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 1
高蹺
一、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平衡潛力。
2、培養幼兒意志。
二、活動重點難點:
幼兒在活動中的平衡潛力。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戶外草地、高蹺
四、設計思路:
高蹺是一項平衡要求很高的運動,幼兒也比較喜歡玩。透過這次活動能夠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潛力,近期我們的主題是“我是中國人,去旅行”。因此,結合幼兒的興趣和主題的需要,我開展了這次活動。
五、活動流程:
做準備活動——自由玩——群眾活動——放松
1、做準備活動
幼兒跟老師做熱身操
2、幼兒自主玩
讓幼兒自主玩,探索高蹺的玩法。
3、群眾活動,我們去旅行
介紹玩法,規則。幼兒踩著高蹺去旅行。
4、放松、休息、擦汗
游戲名稱:手指變魔術 2
游戲玩法:小手小手變魔術,(伸出雙手搖一搖)
變只小兔跳一跳,(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小兔跳)
變成公雞喔喔喔,(伸出右手放頭頂做公雞叫)
老師見我咪咪笑,(伸出食指指嘴角做微笑狀)
連聲夸我手真巧。(伸出兩手大拇指)
幼兒園游戲教案及反思 3
活動目的
1、感知音的高低,學習聽辨不同的音高,并會用肢體動作來表達。
2、以歡快有趣的形式,激發幼兒學習音符的興趣,并發展其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音階圖譜一幅
2、游戲樂譜
活動過程
1、學音階
(1)“小朋友們,今天新老師要跟大家一起玩一個《高人和矮人》的游戲。首先,我們要學會并懂得唱1234567ⅰ這八個音符。大家仔細聽聽哪個音低,哪個音高。”(教師展示圖譜,有表情地邊唱邊演示。隨之師幼互動一起唱數遍。)
(2)“小朋友,這個音階很好玩。你們瞧瞧,這個‘1’就像矮人,這個‘ⅰ’就像高人。從‘1’到‘ⅰ’,小矮人是一級一級隨著臺階爬到最高處變成一個高人的。你們看,就像老師一樣。(教師邊講邊唱,邊隨著圖譜從低音到高音慢慢做動作)
2、介紹玩法
(1)“好,現在我們來開始做游戲。老師來彈鋼琴,你們要仔細聽,如果聽到‘1’就學圖上的矮人全蹲下去,聽到老師慢慢地彈上去,那么就請小朋友隨著音高慢慢地站起來,到最后一個‘ⅰ’音時,大家都把雙手高舉,做高人。老師來看看哪個小朋友做的又快又好。”
(2)游戲
教師用鋼琴彈奏,讓幼兒用肢體跟隨音符的'高低進行游戲。
(3)聽音符的高低,自由做動作
①教師彈一首短曲子的音階,讓幼兒分辨音的高低并做相應的動作。
3、結束
教師對活動中做得好的幼兒加以肯定、表揚,并請他們示范給大家看。
活動建議
課前了解音階,學唱1234567ⅰ這八個音符,聽聽哪個音低,哪個音高。
幼兒園游戲活動教案 4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通過引導幼兒理解猴子會飛的原因,激發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二)情感目標
通過感受童話內容,培養幼兒喜歡接納和欣賞他人的品質。
(三)人格目標
通過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培養幼兒創造性的人格特征。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多媒體軟件――猴子在樹上不同動作的圖片;童話內容的圖片以及“嘻嘻哈哈”、“悠來悠去”的字卡。
(二)知識經驗準備:事先豐富幼兒有關水、陸、空生活的動物外形特征與生活習性的知識。
三、活動方法
激發法、歸因法、直觀表達法。
四、活動過程
1.猜謎語:第一條:小小游泳家,平時不說話。常在水里住,不到岸上來溜達。(魚)第二條: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對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剝芭舞,花叢里面采花蜜。(蜜蜂)第三條: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卜和青草,走起路來蹦蹦跳。(白兔)
2.提問:還有哪些動物是會游、會飛、會跳的?(鼓勵幼兒說得越多越好,訓練思維的流暢性和敏捷性)
3.利用多媒體軟件欣賞童話《會飛的猴子》。指導語:小鳥想玩游戲時,是誰和它們一起玩的?它們是怎樣對待猴子的?猴子使用什么方法讓小鳥相信他會飛?如果你是猴子,你會用什么方法?(鼓勵幼兒說出多種方法,表揚獨特的方法)
4.再完整地欣賞一遍童話。
5.童話表演:我是會飛的小猴子。請幼兒用肢體語言把想到的會飛的辦法表現出來。
五、各領域滲透
藝術:猴子迪斯科、粘貼小猴子。
健康:體育游戲――猴子的本領。
科學:認識各類猴子的特征。
社會:培養幼兒欣賞他人的品質。
六、生活中滲透
在動物區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七、環境中滲透
墻壁上張貼包括猴子在內的各種動物的圖片。
