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貴州省安順地區的鎮寧縣一個貧困山區的小村莊。他的家庭背景是知識分子,對知識的重視和追求對他一生的決定性因素產生了深遠影響。盡管家境貧寒,但任正非憑借才智和能力,在19歲時考上了重慶建筑工程學院(現并入重慶大學),即將畢業時,因“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斷學業。
在部隊服役期間,任正非展現出了其對技術鉆研的熱情。他參與了一項代號為011的軍事通訊系統工程,并多次填補國家空白。在33歲那年,他作為軍方代表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這標志著他在科技領域的成就得到了認可。
1987年,任正非創辦了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2萬元注冊資本主營電信設備。當時,他已經43歲,是典型的一代民營企業家。隨著華為的發展,任正 非不僅成為中國IT行業的領軍人物,也被譽為“土狼”,其戰略思想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2005年,任正非入選《時代周刊》全球“建設者與巨子”100名排行榜,被認為是華為正在復制當年的思科、愛立信等全球化大公司成功經歷,并且正在成為這些電信巨頭“最危險”的競爭對手。同年,他以11億美元位居福布斯273名。
2006年美國《新聞周刊》評價說,盡管創始人任務低調,但華為已經與國際幾大電信巨頭北方電訊、朗訊科技、阿爾卡特、思科系統站在同一水平線開展競爭,而且它常常可以從它們中間贏得更多網絡運營業務。這說明 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同時也反映出任正 非卓越領導力和戰略眼光。
除了商業成就之外,任 正 非還是一位堅定的人道主義者。在留給員工和社會的大量文章中,他提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地位,以及面對挑戰時保持勇氣的心理狀態。他關于企業危機管理理論與實踐曾在業內外產生過廣泛影響,被許多企業作為范本學習。
至今,不少分析師認為,如果沒有像 任 正 非這樣的領導層,那么華為可能無法取得今天這樣輝煌成就。而他的名字也逐漸成為中國乃至世界IT行業不可忽視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