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場連綿的雨,小區池塘里的水漲滿了,居然還有蛙鳴。雖然只是寥落的幾聲,像青蛙在午夜的夢囈,我卻聽得真真切切,并心生恍惚,以為自己是在老家的那個池塘邊上。
那個池塘在我家房后,不大,因為有河水注入,從沒干涸過。有水,草就茂盛,夏日里,青蛙就多,蛙聲就稠。我家堂屋有后窗,從那里望去,正好將一方池塘收入眼底,蛙聲也常常穿窗而來。我認為,那方池塘其實是掛在我家墻上的一幅畫,是有聲有色、帶有動感的壁畫。
池塘邊上有一棵垂柳、兩棵楊樹,它們整日整夜站在那里,守護著池塘。初夏時節,一場又一場雨水,會把青草和樹葉洗得很綠,是那種清清爽爽的綠,看起來讓人滿心清涼。
夏夜,我常在蛙聲中來到池塘邊上,靜靜地坐在草地上,聞著青草香,聽著蛙鳴,看池塘里的水懷抱一彎明月。這時的月光,把水洗成了銀白色。池塘里有荷葉,零零散散,是池塘擎起來的,一把把用來收納月光的傘。
青蛙有的在池塘邊,有的端坐在荷葉上,呱呱地面向月亮,用它們自以為美好的聲音,重復著千百年來不變的旋律。蛙聲此起彼伏,像在開一場盛大的“月光下的音樂會”。
我的心里,也落滿了月光。
這蛙聲是討人愛的,但有時候,蛙聲也惹人煩。那年高考前,學校放了一天假,讓學生回家休整一下。那天晚上,我依舊復習到深夜,睡覺時已經很晚,奇怪的是,蛙聲并沒有像往常那樣聒噪,我倒在床上就睡著了。待到高考結束,母親才告訴我,那一夜,她拿著一根竹竿守在池塘邊上,嚇唬青蛙,誰叫就戳誰。
我想象得出那個畫面:母親披了一身月光,持一根長長的竹竿,像衛士一樣,在池塘邊的草地上來回走動。池塘里的青蛙,乖乖地收聲不語。
這些年來,我遠離故鄉,住在城市里,再也沒聽到過蛙鳴,但在這個夜晚,我居然聽到了。我懷疑這樓下池塘里的青蛙,是趁雨天千里迢迢從鄉下趕來的,只為來告訴我,老家的池塘想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