八、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周末帶孩子到動物園觀察猴子,續編故事。
九、活動評價
幼兒園游戲教案 5
設計意圖:
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和使用方面總是提不起興趣,我覺得應該讓孩子把對數字的認識建立在開心和快樂的體驗中,讓孩子在游戲情景中自然習得……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數序的認識、會順數和倒數1—10;
2、引導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和指認,了解相鄰數;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性,讓幼兒能喜歡和愿意主動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
活動準備:
每人一套1—10的數字卡片,大型玩具做成的城堡墻和彩色隧道、音樂魔法棒,地毯、軟墊、各種棋類游戲玩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老師以魔法棒引出活動:孩子們,看(活動室門口掛著一個魔法棒)這是什么?(魔法棒)它可以……(讓幼兒自由說出它的作用)它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呢?(按動)巴拉巴拉,變!老師故意小聲地邊說邊打開活動室大門:猜猜變出了什么?哇,彩色隧道哦!咦有封信!老師撿起地上的信,咱們打開看看:讀信:小朋友,你們想鉆過神奇的彩色隧道嗎?想到城堡里面玩耍嗎?(幼兒回答)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闖關任務!
二、基本部分:
1、老師交代任務:請在房間內找到一個屬于你喜歡的袋子。
2、請找到透明袋子的舉起來,請找到彩色袋子的舉起來,很好,注意聽(老師拿出信繼續念)。面向彩色隧道坐下來,打開袋子,看看里面有什么,請你小聲說出所有卡片后立即停止,不然彩色隧道就會自動關閉……請幼兒依次讀出數卡。
3、請把透明袋子的卡片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從左邊到右邊依次擺放成一排,彩色袋子的卡片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從左邊到右邊依次擺放成一排。完成好后請立即做好,彩色隧道就會為你保留。
4、擺放好了請聽下一個任務: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出你擺放的卡片,不能重復!很好,請你找到周圍跟你擺放不同任務的同伴,讀出他的卡片順序,不能重復!
5、你們完成得很好,請聽最后一個任務,找出每個數字的鄰居……(老師簡單引導介紹“鄰居”代表什么)然后引導大家一起在老師的引導下,依次說出老師舉起的數字的鄰居是誰和誰。
三、結束活動:
任務完成,請你們找出一個最喜歡的卡片帶上,其余的裝進口袋,放回原處,在七彩隧道前安靜排好隊!
延伸活動:
1、幼兒依次爬進七彩隧道,當爬完后,有人會問:請出示通行證:孩子拿出卡片,暗號:他的鄰居是誰?當幼兒答對,請他進入游戲區玩耍,當回答錯誤,就原路返回,排到隊列最后,可以請教幫助后,還有一次機會進入……
2、孩子們在大型拼裝塑料玩具做成的“城堡”中自由玩耍和選擇游戲:撲克牌、跳棋、走迷宮等。
幼兒園游戲活動優秀教案 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中老鼠“跑、吃米、睡覺”的動作。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2、課前學唱兒歌《貓捉老鼠》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鼠寶寶們跟媽媽一起去散步吧!”進入活動室。
二、鼓勵幼兒運用肢體動作表現老鼠“跑、吃米、睡覺”的動作。
師:“哇!天氣這么好,出來玩的小老鼠可真不少,聽聽它們在干什么?”(播放音樂前三節)
1、小老鼠跑來跑去的動作。“小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第一節音樂)
2、小小老鼠吃米的動作。
“小小老鼠吃米是什么樣的?” 教師小結:小眼睛東張西望、輕輕地走。(第二節音樂)
3、小老鼠睡覺的動作。
“哎喲喲,吃得肚子飽飽的,真想睡一會兒,小小老鼠你們是怎樣睡的,看看哪只小老鼠睡著了?”(第三節音樂)
4、把前三節一起表演一次。
5、師:“如果被大貓發現了,它會跑來抓老鼠,小小老鼠要怎么辦?(躲藏)“喵”(播放第四節音樂)
三、引導幼兒按規則進行游戲。
2、師:這次和剛才有點不同,大貓出現的`時候,小老鼠們要快快地躲到自己的座位后面或者是桌子下面都可以,可別讓大貓抓住了。(大貓出現)
3、“一定是我們發出的動靜太大了,所以把貓引來了,這次我們輕輕的,大貓會不會不來了呢?我們試試吧!”(大貓不出現)
四、結束環節
師:“剛才我的鼠寶寶們動作都是輕輕的,所以大貓沒有發現,我們可以盡情的玩耍了。和媽媽一起玩躲貓貓的游戲吧!”
