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愛飲料》是一本由[英] 亞歷克西斯·威利特著作,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60.00元,頁數:344,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我們為什么愛飲料》讀后感(一):常喝的飲料,你對它了解有多少?
人體的百分之七十八是由水分組成,我們需要攝入水分才能生存,最快的攝入方式就是直接飲用,但是,我們年輕人是不喜歡直接喝沒有滋味的白開水,但是擁有各種味道的飲品又含有了什么成分?我們又交了多少智商稅?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第一次喝的奶茶,我倒是印象很深刻。小學3年級,那時家里附近一個地下商場開業,爸爸媽媽晚上帶著我散步經過,順便進去逛逛。出來收銀臺后,對面就是一個小檔口,上面橫幅寫著“臺灣珍珠奶茶”,從小到大只喝過牛奶和茶,卻不知道二者還能一起混合飲用。爸爸看到我自己跑到那檔口站著,腳仿佛被釘住了一般無法移動,就給我買了一杯,草莓味的喲!第一口下去后,仿佛打開了新世界大門。但是這樣一杯奶茶居然賣10元,貴的不要不要的,但是現在,小時候昂貴的仿佛遙不可及的奶茶,已經是爛大街,甚至自己在家幾塊錢便能做出。 而隨著時代發展,人類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根據各個方面的需要,商家推出各種飲料供我們選擇:下至普通日常的礦泉水,上至提供額外健康益處的功能飲料。但是是否真的有這個功效呢?亞歷克西斯·威特利的《我們為什么愛飲料》這本書就收集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飲品,進行了分類,并分析了各種飲品的構成及其對人體的影響。讓我對飲料又有了新的認知與理解。
這本書在分析完了5類飲料后,還額外說了下商家的營銷,其中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大火的益禾堂。抖音的崛起,益禾堂借著這股東風成功展現了自己,砍獲一批又一批跟風的消費者,加盟商一個接著一個。那時一條街上,基本每隔20米就一家益禾堂,便宜大碗網紅成為了它的標簽。 “麻煩給我的愛人來一杯Mojito 我喜歡閱讀她微醺時的眼眸 而我的咖啡 糖不用太多 這世界已經因為她甜得過頭” 本來一般都是下小酒館才喝的mojito,因為周董的一首《mojito》,引發一段時間莫吉托熱,在超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飲料中加入了莫吉托口味的,先不論好不好喝,反正那段日子逛超市時,貨架上莫吉托味比其他味道的量總是要少許多。而其中多少有著商家接著明星流量蹭熱度的痕跡。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爆了朋友圈,你喝了嗎? 一句平常的話上了熱搜后,刷爆了朋友圈,因為養生意識崛起而生意略冷的奶茶店又火熱了起來,我公司幾乎人手一杯。用同事一句話:“雖然天天都可以喝奶茶,但是這句話讓我覺得今天的奶茶更有儀式感,味道都好了!”
其實我看完本書,最大感想是:萬事萬物存在都有它益與害,如同牛奶對于很多人來說營養豐富,而乳糖不耐受者這就是不敢碰的禁物。而水是一切飲品的基礎,是占據人體大部分比例的存在,但是過量又會造成水中毒。以后遇到新鮮事物,理性客觀對待,因為它們不僅凝聚了口感和健康的科學,背后更是有營銷的推波助瀾!
《我們為什么愛飲料》讀后感(二):你以為你對飲料了解很多?別開玩笑啦,你可能連水都沒分清楚!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動物和植物都離不開水,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水的追求各有不同,更多的人每天選擇喝飲料,然而,你知道我們為什么喜歡飲料嗎?
