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是一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報告文學,是我國報告文學的開山之作。在教學中,有些新教師授課因為“選材不嚴”,往往覺得時間不夠用,而有些老教師授課因為“開掘不深”,對主題常常沒有點“透”,功虧一簣。怎樣體現出它的特點,使教學也呈現出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呢?經過思索,我打算采用這樣一些方法:
包身工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包身工是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報告文學。這是一篇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作品,作者夏衍通過敘述包身工的苦難生活,揭露了舊社會包身工制度的罪惡,發出了對包身工制度改革的強烈呼聲。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學習本文準確、簡明的語言和深入淺出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理解作品主題,挖掘作品的。社會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舊社會包身工的悲慘遭遇,認識帝國主義的罪惡,增強對新中國的熱愛。
三、說教學重點
理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和表現手法。
深入理解作品主題,挖掘作品的社會意義。
四、說教學難點
理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和表現手法。
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理解作品主題。
五、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采用情境教學法、點撥引導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理解作品主題。
學法:采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說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通過播放一段反映包身工生活情況的視頻資料,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整體感知:讓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初步了解包身工的苦難生活和帝國主義的罪惡。
深入理解:通過分析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和語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題,挖掘作品的社會意義。同時,結合相關背景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內涵。
拓展延伸: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包身工制度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和意義,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課堂小結: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回顧,強調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和表現手法以及作品的社會意義。同時,鼓勵學生繼續關注社會問題,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包身工》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包身工》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一第四單元的第3篇課文。這一單元都是新聞文體。本文是中國報告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作品,作者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來組織材料,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生動地展現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同時插敘介紹包身工的來歷,說明包身工的制度的產生、發展,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罪惡,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說學情
學生對于新聞這種文體是熟悉的,但這種熟悉在很大程度上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像《包身工》這樣的報告文學,由于時代的不同,生活境遇的不同,學生對作品情感的理解有些障礙。要讓學生從今天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三、說目標
根據教材、學情及課標要求,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培養閱讀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上,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圈點批注、分組討論,學會分析一篇報告文學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新聞現實中認識社會,認識人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誦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探究性的解讀。
2、分析本報告文學的中心主題,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
難點:理解報告文學的文學性特征及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記敘手法。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1、誦讀法;
2、問題引導法;
3、點撥法。
學法:
1、自主學習法——搜集資料、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2、勾畫圈點法——勾出文中的重點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3、合作探究研討法——交流討論,共同研讀。
六、說教學過程(長課短教,兩個課時,四個環節)
①借助情境,導入新課
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將結合當代社會反應出來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們的生活,從而引出夏衍所寫的《包身工》。
②速讀全文,理清思路
整體感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來感知包身工悲慘的命運,體會作者對包身工命運的同情,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帶工老板無比憤怒的感情,以此突破教學重點。
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背景材料)
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背景材料)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背景材料)
26—33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③重點閱讀,探究寫法
引導學生把握點面結合的描寫手法。文中既有對包身工群體的“面”上的描寫,又有典型人物的描寫。特別要引導學生關注文中三次提到“蘆柴棒”。第一次的肖像,第二次的病倒,第三次寫瘦得像骷髏一樣也不放過,表現她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慘命運。同時明白文章采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相結合的手法。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④答疑解惑,總結文體
學生質疑,相互討論,教師答疑。
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報告”,意味著選材的真實,“文學”,意味著表達的生動性、形象的典型性。總之,報告文學具有真實性、文學性、典型性的特征。
七、說作業:
查詢一些新聞的寫法,認真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寫一篇通訊。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方面,我力爭簡潔明了,采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包身工》優秀說課稿 3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
大家好!
我是xx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包身工》。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目標、教法與學法、重點與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說課。不足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包身工》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一第四單元的第3篇課文。這一單元都是新聞文體。本文是中國報告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作品,作者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來組織材料,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生動地展現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同時插敘介紹包身工的來歷,說明包身工的制度的產生、發展,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罪惡,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說學情
學生對于新聞這種文體是熟悉的,但這種熟悉在很大程度上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像《包身工》這樣的報告文學,由于時代的不同,生活境遇的不同,學生對作品情感的理解有些障礙。要讓學生從今天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三、說目標