幼兒園游戲教案及反思 7
活動目標
1、學會拼太陽,增強動手動腦能力。
2、體驗結構游戲的樂趣,愿意與同伴一起分享玩具。
活動準備
1、雪花片若干筐。
2、教師范例一個。
活動內容與指導
結構游戲:城堡
1、教師出示拼好的范例,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看,你們看,這么大的房子像什么呀?(城堡)城堡和我們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樣的?
2、教師講解拼插過程。
3、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不能和小伙伴搶花片,并保持地面的整潔。
(2)可以用你自己喜歡的顏色來拼。
(3)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完成作品。
4、幼兒拼插,教師在旁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配色的能力及城堡的大小高度。
5、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結構游戲是一種具有創造意義的游戲,也是一種造型藝術活動。它的材料色彩鮮艷,形狀各異,游戲形式多樣,深受幼兒的喜愛。同時,愉快的結構活動能促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通過結構游戲,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時順利進行結構游戲的保證。
幼兒游戲教案 8
關鍵經驗
2、學習協調的鉆、跑,掌握動作要領,培養幼兒反應能力。
游戲準備
活動前學會歌曲、選好活動場地。
游戲規則
1、幼兒邊唱歌邊游戲。
2、幼兒說出最后一個字的時候,“漁網”才能放下。
游戲玩法
兩個幼兒兩手交叉手高舉,做“魚網”狀,其余幼兒做小魚,站成一路縱隊。游戲開始,扮魚網的幼兒兩臂舉成拱形,其他幼兒邊做小魚游,邊唱歌曲:“許多大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許多大魚游來了。”“魚兒”一個跟著一個由網下鉆過,扮魚網的幼兒唱:“快快捉……住。”在最后一個住字時,幼兒兩臂立即放下“網魚”,被網到的幼兒暫停游戲。每條魚兒鉆過漁網后,再次選擇“漁網”,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拓展
隨著幼兒對游戲的熟練,可增加“漁網”的個數如:兩張魚網,四張網等,其他幼兒做小魚,增加游戲難度。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 9
小青蛙跳荷葉
活動對象:
大班幼兒
活動目標:
練習跑,雙腿站立跳及蹲跳的動作并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機敏性和競爭性。
活動準備:
在場地四周畫些圓圈當作荷葉,圓圈數要比幼兒數少1個。圈與圈要拉開距離。
活動過程:
1、全體幼兒都站在圓圈里,每人一圈。其中1個幼兒沒有圓圈,站在場地中央。老師先教口令:圓圓的荷葉,圓圓的臺,小青蛙跳水,撲通撲通!
2、游戲開始,大家齊聲說,說完最后一句時,站在圈內的小朋友立刻跑出來和其他小朋友互換位置,每個幼兒務必離開自己的圈,不能站著不動。這時站在中間的幼兒趁機也去占圈,沒占到圈的幼兒再站在中間去,游戲重新開始。
3、增加游戲難度,從跑改成雙腿跳,再從站立跳到雙腿蹬跳。
4、此游戲不宜人數過多。如果人數多,可將全體幼兒分兩組進行。
幼兒園游戲教案 10
活動目的:
1.學習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
2.發展手部動作。
3.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小彈珠及碗、勺每人一套,大盤子三個。
2.每2—3人一組分別圍坐在各處,每組中間放一個大盤子,內裝大、小彈珠若干。
活動過程:
1.孩子坐好后,教師請孩子觀察盤里的彈珠是圓圓的,有大的,有小的。
教師說:“請小朋友用勺子舀出一個大彈珠和許多小彈珠。”小朋友動手操作,教師指導并提醒舀得不對的小朋友,照此方法可反復多練習幾次。
2.孩子自由操作。
教師請孩子自由地用勺子舀彈珠,然后拿過來給教師看,并告訴教師哪個大,哪個小,哪個多,哪個少。鼓勵孩子都上來說一說。
活動結束:
1.孩子自由操作時,應鼓勵孩子大膽地去做,做得與其他孩子不同。
2.提醒孩子彈珠不能放進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