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王健林而言,投資銀隆更像是對董明珠的信任和支持。據銀隆集團董事長魏銀倉透露,“萬達集團并沒有進行詳盡的風險評估,這純粹是基于對董明珠的個人信任。” 董明珠對于珠海銀隆的投資,可以被視作是“孤注一擲”。在12月15日舉辦的“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公開表示:“我愿意將所有資產投入到銀隆中。”盡管她沒有披露具體數額,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她個人向銀隆投資了10億元。這不僅僅是押上了全部資產,更是她的全部信用保證。除了董明珠本人之外,還有四家企業與原股東共同簽署增資協議,包括中集下屬企業、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這五方聯合投入30億資金,以此獲得22.388%的股權中的控制權。其中中集下屬企業注資2億元,而大連萬達集團則投入5億元。盡管相關各方已經公布了各自的投資金額,但作為當事方,珠海銀隆至今仍未就這些數據發表評論。
對于王健林來說,他并非基于對銀隆深厚了解,而是出于對董明珠堅定信念的一種支持。他在接受采訪時承認:“我們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只是在相信董總。” 為何選擇silver? 格力電器顯示,雖然董明珠持股為0.74%,但這份財富價值超過11億人民幣,并且他從格力分得了2億現金紅利。在某種程度上,可見為什么說她“投入全部個人資產”的話并不夸張。
這樣的決心也可能感染了與董明珠緊密合作多年的王健林。他表示萬達內部文件要求使用格力品牌的小家電。而關于未來,如果能把儲能技術商業化,那么公司市值翻倍很容易發生。但目前看來,這項技術仍處于探索階段,如同魏銀倉所說的,“鈦酸鋰電池確實小眾”,經濟效益還不夠突出。不過魏銀倉強調,他們重視的是這一技術全生命周期綠色環保,以及安全性。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董明珠坦言雖然格力電器從2012年底開始研究新能源電池,但4年多過去,沒有什么成果。“格力的缺陷就是電池技術,而銀鑽則缺乏資金及有效率、高級化管理,”根據他的觀點,現在面臨的問題都不是致命性的,但是資本會激活銀鑽技術生命線。此外,對于行事風格上的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快言快語、說話直白,比如提到電池安全問題時,有些話語帶點無遮拭地指出其他企業的問題。而在后面的演講中,用特斯拉為例呼應這種觀點:“大家說特斯拉很牛,但是我買到的特斯拉電池三年不到就要換掉。”
“我今天站在這里代表銀鑽說一句,你用了我們車輛十年絕對不需要換,”這樣毫不客氣地說出了主人的身份。在主場上談論著自己的產品和未來的展望,讓人們感受到了一種自信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