有這樣一位作者,他就是亞歷克西斯·威利特,精心著作了一本關于一切飲料和飲料的一切這樣的書籍,以氣泡水、酸奶、咖啡等幾大類飲料為框架,系統介紹了它們令人心馳神往的秘密,一口氣解決飲料的“能好怎”問題,它是一本全面、有益又有用的科普讀物。這本書就是《我們為什么愛飲料》。
其實,我對飲料一點也不懂,無論是氣泡水,還是咖啡,以及啤酒、葡萄酒等飲品都了解甚少。平常在生活中喝飲了,幾乎都是以口味或者朋友推薦來選擇。 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人體含水量在60%左右,如果一個人體重為70千克,那么這個人體內含水量就達到42升左右。然而,我們每天消耗最多的也就是體內水分,我們需要不斷補充水分,才能維持健康和平衡。 人,一生都與水息息相關,水在人的生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每天也在補充著不同的飲料。然而,不同的飲料有著哪些不同的區別呢? 01 你知道瓶裝水的區別嗎?
我們去超市購買瓶裝水時,有沒有注意過瓶裝水名字各有不同?有些是礦泉水,比如百歲山礦泉水。有些卻是山泉水,比如龍王泉山泉水。它們都可以直接喝,也可以讓我們解渴,到底有什么區別呢? 礦泉水與山泉水都是天然水,二者最主要的區別就是礦泉水必須擁有恒定而獨立的礦物成分,取自官方認可的山泉,而山泉水的規定并沒有如此嚴格。純凈水與蒸餾水,純凈水中雜質被清除或降解到最低水,蒸餾水是蒸餾產生的水,可能含有少量污染物。而所謂的堿性水,據說有利于健康,但沒有證據支持。 02 母乳一定比配方奶好嗎?
說到嬰兒奶,我想大家一定會想到母乳和特配方奶,母乳被標榜為最營養的嬰兒食品,哺乳主要分為三個不同階段,分泌的乳汁類型也不一樣。母乳富含新生兒健康成長所需的一切物質,包括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全部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人乳的含糖(乳糖)量高于牛奶。配方奶則是母乳的替代品,通常是經過處理后適合嬰兒飲用的脫脂牛奶。 然而,母乳優于配方奶嗎?可以說是有利有弊,很多研究表明,母乳喂養有助于嬰兒的健康和成長。權威健康專家強調,一些國家因為缺乏母乳喂養,兒童的健康、營養和成長以及婦女的健康都受到了長期嚴重的負面影響。 理論上,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品,而且大家也都認為寶寶吃母乳,抵抗力會更好一些。母乳的好處的確很多,但萬事萬物都不可能有絕對的完美,母乳實際上有時候也可能會給一些嬰兒帶來損害,比如,母乳喂養的幼兒在一歲以后患上蛀牙的可能性較高,這些幼兒缺鐵的現象也更為常見。此外,酒精、尼古丁、殺蟲劑和重金屬等環境污染物會進入母乳中,對幼兒造成危害。 03 冷飲熱飲,你喝對了嗎? 如果讓你冬天選擇飲料,你一定會毫不猶豫選擇一杯暖暖的奶茶;夏天天氣熱,你去奶茶店,我想你一定會優先選擇一杯冰鎮飲料。冬暖夏涼嘛,對吧? 但是,你真的選對了嗎? 其實,如果按照正常理論來說,夏天太熱,想要快速降溫的話,是應該選擇熱飲的。別不相信哈,奧利·杰伊就曾做過一項研究,喝熱飲的話,人體會產生顯著的反應,加快汗液的排除,然后快速被蒸發掉,從而更快更好地幫你降溫。 所以,平常我們熱的時候,選擇的冷飲也許只是滿足自己嘴巴能夠一下涼爽的感覺要說降溫的話,喝杯熱飲,出出汗,真的能夠快速降溫的。
《我們為什么愛飲料》讀后感(三):要健康,我勸你要喝飲料
近期,人民日報報道稱:湖南長沙,一名22歲女子長期把奶茶當水喝,導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住進ICU搶救才撿回一條命。類似的報道很多:初中生長期把可樂當水喝,最后導致白內障;9歲男孩把可樂當水喝,長出56顆腎結石等等。
曾經有一個時期,我覺得白開水沒有味道,奶茶和冰鎮果汁不離手,胃和心理得到極大的滿足。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臉上痘痘成片起,生理期紊亂,體重飆升,口渴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
因為實在不想喝白開水,換成了大棗枸杞養生茶,或者泡一朵菊花。口渴解決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你有沒有遇到這種類似情況?你愛喝飲料嗎?