根據教材、學情及課標要求,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培養閱讀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上,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圈點批注、分組討論,學會分析一篇報告文學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新聞現實中認識社會,認識人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誦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探究性的解讀。
2、分析本報告文學的中心主題,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
難點:理解報告文學的文學性特征及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記敘手法。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1、誦讀法; 2、問題引導法; 2、交流討論法; 3、點撥法。
學法:1、自主學習法——搜集資料、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2、勾畫圈點法——勾出文中的重點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3、合作探究研討法——交流討論,共同研讀。
六、說教學過程(長課短教,兩個課時,四個環節)
①借助情境,導入新課
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將結合當代社會反應出來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們的生活,從而引出夏衍所寫的《包身工》。
②速讀全文,理清思路
整體感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來感知包身工悲慘的'命運,體會作者對包身工命運的同情,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帶工老板無比憤怒的感情,以此突破教學重點。
1— 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背景材料)
9— 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背景材料)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背景材料)
26—33 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③重點閱讀,探究寫法
引導學生把握點面結合的描寫手法。文中既有對包身工群體的“面”上的描寫,又有典型人物的描寫。特別要引導學生關注文中三次提到“蘆柴棒”。第一次的肖像,第二次的病倒,第三次寫瘦得像骷髏一樣也不放過,表現她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慘命運。同時明白文章采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相結合的手法。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④答疑解惑,總結文體
學生質疑,相互討論,教師答疑。
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報告”,意味著選材的真實, “文學”,意味著表達的生動性、形象的典型性。總之,報告文學具有真實性、文學性、典型性的特征。
七、說作業:查詢一些新聞的寫法,認真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寫一篇通訊。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方面,我力爭簡潔明了,采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包 身 工
夏衍
四點一刻:起床情景
四點半鐘:早飯情景
五點鐘:勞動情景和收工情況
總之,在教學中,我會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我的說課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包身工》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包身工》是高中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二課的一篇報告文學,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它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來組織材料,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行動地展現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壓榨和掠奪,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強調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熟悉字音,熟記字形。了解新聞報道和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閱讀新聞作品、篩選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把握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三種新聞中能用到的材料。并學會分析一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新聞強調真實,關注的當下發生的事情,因此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4、針對明確的教學目標
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
1、誦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創造性的解讀,體會作者所傳達出的信息。
2、學會分析一篇新聞的寫作特點
而教學難點在于如何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手法進行寫作。
三、說學生情況
初高中階段,正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同時也是學會收集、判斷、處理信息,培養人文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時候。課文的價值在于作者以確鑿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精辟的評點,表現了苦難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作者體現出來的毫不畏懼的社會良知和社會責任感能給學生以學習的榜樣。
四、教學方法
新聞閱讀準確的反應了方方面面的社會信息,從真實的生活出發,傳達出時代的精神。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并把握作者通過新聞想要表達出來的內容。據此,本課教學我會采用閱讀指導法法、質疑法、討論法、講讀法等來教學。在課改精神指導下,作為教師應該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收獲自學成功的樂趣,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
①導入新課。借助情境,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結合當代社會反應出來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們的生活,從而引出夏衍所寫的《包身工》
②閱讀全文,理清思路。整體感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來感知包身工悲慘的命運,體會作者對包身工命運的同情,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帶工老板無比憤怒的感情,以此突破教學重點。
③思考作者寫包身工群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握點面結合手法的運用。既有對群體的“面”上的描寫,又有典型人物的描寫。特別是引導學生關注文中三次提到“蘆柴棒”。第一次的肖像,第二次的病倒,第三次寫瘦得像骷髏一樣也不放過,表現她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慘命運。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④尋找有關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的語句,合作探究多種表達方式的有機融合,同時探究包身工的具體含義。
⑤課堂小結。針對今天所講的內容進行一個知識總結。報告文學的特點在于它的新聞性,主要表現于針對帝國主義的殘暴掠奪進行了有力的揭發和嚴厲的抨擊,對于動員人民起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還在于它的文學性和評論性,分別表現為文中主線和副線。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會讓學生們在查詢一些新聞的寫法,認真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寫一篇通訊。
六、在板書設計方面
我力爭簡潔明了,采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總之,在教學中,我會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我的說課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包身工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包身工》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一第四單元的第3篇課文。這一單元都是新聞文體。本文是中國報告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作品,作者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來組織材料,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生動地展現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同時插敘介紹包身工的來歷,說明包身工的制度的產生、發展,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罪惡,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說學情
學生對于新聞這種文體是熟悉的,但這種熟悉在很大程度上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像《包身工》這樣的報告文學,由于時代的不同,生活境遇的不同,學生對作品情感的理解有些障礙。要讓學生從今天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三、說目標
