛計較,不是沒心沒肺的表現(xiàn),而是經(jīng)歷了極壞的考驗,見過極好的繁華,學會了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并非無奈不作為,而是不勉強自己,也不為難別人。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一輩子是由無數(shù)個昨天組成的,何必背著昨天,追趕明天,累壞了每一個今天呢?無論昨天發(fā)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應該影響今天的心情。
余生很短,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亮的星星要去看。
把時間,留給最珍貴的風景。
余生很貴,愿你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斬斷過去的憂傷,和自己和解,與這個世界溫暖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