之前我認為在飲料中,咖啡比可樂更健康;植物奶比動物奶對身體好;飲茶可以防止一些癌癥的發生。但是讀了英國劍橋大學生物醫學博士亞歷克西斯·威利特的《我們為什么愛飲料》,才知道跟我想的并不一樣。
咖啡中的糖和可樂中的糖一樣,對身體都沒好處;植物奶中加了過多的糖用來改善它的味道,危害大于動物奶;飲茶過度還會引起失眠和其他身體問題。
1、 哪些飲料要時時喝?
我們日常認為飲料包含了奶茶、可樂、咖啡等,但水其實是飲料中最重要的一員。
外出時,不管在哪兒,只要是有商店的地方都能買到一瓶礦泉水。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有礦泉水的商家在全世界推廣天然水。因為國人愛喝白開水,現在有商家還推出了瓶裝的涼開水。
除了無色無味的瓶裝泉水和涼開水,還有氣泡水、維他命水等等。這些都是在普通水的基礎上添加了二氧化碳或者其他物質。
水在飲料市場上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人體的六十到七十都是水,那么及時、適當的喝水,對身體健康一定沒壞處。
要健康,這個飲料不能戒。
2、哪些飲料要常喝?
近年來,人們對糖分產生恐懼感,抗糖、控糖行為越來越普遍。買奶茶時,通常都會點一杯無糖或少糖的奶茶;運動完,喝一瓶無糖功能飲料。有些健康人士為了控糖,戒掉動物奶選擇植物奶。
那么,這樣喝到底健康嗎?
不管是無糖奶茶還是無糖功能飲料,雖然制作過程中沒有主動添加糖,但是飲料本身是含糖的。比如奶茶:奶茶是用茶和牛奶或者其他果汁做底,牛奶含有乳糖,果汁中的糖分也不低,而珍珠、椰果等配料的糖分也很高。大量飲用這種無糖奶茶和功能飲料,達不到控糖的目的。
從營養角度來看,動物奶是僅次于母乳的最佳選擇。植物奶的營養和動物奶沒有可比性,植物奶的主要成分是水,添加了不同的植物成分。植物本身味道不好的情況下,比如我們常喝的豆漿,很多人喝不慣這個味道,商家會在豆漿里加入糖分和一些油脂,那么添加后豆漿的糖和熱量含量遠遠高于動物奶。
想要控糖,最好是只喝不添加的原味植物奶。而原味植物奶的營養又不夠全面,達不到追求健康的目的。
想要健康營養均衡,在乳糖耐受的情況下,無添加的動物奶是最利于健康的,這種飲料要常喝。
3、 哪些飲料要適度?
經常聽到科普說:“咖啡可以防癌”、“喝茶可以防止心臟病”、“喝酒能夠體內殺菌”。有些咖啡和茶的愛好者,一天喝很多;有些白酒愛好者,感冒了不吃藥,認為喝點高度白酒能治病。
但是迄今為止,沒有系統的、科學的證據證明這些所謂的科普是真的。相反,一天喝太多咖啡會導致咖啡因攝入過量;每天飲用太多茶會導致氟化物過量;而飲用酒太多,對肝臟、腎臟造成很大負擔。
雖然咖啡里的咖啡因、茶里的單寧酸、兒茶素等、葡萄酒里的多酚,都已經被證實對人體健康有益處。但是大量飲用弊大于利,需要適度。
飲料包含很多種,冷的、熱的、甜的、辣的等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適度飲用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為什么愛飲料》讀后感(四):啤酒飲料礦泉水 ,今天我該“寵愛”誰?