根據教材、學情及課標要求,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培養閱讀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上,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圈點批注、分組討論,學會分析一篇報告文學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新聞現實中認識社會,認識人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誦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探究性的解讀。
2、分析本報告文學的中心主題,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
難點:理解報告文學的文學性特征及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記敘手法。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1、誦讀法;
2、問題引導法;
3、點撥法。
學法:
1、自主學習法——搜集資料、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2、勾畫圈點法——勾出文中的重點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3、合作探究研討法——交流討論,共同研讀。
六、說教學過程(長課短教,兩個課時,四個環節)
①借助情境,導入新課
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將結合當代社會反應出來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們的生活,從而引出夏衍所寫的《包身工》。
②速讀全文,理清思路
整體感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來感知包身工悲慘的命運,體會作者對包身工命運的同情,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帶工老板無比憤怒的感情,以此突破教學重點。
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背景材料)
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背景材料)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背景材料)
26—33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③重點閱讀,探究寫法
引導學生把握點面結合的描寫手法。文中既有對包身工群體的“面”上的描寫,又有典型人物的描寫。特別要引導學生關注文中三次提到“蘆柴棒”。第一次的肖像,第二次的病倒,第三次寫瘦得像骷髏一樣也不放過,表現她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慘命運。同時明白文章采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相結合的手法。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④答疑解惑,總結文體
學生質疑,相互討論,教師答疑。
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報告”,意味著選材的真實,“文學”,意味著表達的生動性、形象的典型性。總之,報告文學具有真實性、文學性、典型性的特征。
七、說作業:
查詢一些新聞的寫法,認真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寫一篇通訊。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方面,我力爭簡潔明了,采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說教學步驟(主要針對第一課時 6
1、導入初中學過《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一篇報告文學。由此引出什么是報告文學還有它的特點。關鍵字:新聞性(真實,信息)、文學性(藝術方法,藝術形象,感情)。
2、檢查預習請同學對幾個字注音:弄lòng堂游說shuì輥gǔn讓學生說說作者為大家提供了怎樣的信息材料,理清線索。
提示:新聞背景和新聞材料,三個場景
3、重點分析第三段對包身工起床的描述,圍繞“遲鈍”,整體速寫,層層推進,很快地騷動起來——動作機械打呵欠,嘆氣,尋衣服——心靈疲憊胡亂踏在別人身上,叫喊——身體踐踏離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小便——自尊掃地板書〔注〕繳交作業時,請同時提交一份電子文本給任課教師。說課過程和內容〔包括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含重點難點)、說方法、說程序、說媒體等〕說課輔助手段
4、分層掌握概括三個場景所要表達的關鍵內容,來進一步了解包身工的生活情況。從面積、空氣等方面反映住宿條件——囚牢不如;從質、量、環境等方面反映飲食條件——豬狗不如;從時間、環境、管理方式、工資等方面反映勞動條件——牛馬不如。
5、點面結合以“蘆柴棒”和小福子為典型。點面結合、記敘議論說明相結合、電影分鏡頭式敘述方法6、布置作業從宏觀上看,作者用點面結合、電影分鏡頭式的寫作手法,那么從微觀上,我們之所有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卻是因為文章中出色的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特別是其中的修辭手法,請同學找出來,說說表達效果。朗讀最后三段,思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包身工》說課稿 7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及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包身工》是中國報告文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確鑿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精辟的評點,表現了苦難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包身工》是高中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二課的一篇報告文學,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本單元是新聞和報告文學,新聞和報告文學具有及時性和真實性的特點,反映了新課標對學生實際能力和素質提出的要求。通過對本單元典范作品的學習,讓學生感悟新聞追蹤時代的特有價值,引導學生體會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注社會、關注生活,培養他們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2、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新聞和報告文學的要求是:了解新聞和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培養篩選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據此,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寫作特點,
探究多種手法穿插使用的寫作特色
②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實
③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④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手法。
⑤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解讀文本,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
第二課時,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解讀文本,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法:自主、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為輔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第一環節導入: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交流合作:學生根據課前準備簡介包身工-明確什么是包身工:奴隸 ,受日本資本家和中國代工老板的雙重壓榨;簡介時代和創作背景,明確這種這罪惡制度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簡介作者及《包身工》在報告文學史上的地位:里程碑,藝術性和思想性都非常強,突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對中國女童的殘酷剝削,控訴了他們殘暴的統治手段,以激起人們的義憤和同情。設置意圖:長文短教,迅速切入主題。
2、第二環節回顧新聞知識(自主發言,教師點撥)
閱讀單元說明: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報告”,意味著選材的真實, “文學”,意味著表達的生動性、形象的典型性,具有真實性、文學性、典型性的特征。
3、第三環節文本解讀(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速閱讀課文,設置思考:①本文是一什么線索組織材料的?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結構層次:以時間為線索,圍繞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來組織材料
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背景材料)
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背景材料)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背景材料)
26-33 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設置思考②分析文中用到的材料,探究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課后研討與練習二)
背景材料: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包身工發展及原因,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數字精確,記述詳實,體現新聞的真實性,強化了對包身工制度罪惡的認識,深化了主題,增強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多種手法穿插使用使兩種材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設題意圖:完成對文本的初步解讀,學習本文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有機融合的寫作特色 ,完成知識能力目標
4、第四環節默讀課文,思考那些描寫最打動你的心。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
