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上初中,高中時期,具體應該是1997-2003年間吧,自己13-19歲的年紀,那時自己是真的年輕,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向往,充滿熱情的年紀。
自己來自于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基本以務農為主,爸爸年輕時做過赤腳醫生,之后在村里開過一段時期的鄉村診所,大概就是在我12-18的年紀吧,具體記不清了。自己的家庭條件并不好,可以說有些清貧。自己在小學一二年級時很混沌,不知道啥是學習,奇怪的是自己在三四年級左右吧,突然就懂事了,學習很用功,經常纏著媽媽,讓她幫助默寫生字。
小學成績基本都是90分以上,過了幾年升入初中后,進入了鎮里的初中,那時學生很多,大概有12個班吧,每班大概40多人吧,一共大概有500多人吧。人多了自然啥樣的學生都有,有勤奮好學的,也有打架鬧事的。我是屬于那種勤奮好學,老實本分的學生,在班里也算是名列前茅吧,不過也有幾個“高手”,自己總感覺望塵莫及。
中考時因自己差強人意的表現進入了密云一中,是縣里的重點中學,那時自己的理想是考入密云二中,是北京市的重點中學。如果是正常發揮的是沒問題的,但發揮還是有些失常。那時自己總認為能考入好學校的學生,才是好學生。
高中時代來臨了,我覺得這三年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代。這三年里我一門心思地投身于學習中,什么早戀,網吧通宵,統統與我無關。全校600人左右,我在高二一次期末考試時最好的成績是年級第九,這成績有一段時間著實把我高興壞了,感覺迎來了人生巔峰,也算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吧。
從初中到高中這6年的時光里,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其中一項事物就是那條家鄉的小路,也算是我的心目中的“百草園”。因為每逢六、日休息或是暑假、寒假時,寫完了作業,我總要來這里來回跑上一圈兒。那是從我家出來,西北方向離家不遠的一條鄉間小路,兩邊是農田,種著花生,玉米等農作物,中間是一條土路,大概全長7-8百米吧,寬度也就5-6m左右,就是馬車壓過的寬度。路的盡頭連接著一條大路,路的西側是一片野草地,草地北側緊鄰著京密引水渠。
一方面是鍛煉身體,一方面是為體育考試能夠達標,我常常一口氣跑完全程,而且是以自己最快的極限速度去跑。每每跑完之后都是上氣不接下氣的急促呼吸著。之后就感覺一陣舒爽,這就是所謂的痛并快樂著。跑完步歇一會兒,我會在野草地的空地上作上幾組俯臥撐,大概一組25個左右。也正是因為勤于鍛煉的原因,自己800-1000m長跑在班里可以排到前5吧,高考時自己的體育成績也是優。
在離路的盡頭約30m有一條土渠,是飲水灌溉用的,有時會放水,看著那流水潺潺,滿是田園風光;自己有時也會去看京密引水渠的靜靜流水,看水閘處宣泄出的波濤洶涌的水花。看小路旁邊春日的嫩草芽,夏日的雨后飛舞的大群的蜻蜓,秋日收獲的飽滿的花生和車上滿載的玉米,冬日路旁點綴的積雪和樹下覓食的喜鵲。感覺那時的日子過得很慢,希望自己能盡快工作,盡快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自己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而如今,因為政府征地的原因,那一大片田地被改成了蔬菜大棚,政府給了農戶略大于能收獲的農作物的租金錢。但是那新建的蔬菜大棚卻從未種過蔬菜,一直荒涼著,那條小路也被清除了。
現在記得那條小路的人越來越少了,慚愧的是現在的我也不再鍛煉了,體態遠不像那時健朗清瘦了。經歷一些世事的滄桑,自己也不像年輕時那樣對生活有著那么多的熱情和希望了,沒有了高中時代的那種頑強拼搏的精神,很是慚愧!作為蕓蕓眾生的一員,終有一日,我也會如那條家鄉的小土路一樣,漸漸地被世人遺忘!世人皆如此吧,除了那些鳳毛麟角的大人物,成名人物,歷史會有所記載,絕大多數人都會被湮沒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