我喜歡吃火鍋的時候買上幾瓶可樂,倒進大口徑的杯子里,加幾個冰塊,咕咚咕咚,一飲而盡。碳酸在舌尖跳躍,順著喉嚨一頃而下,進入胃里,那感覺,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爽。
現在市面上有琳瑯滿目、五花八門的飲料,雖然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是沒人能拒絕飲料。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何如此鐘愛飲料?喝飲料影響我們的健康嗎?你是怎樣在一排排貨架中獨獨挑中這一種飲料的?
英國作家亞歷克西斯·威利特寫了一本《我們為什么愛飲料》,它是一本關于飲料的科普讀物,書里介紹了一切飲料和飲料的一切。讓我在閱讀時常常發出驚嘆:原來是這樣啊。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書,來了解關于飲料的一些趣事。
01 一切飲料的基礎——水
飲料可以簡單地被定義成一種用于提神或者補充營養的液體。當然所有飲料里占比最大的成分還是水,水對人體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你可能聽過各種類型的水——自來水、純凈水、蘇打水、氣泡水、礦泉水等等。那你覺得誰的定價能有多高呢?2017年,一種定價非常昂貴的瓶裝水出現,它有750毫升的容量,定價為6萬美元。大家很想知道它貴在哪里對不對?
首先裝水的瓶子是由24K金制成的,水是來自斐濟和法國的天然泉水,再加上冰島的冰川水,最最值錢的,里面還有5毫克的金粉。這是由意大利的藝術家設計的。看到這個描述的時候我就在想,是有多好喝呀。
02飲料對健康的影響
在水的基礎上,加入不同的物質便生成了各式各樣的飲料,我們所熟知的:碳酸飲料、奶茶、還有各種酒。正是不同的味道、感覺讓我們對不同的飲料產生偏愛。
有句話叫做過猶不及,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很多人喜歡喝奶茶,特別是冬天,天氣冷,手捧一杯奶茶,簡直暖身又暖心,但是好東西也不能天天喝。深圳一名男子平時不愛喝水,工作壓力又大,于是經常點奶茶外賣,最夸張的一次,一天喝了10杯。在一次出現頭痛和視力模糊暈倒后被送往醫院。
奶茶含有較高的糖分和脂肪,會增加血液濃度,短期內大量攝入,如果沒有通過運動代謝掉,很可能會引發疾病。
03你是如何選中了他
飲料品種之多讓人站在一排排貨架前時眼花繚亂,你是怎么選擇的呢?是因為廣告知道了某個品牌直接走過去拿起來,還是通過他的外形、口味、功能?
這個就要考驗品牌商的營銷能力了,要想在飲料這塊大蛋糕上分一塊,可得用點心思。
在保證質量、口感的前提下,找一個有流量的代言人大概是最明智地選擇了。因為流量在另一方面也代表了銷量,這就是明星效應。把你捧在手心里的優樂美奶茶,有多少人是因為喜歡代言人轉而去消費這款奶茶呢。
這本書帶我們了解不同飲料的同時,還透露商家是怎么營銷我們的,是一本有趣又漲知識的讀物,喜歡的話,大家也看起來吧。
《我們為什么愛飲料》讀后感(五):人真的需要每天攝入2000ml的水嗎?
相信每一個注重養生知識的人都看過每天必須要攝入2000ml水這樣的科普文章。面對這類文章,大家總是會相信那些所謂的專家的養生意見或者明星們的個人經驗,我就是熱衷看各種養生文大軍中的一員。
之前的我總會擔心自己因為每天喝的水不夠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直到我看了英國作家--亞歷克斯·威利特的《我們為什么愛飲料》。這本書真正地從科學中尋找證據,從本質上讓讀者了解這種飲品到底對身體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01.水,真的要喝足嗎?
水是生命的源泉,各類養生文也特別愛拿水做文章。如果一個號主沒有發過關于一人一天攝入多少的量都不算是合格的養生號。
那么真的需要每天喝那么多的水嗎?成人、小孩、老人也真的需要每天喝一樣量的水嗎?