談談哪些描寫最打動你的心:關于蘆柴棒的描寫,關于小福子的描寫,關于起床場景的描寫,關于墨鴉的描寫等。對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表達了極大的憎恨和憤怒的控拆。
設置意圖:體會報告文學的文學性,描寫生動細致:完成點面結合手法的認知。
第二環節 研討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研討與練習三)
點撥分析:貶詞褒用,反復排比的修辭、整散結合的句式,直抒胸臆的情感表達 ,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憤怒和控訴,增強了警醒作用號召作用。
設題意圖:深入理解文章主旨,體會報告文學強烈的情感傾向,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第三環節:探究延伸
1、課件展示:20__年關于山西萬榮童工現象“死灰復燃”的報道及相關圖片,請同學們談感受
設題意圖: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實,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2、探究延伸:你了解簡光洲嗎?結合研討與練習一談談報告文學的社會價值
說教學設計 8
1、在詳細解讀《包身工》之前,先向學生介紹什么是報告文學還有它的特點,教學設計主要圍繞其兩個主要特點展開。
2、重點放在幫助學生理順文章的線索。
3、難點在幫助學生領會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以及體會作者的感情評價。主要采用講讀法,提問法,分為兩個課時,第一個課時主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歸納大意,體會報告文學其新聞性的'一面,并為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做鋪墊。第二個課時主要就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做進一步的分析,讓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的強烈情感,讓學生體會報告文學其文學性的一面。
說學情 9
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說,了解什么是報告文學以及它有什么特點是必要的。這對于理順《包身工》這篇報告文學的思路和欣賞它的特色也是幫助的。
《包身工》優秀說課稿 10
《包身工》是中國報告文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確鑿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精辟的評點,表現了苦難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包身工》是一篇報告文學,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它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來組織材料,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行動地展現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壓榨和掠奪,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特征,培養閱讀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把握報告文學所用到的材料,即: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并學會據此分析一篇報告文學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依據:課標指出,閱讀新聞、通訊(包括特寫和報告文學)作品,了解其社會功用、體裁特點和構成要素。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本文真實地再現了包身工 的苦難生活,包含著對包身工的無限同情,對包身工制度的無比憤慨。 使學生介入心靈,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在“悲劇”作品的審美之中陶冶心情,鍛造“人格”, 凈化心靈,辯別真善美的目的,實現“悲劇”作品的情感美。
依據:“教學建議”指出:重在指導學生閱讀典范性新聞作品,深入把握作者立場、觀點,學習其敬業精神和捕捉重大新聞的能力。培養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的能力,提高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的反人道本質,接受情感教育
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
學生與其中人物所處時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體驗的迥異,特別是情感體驗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與學生情感上產生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有礙于心靈的“介入”。 要讓學生從現實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調節:
前四自然段將是最好的導語。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語言給學生以最具有沖擊力的感受,以促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1、搜集資料法 2、講讀法 3 、問題啟發法
依據:指導學生把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聯系起來,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利用網絡等媒體資源,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并以社會的文化土壤滋潤基礎教育的語文之樹。讓同學們對社會現象、社會問題投入關注,增強了對社會的認識,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
高中語文包身工說課稿 11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本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學習新聞和報告文學,所選的都是這兩類文體中的典范作品。報告文學《包身工》是中國報告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作品,作者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精辟的分析和評論,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于眾,憤怒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夏衍先生在1959年《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寫道:“對現在的年青工人來說,大概這些都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人還沒有出世。那么,我想,回頭來知道一點過去的事情,應付更深刻地感到作為一個毛澤 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為了今天的幸福,為了更幸福的將來:愛黨、愛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新中國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應該是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 我們現在學習這篇作品,其中最大的意義就是懂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地來之不易的。
(二)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特征,培養閱讀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把握報告文學所用到的材料,即: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并學會據此分析一篇報告文學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依據:課標指出,閱讀新聞、通訊(包括特寫和報告文學)作品,了解其社會功用、體裁特點和構成要素。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本文真實地再現了包身工 的苦難生活,包含著對包身工的無限同情,對包身工制度的無比憤慨。 使學生介入心靈,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在“悲劇”作品的審美之中陶冶心情,鍛造“人格”, 凈化心靈,辯別真善美的目的,實現“悲劇”作品的情感美。
依據:“教學建議”指出:重在指導學生閱讀典范性新聞作品,深入把握作者立場、觀點,學習其敬業精神和捕捉重大新聞的能力。培養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的能力,提高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
力。培養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的能力,提高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的反人道本質,接受情感教育
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
學生與其中人物所處時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體驗的迥異,特別是情感體驗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與學生情感上產生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有礙于心靈的“介入”。 要讓學生從現實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調節:
前四自然段將是最好的導語。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語言給學生以最具有沖擊力的感受,以促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1、搜集資料法 2、講讀法 3 、問題啟發法
依據:指導學生把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聯系起來,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利用網絡等媒體資源,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并以社會的文化土壤滋潤基礎教育的語文之樹。讓同學們對社會現象、社會問題投入關注,增強了對社會的認識,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
《包身工》優秀說課稿 12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高一語文第四單元的第二課。第四單元主要學習新聞與報告文學。《包身工》正是一篇早期的非常優秀的報告文學。學習報告文學要聯系時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學習敘事寫人的技巧,培養關注社會的意識。
