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剛出生七八個月的小寶貝最可愛了,我也是這樣認為,我的小寶貝剛剛八個月,他剛剛學會了爬行,他那甜柔可愛的樣子剛好裝滿了我的心。
我給他起了個名字叫曉羽,也就是早晨的羽毛的意思。
應該說嬰兒才是這世界上最笨拙也是最出色的明星,他每一個稚嫩動作都最為直接地反映出生命最原本的美,小小的他愿意以最甜柔的吻來對待世界——他把所有能抓到的東西都放到嘴邊。
我一直沉默地關注這一切,當他呱呱墜地的那天,一種夾雜著疼痛的喜悅便盈滿了我的心,我覺得所有的一切因他的出生而面目一新,因為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和我的生命息息相關的人,多年以后,我的喜怒哀樂將抵達他的心,就像我曾最喜歡打聽父母的生平事跡一樣。
我愿每時每刻都守護著他,因為幼小的他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一部分,他是我眼中最酷的演員,盡管剛牙牙學語還不會走路的他是那么的笨拙,但是稚嫩的他正如一個初臨世界的小天使,他的每一個動作和眼神都那么的惹人憐愛。
有一次臥室里只有我們兩個人,母親和妻子在餐廳里忙著做飯。我在床上看著他玩,剛滿七個月的他坐在床上,可是一不留神他往后一仰摔倒了,摔倒時小腦袋碰到后面的墻上,他“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我慌忙抱起他來,然后拿起一個搖鈴來因引逗他,我怕哭聲會引來母親與妻子的責備,她們一定會責備我看護不周的。幸好曉羽很堅強,清脆的鈴聲一響他便止住了哭聲,這時候我才松了口氣。
他還不會說話,我想剛才那一幕很容易蒙混過關的。
不曾想隨后母親便質問我,是不是摔到曉羽了,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很是詫異母親是怎么看出來的,母親說看到正在玩耍的他后腦勺上有一處微微泛紅。
原來母親才是最關心曉羽的人。
自從曉羽出生后,母親和妻子每天都在交流所有照顧嬰兒的經驗,孩子最喜歡吃什么東西了,應該穿什么衣服了,尿不濕要買什么牌子的好了,孩子幾個月開始扎牙,幾個月會爬了,她們每天都在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小寶貝,每天都在樂此不疲地交流著,世界雖大,卻再沒有比怎樣照顧好嬰兒更重要的事了。
我曾仔細地觀察過,在他剛出生后的三個月,無論你怎樣引逗他,他都不會笑的,他只是雙手一直搖啊搖小腿一直蹬啊蹬地睜著一雙明亮的眼睛。不過在睡熟的時候,他的嘴邊也會露出微笑,那笑容就像陽光下微風乍起的湖面泛起的漣漪一樣明媚,有人解釋說那是嬰兒生理上的一種本能反應,但我不那樣認為,我想那一定是他做了一個大人無法觸及的美夢。
漸漸地他也學會與大人溝通了,當出生五六個月后,有時他就會咯咯地笑了。
在他六個月的時候,當大人播放電視中的兒歌給他看時,他已經會目不轉睛地欣賞了,當然同時他的四肢也一直在活動著。有時候看到一些小動物唱著歌笑得合不攏嘴的時候,他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不過聽著兒歌他也有哭的時候,比如每當聽到那首《魯冰花》的時候,他總是小嘴憋屈憋屈著,然后總是哇地一聲哭起來,這也讓我感到很好笑,于是有時我便唱那首歌引他,而果不其然的,每次聽到這首歌,他總會哭起來的。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一定是這首歌的旋律太過婉轉而憂傷,而那是他幼小的心靈所不能承受的。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貝在溫馨幸福的氛圍中快樂地成長,而那些動聽的兒歌便搭設了這樣的一座橋,把五彩繽紛的世界展現在他童稚的目光中,總有一天,他會用自己的聲音學著吟唱那些兒歌,并把它們唱給自己所愛的人的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