亞歷克斯·威利特的答案是否定的。他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問題最準確的答案竟然是“看情況”。實話實說,這答案就和沒說一樣。既不能解除大家對健康的焦慮,也不能為大家提供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
雖然大家對這個結果是拒絕的,但是還是要說一說為什么以及喝水量的標準到底是什么?
每一個人會從食物和攝入中獲得所需的水分,并且通過排尿、排便、流汗、呼吸來消耗身體中的水分。同時,年齡、體重、運動量也是會影響每個人對水的需求量。影響的因素這么多,怎么會有一個每個人喝水多少毫升的標準呢?
如果非要找到一個標準,那么健康的成人標準就是“口渴”。當你口渴了,那就是身體在提醒你。但是這個方法卻不能用在孩子和老人的身上,對于他們要更加細心的照看,因為口渴可能并不能被分辨出來。
02.水的種類真的需要那么多嗎?
簡單了解了一下水的攝入量后,再讓我們來看一下商人們為了自己的營銷,弄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水的品種。
小時候的我以為水只有純凈水和自來水的區別。后來我發現還有礦泉水、氣泡水、富氧水等各種各樣的水。氣泡水真的很好喝嗎?富氧水真的含有很多氧嗎?還是說這些都是商人們營銷的噱頭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氣泡水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比一般的水酸性強一些,在口感上也是因人而異。經過作者的研究發現,這類水具有一些腐蝕性,除了長期飲用對牙齒可能有些腐蝕性,它對骨骼鈣的流失或是胃都不太有影響,而且一支吸管就能緩解它對牙齒的影響。
再來看一下富氧水,顧名思義,就是在水里加氧。富氧水的老板們聲稱這種水可以增加能量、提高運動能力、還可以改善健康情況。一個簡單加氧的舉動就真的可以帶來這么多好處嗎?還是說人們只是在交智商稅呢?
很不幸地告訴你,如果你熱衷買富氧水,那么就是在交智商稅。雖然吸入富含氧的空氣可以短時間內提高你的運動能力,但是引入和吸入是有區別的,我們的腸道并不能有效處理氧氣。
所以,當你運動完或者工作完認為需要多一些氧氣時,多深呼吸幾下的效果會遠遠高于喝上兩瓶富氧水。
03.結語
除了我提出來的這兩種水,還有各種各樣的的飲品,比如:牛奶、咖啡、熱茶等等。對于這些,作者在書中做了詳細的介紹。如果你感興趣話,看一看這本接地氣的科普書吧,肯定可以解開你的一些疑惑。
《我們為什么愛飲料》讀后感(六):低糖攝入、健康生活
為什么可樂叫做“快樂肥宅水”呢?
據調查,這個說法最早出現于2018年3月,是由微博上一個名為“臘雞哥哥”的網友提出的 ,原話為“既然喝水都胖,那我干嘛不喝可樂”,反正,你開心就好。
于是,可口可樂便擁有了“快樂肥宅水”的名字。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喝飲料能讓肥宅快樂呢?