二、說學情
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說,了解什么是報告文學以及它有什么特點是必要的。這對于理順《包身工》這篇報告文學的思路和欣賞它的特色也是幫助的。
三、說教學設計
1、在詳細解讀《包身工》之前,先向學生介紹什么是報告文學還有它的特點,教學設計主要圍繞其兩個主要特點展開。
2、重點放在幫助學生理順文章的線索。
3、難點在幫助學生領會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以及體會作者的感情評價。主要采用講讀法,提問法。分為兩個課時,第一個課時主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歸納大意,體會報告文學其新聞性的一面,并為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做鋪墊。第二個課時主要就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做進一步的分析,讓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的強烈情感,讓學生體會報告文學其文學性的一面。
四、說教學步驟(主要針對第一課時)
1、導入初中學過《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一篇報告文學。由此引出什么是報告文學還有它的特點。關鍵字:新聞性(真實,信息)、文學性(藝術方法,藝術形象,感情)。
2、檢查預習請同學對幾個字注音:弄lòng堂 游說shuì 輥gǔn讓學生說說作者為大家提供了怎樣的信息材料,理清線索。
提示:新聞背景和新聞材料,三個場景
3、重點分析第三段對包身工起床的描述,圍繞“遲鈍”,整體速寫,層層推進,很快地騷動起來——動作機械打呵欠,嘆氣,尋衣服——心靈疲憊胡亂踏在別人身上,叫喊——身體踐踏離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小便——自尊掃地 板書〔注〕繳交作業時,請同時提交一份電子文本給任課教師。說課過程和內容〔包括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含重點難點)、說方法、說程序、說媒體等〕 說課輔助手段
4、分層掌握概括三個場景所要表達的關鍵內容,來進一步了解包身工的生活情況。從面積、空氣等方面反映住宿條件——囚牢不如;從質、量、環境等方面反映飲食條件——豬狗不如;從時間、環境、管理方式、工資等方面反映勞動條件——牛馬不如。
5、點面結合以“蘆柴棒”和小福子為典型。點面結合、記敘議論說明相結合、電影分鏡頭式敘述方法6、布置作業從宏觀上看,作者用點面結合、電影分鏡頭式的寫作手法,那么從微觀上,我們之所有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卻是因為文章中出色的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特別是其中的修辭手法,請同學找出來,說說表達效果。朗讀最后三段,思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包身工》優秀說課稿 1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及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包身工》是中國報告文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確鑿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精辟的評點,表現了苦難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包身工》是高中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二課的一篇報告文學,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本單元是新聞和報告文學,新聞和報告文學具有及時性和真實性的特點,反映了新課標對學生實際能力和素質提出的要求。通過對本單元典范作品的學習,讓學生感悟新聞追蹤時代的特有價值,引導學生體會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注社會、關注生活,培養他們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2、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新聞和報告文學的要求是:了解新聞和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培養篩選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據此,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寫作特點,
探究多種手法穿插使用的寫作特色
②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實
③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④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手法。
⑤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解讀文本,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
第二課時,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解讀文本,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法:自主、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為輔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 第一環節導入: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交流合作:學生根據課前準備簡介包身工-明確什么是包身工:奴隸 ,受日本資本家和中國代工老板的雙重壓榨;簡介時代和創作背景,明確這種這罪惡制度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簡介作者及《包身工》在報告文學史上的地位:里程碑,藝術性和思想性都非常強,突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對中國女童的殘酷剝削,控訴了他們殘暴的統治手段,以激起人們的義憤和同情。設置意圖:長文短教,迅速切入主題。
2、第二環節回顧新聞知識(自主發言,教師點撥)
閱讀單元說明: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報告”,意味著選材的真實, “文學”,意味著表達的生動性、形象的典型性,具有真實性、文學性、典型性的特征。
3、第三環節文本解讀(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速閱讀課文,設置思考:①本文是一什么線索組織材料的?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結構層次:以時間為線索,圍繞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來組織材料
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背景材料)
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背景材料)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背景材料)
26-33 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設置思考②分析文中用到的材料,探究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課后研討與練習二)
背景材料: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包身工發展及原因,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數字精確,記述詳實,體現新聞的真實性,強化了對包身工制度罪惡的認識,深化了主題,增強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多種手法穿插使用使兩種材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設題意圖:完成對文本的初步解讀,學習本文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有機融合的寫作特色 ,完成知識能力目標
4、第四環節默讀課文,思考那些描寫最打動你的心。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
談談哪些描寫最打動你的心:關于蘆柴棒的描寫,關于小福子的描寫,關于起床場景的描寫,關于墨鴉的描寫等。對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表達了極大的憎恨和憤怒的控拆。
設置意圖:體會報告文學的文學性,描寫生動細致:完成點面結合手法的認知。
第二環節 研討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研討與練習三)
點撥分析:貶詞褒用,反復排比的修辭、整散結合的句式,直抒胸臆的情感表達 ,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憤怒和控訴,增強了警醒作用號召作用。
設題意圖:深入理解文章主旨,體會報告文學強烈的情感傾向,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第三環節:探究延伸
1課件展示:2007年關于山西萬榮童工現象“死灰復燃”的報道及相關圖片,請同學們談感受
設題意圖: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實,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2 探究延伸:你了解簡光洲嗎?結合研討與練習一談談報告文學的社會價值
課件簡介簡光洲:
①上海《東方早報》記者。
②簡光洲獲得“2008中國嬌子新銳榜年度新銳人物”頒獎詞: 真相因良知而顯露,黑幕因勇氣而洞開。他打破媒體“某”規則,直接說出了“三鹿”兩個字,引發了中國奶制品行業地震,間接挽救了無數嬰幼兒的生命健康。在螻蟻撼大象的背后,他和他所供職的《東方早報》的誠實和勇氣,還原了傳媒的公共價值和監督角色。他只是一個記者,但他代言了2008中國傳媒的良心。
設題意圖: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新聞工作者表現出來的毫不畏懼、直面黑暗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深入思考新聞工作的意義和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包身工》原文 14
包身工的剪影
已經是舊歷四月中旬了,上午四點過一刻,曉星才從慢慢地推移著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鋪里的生物已經在蠕動了。
“拆鋪啦!起來!”穿著一身和時節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像生氣似的呼喊,“蘆柴棒,去燒火!媽的,還躺著,豬玀!”
