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水之本在于興林。
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 萬物相形以生,眾生互惠而成。
4、? 惟有援助,它們才能得到拯救!
5、? 人類社會…逆天行道,其妄自招。
6、?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7、? 我們不能支配自然,只能順應自然。
8、? 欲知世界存亡事,清聽當頭棒喝聲。
9、? 非但不能強制自然,還要服從自然。
10、? 冷漠的自然也會閃爍永恒之美的光芒。
11、? 環境保護,從全球著眼,從本地入手。
12、? 人類之歷史日益成為教育與災難之間的竟賽。
13、? 大智大慧者,身寄萬物生靈,心念蕓蕓眾生。
14、?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15、? 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但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16、? 自然保護不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障礙,而是助力。
17、? ...早晨,出奇的寧靜,那兒曾經充滿鳥兒美妙的歌聲。
19、? 到本世紀末,熱帶雨林----地球之肺,將從地球上消失。
20、? I slept and found that life is beauty, I waked and found the life was duty.
21、? 一個地球多重世界,但我們賴以為生的生物圈還是一個。
22、? Humanity...The universe is sacred if you try to change it, you will ruin it.
23、? 為何保護自然?因為人類的生存有賴于動植物生命的延續。
24、? 你如何對待別人(別類),別人(別類)就將如何對待你。
25、? 可持續發展之路不僅能滿足當代之利,更可顧及子孫之需。
26、? 一旦我們洗耳恭聽大地,便能聽到地球淺唱低吟的天籟之聲。
27、? 我們的地球不是從父母手中繼承的,而是從子孫那里借來的。
28、? 大地潛質,與其地盡其利,傷耗沃土,不如以憐惜之心善用之。
29、? 我與周圍的一切融為一體,如果我不能拯救它們,我也就不能拯救自己。
30、? “大自然”-----由動、植、微生物、氣候、土地和水所緊密組成的生態系統
31、? 當某一物種的最后一個成員撒手西去,同樣的命運亦將再現于另一位的頭上。
32、? 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33、? 平生最不喜歡籠中養鳥。我圖娛悅,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屈物之性以適吾性乎。
34、? 我們違背大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自然動態的美和天籟的美。
35、? 現代人妄言“人定勝天”,孰不知,若戰勝了自然,其自身便失去了生存的根基。
36、? 自然不摻雜半絲人情,誰抵抗它,誰就被一腳踢開;誰順從它,誰就承受其恩典。
37、? 一個國家如果不能維護好本土上的各種生物資源,也就不能維護好國民的生存質量。
38、? 呼吸、生命、精神:世界的靈魂。這個世界的確是一個充滿靈性與智慧的大千世界。
39、? A nation unable to support diversity of its Wildlife is unable to support the standards of living of its people.
40、? 人能被純粹的自然美所感動這個事實說明人類是為這個世界而產生,并適應這個世界。
41、? 我們自己總覺得我們所做的不過是蒼海之一滴水,但大海會因這一滴水失去而縮小的。
42、? 人類在進化的水平上,他根本不是萬物之冠,每種生物都與他并列在同等完美的階段上。
43、? 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的精華,而最后,它從人們那里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的垃圾。
44、? 我們已經背棄了大自然,她曾經那樣準確恰當地為我們指路,而我卻想用她的教導來教訓她。
45、? 大自然的美是上帝的微笑,影響著我們的身體情緒,以及精神世界,具有改變人類靈魂的潛在能力。
46、? 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流通溝渠;四要掃灑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47、? When the last individual of a race of living things breathes no more, another heaven and another earth must pass before such a one can be again.
48、? 只有當最后一棵樹被刨,最后一條河水染毒,最后一尾魚被捕,最后一塊地被賣,他們才發覺錢財不能果腹!
49、?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50、?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mankind going on without wildlife… If you lose your genetic diversity, you are out of the business of high yield agriculture permanently.
51、? 地球是萬物之母,無論什么降臨在地球身上,也將同樣降臨于地球的孩子身上。我們應知,地球不是屬于人類,而是人類屬于地球。 ----美國印地安酋長 西雅圖
52、? Toward A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Economics: If a man give no thought to what is distant, he will find sorrow near at hand. (Who has no anxious thoughts for the future, who will find trouble rights at hand.)
53、? 正是知識、思想這些東西把人與自然割裂開,進而把我們自己的生命與死亡割裂開。在自然界中,沒有什么物種的生死之間像人類這樣,隔著這么大的一條深溝峽谷。
54、? 野生動物曾經哺育了我們,并形成了我們的文化,它們現在仍然為我們在閑暇時間提供著歡悅,可我們卻在試圖依靠現代化的機械得到歡悅,從而毀滅著野生動物的價值。
55、? 還有什么比“保護”這一真理還重要呢?我們在向孩子們傳授科技是人類戰勝自然的武器時,卻偏偏忘記去提醒他們:人類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可能因此而遭滅頂之災。
56、? 失去野獸,人類將會怎樣?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野生動物不復存在,人類將從這無盡的精神孤寂中死亡,因為發生在野獸身上的事很快也會發生有人類身上。 ----美國印地安酋長 西雅圖
57、? ...自然是一劑良方,它能恢復人已遭損害的健康。當商人、律師從市場的嘈雜和奸詐中走出來,看看天空和樹林,他又重新具有了人味。在天空和樹林的永恒的靜穆中,他找到了他自己。
58、? 善是保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如果我們擺脫自己的偏見,拋棄我們對其他生命的疏遠性,與我們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那么我們就是道德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的人。
59、?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第一次的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它常常把第一個結果重新消除。
60、? 我們的先輩們與神靈,與自然直接晤面,領承天啟;而我們,和他們一樣長有雙眼的我們,卻只能借助他們的雙眼來“目睹”神靈和自然。我們為什么不能擁有由我們的親眼所見激發出來的、而不是由我們的先輩留給我們的詩和哲學呢?
61、? 圣雄.甘地 71。 我們知道,人類屬于大地,而不是大地僅屬于人類。世界上的萬物都是相互關聯的,就像血液把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聯結在一起一樣。生命之網并非人類年編織。人類只不過是這個網絡中的一根線、一個結。但人類所做的一切,最終會影響到這個網絡,也影響到人類本身。因為降臨到大地上的一切,終究會降臨到大地的兒女身上。
62、? 當我開始記錄大自然,我想要以獨有的眼光觀察自然,并且描繪下來,將我自己摒棄在畫面之外。我認為不同于個人生活的日記,一本自然日記理應只與自然有關。然而,我很快發現,我也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我,也有陰天和晴天,在戶外活躍于安靜居家的日子,、烏云密布的日子,與風平浪靜、陽光明媚的日子。我,也是夏天、秋天、冬天和春天的一部分。
63、? 文明的精髓不在于需求的增長,而在于有目的地、自覺自愿地放棄它們。 ---圣雄.甘地 71。 我們知道,人類屬于大地,而不是大地僅屬于人類。世界上的萬物都是相互關聯的,就像血液把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聯結在一起一樣。生命之網并非人類年編織。人類只不過是這個網絡中的一根線、一個結。但人類所做的一切,最終會影響到這個網絡,也影響到人類本身。因為降臨到大地上的一切,終究會降臨到大地的兒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