在《我們為什么愛喝飲料》這本書里,作者亞里克西斯·威科特系統介紹飲料的秘密,它帶領我們利用科學的數據和前沿的研究成果提升我們對各種飲料的認知,讓我們更理性的看待各種飲料。
1、可樂的起源
可樂是由美國的一位名叫約翰·彭伯頓的藥劑師發明的。他本來是想創造出一種能提神、解乏、治頭痛的藥用混合飲料。
彭伯頓調制的“可卡可拉”,起初是不含氣體的,飲用時兌上涼水,只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意外,誤加了蘇打水,才變成了碳酸飲料。
經過后人的不斷調整,可樂含有碳酸水(生成氣泡)、糖(生成甜味)、焦糖色素(著色)、磷酸(生成酸味)、咖啡因(加入細微的苦味)、以及“天然調味劑”(7X成分)
可樂含有大量氣體以及二氧化碳,容易刺激膈肌導致打嗝,可樂會引起蛀牙、骨質疏松、肥胖等,平時盡量少喝或不喝,每次飲用不超過250ml。
2、果汁
果汁是以水果為原料經過物理方法如壓榨、離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產品,經加工制成的飲品,果汁中保留了水果中大部分營養成分,例如維生素、礦物質、糖分和膳食纖維中的果膠等。
在2014年,果汁的含糖量開始被人們所關注,政府顧問兼資深營養學人士蘇珊·杰布教授認為布該把果汁列為每日推薦攝入的水果和蔬菜之一,她強調果汁于完整的水果所帶來的益處不盡相同,果汁吸收的較快,會讓血糖飆升,完整的水果含有纖維,會減緩吸收速度,不會讓血糖飆升。
書中建議,盡量使用完整的水果,如果選擇飲用果汁,要用較少的量,加水稀釋飲用,這樣可以減緩果汁的吸收速度。
3、植物飲品
植物的能量及其固有的價值較高的營養物質是許多健康飲品的基礎。
接下來,重點介紹蘆薈汁、椰子汁。
蘆薈的葉片寬而肥厚,是肉質植物,通常生長在熱帶氣候中,當然也會出現在人們的廚房里。
蘆薈凝膠的含水量超出98%,剩下的2%則可能含有有益分子,而且發現有超過75種潛在的活性成分,含有鈣、鎂、銅、鋅、鉻和鐵,含糖量不高,對身體有益處。
椰子汁,是椰青內澄澈的液體,100毫升新鮮椰子汁的含糖量約為2.6克,但是市面上包裝好的椰子汁的含糖量會很高,通常在3.5至5克不等。但是通過比較,椰子汁的含糖量低于很多其他飲料,是非常不錯的一款飲料。
同時椰子汁的含脂量較低,含有很多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人體必備的鉀,尤其對運動后補水有很大的幫助。
健康的飲品,對身體有好處,不要因為一時的爽快,而讓自己的身體增加負擔,減少糖的攝入,會讓自己的身體更輕松、更健康。
《我們為什么愛飲料》讀后感(七):如何選擇更健康的飲料
面對各種飲料的誘惑,我們會經常在月底告訴自己:這是這個月的最后一瓶了!更有網友戲言“生活已經那么苦,不喝飲料心里堵”。那在面對五花八門的飲料時,我們又該如何更健康更經濟的選擇飲料呢?
關于選擇飲料的各種困惑,劍橋大學生物學博士亞歷克西斯·威利特寫的這本《我們為什么愛飲料》一書,詳細的介紹了關于飲料的各種奧秘與陷阱。這本書曾入圍2019年度安德烈-西蒙食品與飲品圖書大獎,是一本全面,有用的科普讀物。
如果你也有選擇飲料的困惑,那么這本《我們為什么愛飲料》也許會給你提供滿意的答案。下面我們就從三個方面來介紹飲料,讓你知道不同類飲品的本質,知道如何去更好的去選擇飲料。
1、如何選擇瓶裝飲用水?
日常生活中,除了買瓶裝飲料,瓶裝水也是我們經常購買的飲料。雖然都是飲用水,但是種類卻很多。比常見的礦泉水、山泉水和純凈水。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我們又該怎么選擇呢?
首先,礦泉水和山泉水都是天然水。所謂天然水,就是天然無污染的地下水源。這兩種水必須在水源地裝瓶,水質不能受到污染。礦泉水和山泉水不同的地方是礦泉水必須含有獨特的礦物成分,山泉水就沒這么嚴格。
我們再來說說純凈水。純凈水就是把水凈化到安全可飲用的水。水源各種各樣,包括自來供水系統的自來水。
我們也經常能在超市看到富(含)氧水和維他命水。那有沒有必要選擇這些水呢?正如我們想的那樣,富氧水就是溶入了更多氧氣的水。雖然廣告商會告訴我們富氧水好處多,可以提供運動能力,延緩衰老過程,以及增加能量。如果我們輕信就交智商稅了,因為并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我們能從飲用水中攝入氧氣。如果真的覺得自己需要更多氧氣,那說不定多做幾個深呼吸更劃算呢。
至于維他命水,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不需要通過飲水來攝入維生素,因為我們通過均衡的飲食就能獲得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了。再者,要是攝入的維生素過量,還有可能給健康帶來損害。如果不去刻意了解,很容易順手就拿了貨架上的維他命水。
現在我們弄清楚了各種瓶裝水的區別,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價格去做出最佳的選擇了。
2. 如何選擇乳制品
乳制品是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飲品,作者在書中也用了整整一章的內容來介紹乳類飲品。那什么樣的乳制品才是值得我們選擇的呢?