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跟著這種有威勢的喊聲,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覺,在這些被叫做“豬玀”的生物中間,已經很遲鈍了。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將身體稍稍背轉一下就會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換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點的“豬玀”身上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面,向著樓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
“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
蓬頭、赤腳,一邊扣著紐扣,幾個睡眼惺松的“懶蟲”從樓上沖下來了。自來水龍頭邊擠滿了人,用手捧些水來澆在臉上。“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里的稀飯燒滾,但是倒冒出來的青煙引起了她一陣猛烈的咳嗽。十五六歲,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腳瘦得像蘆棒梗一樣,于是大家就拿“蘆柴棒”當做了她的名字。 “上午四點過一刻”,“鴿子籠一般”的住房里,包身工起床,開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
楊樹浦福臨路東洋紗廠的工房
這是楊樹浦福臨路東洋紗廠的工房。長方形的,紅磚墻嚴密地封鎖著的工房區域,像一條水門汀的弄堂馬路劃成狹長的兩塊。像鴿子籠一般地分得均勻,每邊八排,每排五戶,一共八十戶一樓一底的房屋,每間工房的樓上樓下,平均住著三十二三個“懶蟲”和“豬玀”,所以,除了“帶工”老板、老板娘、他們的家族親戚和穿拷綢衣服的同一職務的打雜、請愿警之外,這工房區域的墻圈里面住著二千左右衣服襤褸而替別人制造衣料的“豬玀”。
她們正式的名稱是包身工
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她們的身體,已經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每年特別是水災、旱災的時候,這些在東洋廠里有“腳路”的帶工,就親自或者派人到他們家鄉或者災荒區域,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游說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
“還用說?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魚肉葷腥。一個月休息兩天,咱們帶著到馬路上去玩耍。嘿,幾十層樓的高房子,兩層樓的汽車,各種各樣好看好用的外國東西。老鄉!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見識一下啊!──做滿三年,以后賺的錢就歸你啦。塊把錢一天的工錢,嘿,別人給我叩了頭也不替她寫進去!咱們是同鄉,有交情。──交給我帶去,有什么三差二錯,我還能回家鄉嗎?”
這樣說著,咬著草根樹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說,就是她們的父母,也會怨恨自己沒有跟去享福的福份了。于是,在預備好了的“包身契”上畫一個十字,包身費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內,由帶工的供給住食,介紹工作,賺錢歸帶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銀兩交,“恐后無憑,立此包身契據是實!”
福臨路工房的二千左右的包身工人
福臨路工房的二千左右的包身工人,隸屬在五十個以上的“帶工”頭手下,她們是順從地替帶工賺錢的“機器”。所以,每個“帶工”所帶包身工的人數也就表示了他們的手面和財產。少一點的,三十五十,多一點的帶著一百五十個以上。手面寬一點的“帶工”,不僅可以放債、買田、起屋,還能兼營茶樓、浴室、理發鋪一類的買賣。
四點半之后,沒有線條和影子的晨光膽怯地顯出來的時候,水門汀路上和弄堂里面,已被這些赤腳的鄉下姑娘擠滿了。涼爽而帶有一點濕氣的晨風,大約就是這些生活在死水一般的空氣里面的人們僅有的天惠。她們嘈雜起來,有的在公共自來水龍頭邊舀水,有的用斷了齒的木梳梳掉執拗地粘在頭發里的棉絮,陸續地兩個一組兩個一組地用扁擔抬著平滿的馬桶,吆喝著從人們身邊擦過。帶工的老板或者打雜的拿著一疊疊的“打印子簿子”,懶散地站在正門出口──好像火車站軋票處一般的木柵子的前面。樓下的那些席子、破被之類收拾掉之后,晚上倒掛在墻壁上的兩張飯桌放下來了。幾十只碗,一把竹筷,胡亂地放在桌上,輪值燒稀飯的就將一洋鉛桶漿糊一般的薄粥放在板桌中央。她們的定食是兩粥一飯,早晚吃粥,中午的干飯由老板差人給她們送進工廠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義一樣,里面是較少的秈米、鍋焦、碎米和較多的鄉下人用來喂豬的豆腐渣!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
生活場景
只有兩條板凳,──其實,即使有更多的板凳,這屋子里面也沒有同時容納三十個人吃粥的地方。她們一窩蜂地搶一般地盛了一碗,歪著頭用舌舔著淋漓在碗邊外的粥汁,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門口。添粥的機會除了特殊的日子,──譬如老板、老板娘的生日,或者發工錢的日子之外,通常是很難有的。輪著揩地板、倒馬桶的日子,也有連一碗也輪不到的時候。洋鉛桶空了,輪不到盛第一碗的人們還捧著一只空碗,于是老板娘拿起鉛桶到鍋子里去刮一下鍋焦、殘粥,再到自來水龍頭邊去沖一些清水,用她那雙才在梳頭的油手攪拌一下,氣哄哄地放在這些廉價的、不需要更多維持費的“機器”們面前。
“死懶!躺著死不起來,活該!”
