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歲的創業夢想到30歲的億萬財富,再到40歲的行業霸主,50歲的公司巨擘,最終在60歲時將接力棒傳遞給后人,退休。我的人生一直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每一步都有著清晰的愿景和目標。
回望過去,我曾在19歲時被微型電腦圖片所激勵,當時我就決心把一生的希望押注于這項技術上。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保持那個初心,那就是通過科技改變世界,讓人們生活更美好。我對未來做了詳細規劃,從20歲創立公司,30歲積累資金、投資再到40年代投身某個關鍵行業并取得領先地位;50歲實現夢想,公司收入超百億美元;60歲交出接力棒退休。
我的成功之路不是憑借偶然,而是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相信精神力量至關重要,它能帶來最好的結果。而愿景則是我追求的一切,是關于利用電腦和互聯網為人類帶來便利的一種力量。
如何實現這些宏偉目標?我有明確而具體的戰略。在19歲的時候,我列出了25條理想,其中包括成立軟銀這樣的公司。這份清單成為我行動指南,無論何時,只要決定了目標,就全身心地去追求它。
成功并不僅僅是在幾年后輕易達成,而是一段長期艱辛的旅程,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準備好自己的清單,然后全力以赴地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我寧可采取與眾不同、風險較大的方法,即使這意味著面臨更多挑戰,但這是我的風格,也是通往卓越之路上的必經之途。
雖然擁有宏偉夢想,但我依舊一步步前行,不斷尋找那些看似小而無人問津的小領域,并且堅持要在其中成為第一名。不論是在一個小市場還是一個小領域,只要你能成為第一,你就會被需要。這也是我建議年輕企業家們應采取的心態——找到機會,在任何地方都爭取成為第一名,這樣你終將會變成整個行業中的佼佼者。
最近,我們花費155億美元收購了沃達豐日本,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舉措。但我們通過不斷創新和改進,將其轉化為增長用戶數量最快的一個移動運營商。未來10年的兩個主要目標是讓軟銀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手游互聯網企業,以及亞洲排名第一的互聯網企業。這一切都是基于對移動互聯網未來的深刻洞察,因為手機已經變得比電腦更加強大,它將繼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軟銀作為一個跨越投資與運營兩方面的大型集團,其商業模式類似于沃倫·巴菲特先生所使用的一樣。他通過保險業務產生現金流,然后用這些現金流進行高效率投資,以獲得高回報。同樣的,我們也運營著移動通信及寬帶服務等業務,為我們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大量網絡公司投資,如雅虎、日本阿里巴巴等,從中獲取豐厚收益。在過去十年間,我們雖遭遇虧損,但現在已經穩定盈利,并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總結來說,我的人生是一部由自己精心編排的情節,一部充滿智慧與勇氣、失敗與復興的小說。如果想要像我一樣,在生命中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記,就請勇敢地設定你的愿望,不畏懼困難,用實際行動去證明你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