首先我們選擇牛奶的時候要看配料表,盡量選擇純牛奶。因為添加了糖,香精,果汁等其他成分的“調制乳”和“含乳飲料”并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牛奶。這類乳制品偶爾買了當零食吃問題不大,日常飲用建議選擇純牛奶。
在選擇純牛奶時,我們主要看兩個指標:蛋白質和鈣的含量。一般選擇蛋白質含量在3.3g/100ml以上,鈣含量在120mg/100ml以上的奶就可以了。
其次是關于有機奶和A2奶的選擇。有機奶是指奶牛在飼養的過程中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人工合成化合物和飼料添加劑,不會有抗生素殘留問題。
其實現在乳制品從業者必須嚴格遵循“休藥期”、“棄奶期”、“抗生素殘留限期”等相關規定。所以也不用因為擔心抗生素而刻意選擇有機牛奶。
而有研究人員指出有機奶營養價值更高,因為有益的Ω-3脂肪酸以及維生素E更高。而實際上有機奶的Ω-3脂肪酸占我們飲食的2%不到,不太可能帶來營養和健康方面的好處。而牛奶本身缺乏維生素E,有機奶中高那么一點點的維生素E也沒多大意義。
同樣的,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A2奶更有利于健康。各奶業公司當然不會放棄利用A2奶更健康來做各種營銷,畢竟一瓶A2奶比普通牛奶貴多了。
其次,脫脂奶,半脫脂奶喝全脂奶之間,除了脂肪含量的不同,在營養成分上差不多。唯一例外的是維生素,維生素A的含量存在脂肪當中,所以全脂奶維生素A含量會高些。
當我們知道了各種牛奶的營養參考指數和背后的秘密,面對各種選擇就簡單多了。
3. 果汁飲品真的健康嗎?
大家都知道喝果汁沒有直接吃水果健康。因為果汁吸收的快,會讓血糖迅速升高,而完整的水果則不同,因為含有纖維素,可以減緩吸收速度,不會讓血糖飆升。
雖然果汁不那么健康,但果汁飲品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購買的飲料。在琳瑯滿目的果汁面前,我們應該優先選擇哪種呢?
其實,市場出售的果汁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鮮榨果汁,NFC果汁,復原(100%)果汁,果汁飲料。
鮮榨果汁是營養物質保存的最好的果汁,也是相對來說對健康好一些的選擇。
NFC果汁是之在水果原產地榨出果汁,經過瞬間殺菌后冷凍或冷藏,再運到包裝所在地的產品。在沒有鮮榨果汁(或者嫌鮮榨果汁太貴時),我們一般可以優先選擇這種。
復原果汁,也就是我們在超市經常看到的100%果汁。很多時候我都疑惑,同樣是100%果汁,為什么比NFC會便宜很多呢?原來復原果汁是將濃縮果汁加入濃縮前等量的水還原回來的果汁。不論是口感還是新鮮度,都和NFC果汁相差很大。
至于果汁飲料,由于其果汁含量并不高,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把它算入果汁一類,只能算是含少量果汁的含糖飲料。當然這類飲品價格也是相對便宜的。
通過對市面上的各種水、奶制品和果汁的了解和分析,我們知道了無論是一瓶簡單的水,還是一杯果汁或奶茶,這些飲品都會對我們人體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我們不需要完全拒絕那些不健康的飲料,但是我們需要知道不同飲料本質以及背后的秘密。這樣在選擇飲品的時候就可能做出更健康,更經濟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