十一年前內外棉的顧正紅事件
十一年前內外棉的顧正紅事件,尤其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戰爭之后,東洋廠對于這種特殊的廉價“機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來。據說,這是一種極合經濟原理和經營原則的方法。有引號的機器,終究還是血肉之軀。所以當超過了“外頭工人”忍耐的最大限度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很自然地想起一種久已遺忘了的人類所該有的力量。有時候愚蠢的奴隸會體會到一束箭折不斷的道理。再消極一點,他們也還可以拼著餓死不干。一個有殖民地經驗的“溫情主義者”,在一本著作的序文上說:“在這次斗爭中,警察沒有任何的威權,在民眾的結合力前面,什么權力都不中用了!”可是,結論呢?用溫情主義嗎?不,不!他們所采用的方法,只是用廉價而沒有“結合力”的“包身工”來替代“外頭工人”而已。
包身工的身體是屬于帶工老板的
第一,包身工的身體是屬于帶工老板的,所以她們根本就沒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她們每天的工資就是老板的利潤,所以即使在生病的時候,老板也會很可靠地替廠家服務,用拳頭、棍棒或者冷水來強制她們去做工作。就拿上面講到過的蘆柴棒來做個例吧,──其實,這樣的情況每個包身工都會遭遇到:有一次,在一個很冷的清晨,蘆柴棒害了急性的重傷風而躺在“床”上了。她們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時間是非讓出來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可是在那一天,蘆柴棒可真的掙扎不起來了,她很見機地將身體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縮做一團,盡可能地不占地方。可是在這種工房里面,生病躺著休養的例子是不能任你開的,一個打雜的很快地走過來了。干這種職務的人,大半是帶工頭的親戚,或者在“地方上”有一點勢力的流氓,所以在這種法律的觸手達不到的地方,他們差不多有自由生殺的權利。蘆柴棒的喉嚨早已啞了,用手做著手勢,表示身體沒力,請求他的憐憫。
“假病,老子給你醫!”
一手抓住了頭發,狠命地往上一摔,蘆柴棒手腳著地,很像一只在肢體上附有吸盤的烏賊。一腳踢在她的腿上,照例第二、第三腳是不會少的,可是打雜的很快就停止了。后來,據說,因為蘆柴棒“露骨”地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打雜的惱了,順手奪過一盆另一個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頭潑在蘆柴棒的頭上。這是冬天,外面在刮寒風,蘆柴棒遭了這意外的一潑,反射似的跳起身來,于是在門口刷牙的老板娘笑了:
“瞧!還不是假病!好好地會爬起來,一盆冷水就醫好了。”
這只是常有的例子的一個。
包身工都是新從鄉下出來
第二,包身工都是新從鄉下出來,而且她們大半都是老板娘的鄉鄰,這一點,在“管理”上是極有利的條件。廠家除了在工房周圍造一條圍墻,門房里置一個請愿警和門外釘一塊“工房重地,閑人莫入”的木牌,使這些“鄉下小姑娘”和別的世界隔絕之外,完全將管理權交給了帶工的老板。這樣,早晨五點鐘由打雜的或者老板自己送進工廠,晚上六點鐘接領回來,她們就永沒有和外頭人接觸的機會。所以包身工是一種“罐裝了的勞動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絕沒有因為和空氣接觸而起變化的危險。
是工價的低廉
第三,那當然是工價的低廉。包身工由“帶工”帶進廠里,于是她們的集合名詞又變了,在廠方,她們叫做“試驗工”和“養成工”兩種。試驗工就表示準備將一個“生手”? 最初的錢是每天十二小時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最初的工作范圍是不需要任何技術的掃地、開花衣、扛原棉、松花衣之類。一兩個禮拜之后就調到鋼絲車間、條子間、粗紗間去工作。在這種工廠所有者的本國,拆包間、彈花間、鋼絲車間的工作,通例是男工做的,可是在半殖民地,不必顧慮到社會的糾纏和官廳的監督,就將這種不是女性所能擔任的工作加到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的包身工們的身上去了。
紅磚頭的怪物,已經張著嘴巴在等待著它的滋養物了。經過紅頭鬼把守著的鐵門,在門房間交出準許她們貢獻勞動力的憑證。包身工只交一本打印子的簿子,外頭工人在這簿子之外還有一張貼著照片的入廠憑證。這憑證,已經有十一年的歷史了。顧正紅事件以后,內外棉搖班了,可其他的東洋廠還有一部分在工作,于是,在滬西的豐田廠,有許多內外棉的工人冒險混進去,做了一次里應外合的英勇的工作,從這時候起,由豐田提議,工人入廠之前就需要這種有照片的憑證。這種制度,是東洋廠所特有的。
織成衣服的一縷縷紗,編成襪子的一根根線,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適而愉快的。可是在從原棉制成這種紗線的過程,就不像穿衣服那樣的愉快了。紗廠工人終日面臨著音響、塵埃和濕氣三大威脅。
“五點鐘”,包身工們走進工廠,開始了在“三大威脅”和“三大危險”威脅下的一天的工作。
這大概是自然現象吧,一種生物在這三種威脅下面工作,更加地容易疲勞。但是在做夜班的時候,打瞌睡是不會有的。因為野獸一般的鐵的暴君監視著你,只要斷了線不接,錠殼軋壞,皮輥擺錯方向,乃至車板上有什么堆積,就會有遭到“拿莫溫”和“小蕩管”毒罵和毆打的危險。這幾年來,一般地講,毆打的事情已經漸漸地少了,可是這種“幸福”只局限在外頭工人身上。拿莫溫和小蕩管打人,很容易引起同車間工人的反對,即使當場不致發作,散工之后往往會有“喊朋友評理”和“打相打”的危險。但是,包身工是沒有“朋友”和幫手的!什么人都可以欺侮,什么人都看不起她們,她們是最下層的一類人,她們是拿莫溫和小蕩管們發脾氣和使威風的對象。在紗廠,活兒做得不好的罰規,大約是毆打、罰工錢和“停生意”三種。那么,在包身工所有者──帶工老板的立場來看,后面的兩種當然是很不利了,罰工錢就是減少他們的利潤,停生意不僅不能賺錢,還要貼她二粥一飯,于是帶工頭不假思索地就愛上了毆打這辦法。每逢端午重陽年頭年尾,帶工頭總要對拿莫溫們送禮,那時候他們總得諂媚地講:
“總得你幫忙,照應照應。咱的小姑娘有什么事情,盡管打,打死不干事,只要不是罰工錢停生意!” 打死不干事,在這種情形之下,包身工當然是“人人得而欺之”了。有一次,一個叫做小福子的包身工整好了的爛紗沒有裝起,就遭了拿莫溫的毆打,恰恰運氣壞,一個“東洋婆”走過來了,拿莫溫為著要在主子面前顯出他的威風,和對東洋婆表示他管督的嚴厲,打得比平常格外著力。東洋婆望了一會兒,也許是她不喜歡這種不文明的毆打,也許是她要介紹一種更合理的懲戒方法,走近身來,揪住小福子的耳朵,將她扯到太平龍頭前面,叫她向著墻壁立著;拿莫溫跟著過來,很懂得東洋婆的意思似的,拿起一個丟在地上的皮帶盤心子,不懷好意地叫她頂在頭上。東洋婆會心地笑了:
“這個小姑娘壞得很,懶惰!”
