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羅琳:成長之旅,生命的最大獎賞
文/薛峰
J·K·羅琳出生于英國格溫特郡的一個普通家庭,她父親是一名退休的飛機制造廠管理人員,而母親則在一家實驗室工作。年幼時的她相貌平平,戴著眼鏡,有點害羞,流著鼻涕,還比較野。她從小就對寫作和講故事充滿熱情,六歲那年,就已經寫了一篇關于兔子的故事。她的妹妹是她講故事的對象,那時候她夢想將來能成為一個大作家,并且希望自己能夠像那些著名的作家一樣。
隨后,她進入了大學主修法語,但畢業后的生活并沒有按照計劃發展。她在葡萄牙與當地的一位記者結婚,但這段婚姻很快結束了。她帶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回到英國,在愛丁堡的一間寒冷的小公寓里求生,這段時間內,她只能依靠微薄的失業救濟金養活自己和女兒。
然而,即便面臨如此艱難的情形,她仍然堅持寫作,用自己的文字記錄下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這期間,她發表了七篇文章,其中三篇沒有獲得稿費。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沒有放棄,因為她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及通過寫作改善生活所需達到的目標。
24歲那年,一次偶遇改變了她的命運。在一次旅行中,她看到了一個微笑,讓人印象深刻的小巫師,這個場景激發了她創造《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靈感。盡管初期遭遇出版社拒絕,但最終這部作品不僅被出版,也成功轉化為電影,被翻譯成63種語言,在全球銷售超過四億冊,創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跡。
隨著成功而來的,是J·K·羅琳對社會責任感日益增強。她參與慈善活動,為單親家庭、戲劇救濟基金會以及多發性硬化癥協會捐款。此外,不論是年齡還是外表上的變化,都未能掩蓋她的清澈目光和純真的笑容,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命最大的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