拿莫溫學著同樣生硬的調子說:
“這樣她就打不成瞌睡了!”
文明的懲罰
這種文明的懲罰,有時候會叫你繼續到兩小時以上。兩小時不做工作,趕不出一天該做的“生活”,那么工資減少又會招致帶工老板的毆打,也就是分內的事了。毆打之外還有餓飯、吊起、關黑房間等等方法。
實際上,拿莫溫對待外頭工人,也并不怎樣客氣,因為除了打罵之外,還有更巧妙的方法,譬如派給你難做的“生活”,或者調你去做不愿意去做的工作。所以,外頭工人里面的狡猾分子,就常常用送節禮巴結拿莫溫的手段,來保障自己的安全。拿出血汗換的錢來孝敬工頭,在她們當然是一種難堪的負擔,但是在包身工,那是連這種送禮的權利也沒有的!外頭工人在抱怨這種額外的負擔,而包身工卻在羨慕這種可以自主地拿出錢來賄賂工頭的權利!
在一種特殊優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在中國的東洋廠飛躍地龐大了。單就這福臨路的東洋廠講,光緒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美國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書上說過,美國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橫臥著一個愛爾蘭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這樣聯想,東洋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
勞動強化
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役,豬玀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踐──血肉造成的“機器”終究和鋼鐵造成的不一樣,包身契上寫明的三年期限,能夠做滿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像弓一樣的彎,面色像死人一樣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逼著在做工。譬如講蘆柴棒吧,她的身體實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時候,廠門口的“抄身婆”也不愿意去接觸她的身體:
“讓她扎一兩根油線繩吧!骷髏一樣,摸著她的骨頭會做噩夢!”
但是帶工老板是不怕做噩夢的!有人覺得太難看了,對她的老板說:
“譬如做好事吧,放了她!”
“放她?行!還我二十塊錢,兩年間的伙食、房錢。”他隨便地說,回轉頭來對她一瞪: “不還錢,可別做夢!寧愿賠棺材,要她做到死!”
蘆柴棒現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做平均,兩年來在她身上已經收入了二百三十塊了!
還有一個,什么名字記不起了,她熬不住這種生活,用了許多工夫,在上午的十五分鐘休息時間里面,偷偷地托一個在補習學校念書的外頭工人寫了一封給她父母的家信,郵票大概是那位同情她的女工捐助的了。一個月沒有回信,她在焦灼,她在希望,也許,她的父親會到上海來接她回去,可是,回信是捏在老板的手里了。散工回來的時候,老板和兩個打雜的站在門口,橫肉臉上在發火了,一把扭住她的頭發,踢,打,擲,和爆發一般的聽不清的嚷罵:
“死娼妓,你倒有本領,打斷我的家鄉路!”
“豬玀,一天三餐將你喂昏了!”
“揍死你,給大家做個榜樣!”
“信誰給你寫的?講,講!”
血和慘叫使整個工房的人都怔住了,大家都在發抖,這好像真是一個榜樣。打倦了之后,再在老板娘的亭子樓里吊了一晚。這一晚,整屋子除了快要斷氣的呻吟一般的呼喊之外,再沒有別的聲音。屏著氣,睜著眼,百千個奴隸在黑夜中嘆息她們的命運。
看著這種飼養小姑娘營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了。和烏鴉很相像的那種怪樣子的墨鴨,整排地停在舷上,它們的腳是用繩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魚,起水的時候船戶就在它的頸子上輕輕地一擠!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鴨整天地捕魚,賣魚得錢的卻是養墨鴨的船戶。但是,從我們孩子的眼里看來,船戶對墨鴨并沒有怎樣虐待,用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比喻帝國主義及其買辦們與包身工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十分精當,有力地控訴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而現在,將這種關系轉移到人和人的中間,便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
在這千萬被飼養者中間,沒有光,沒有熱,沒有溫情,沒有希望……沒有法律,沒有人道。這兒有的是20世紀的爛熟了的技術、機械、體制和對這種體制忠實服役的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
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