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事跡材料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事跡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事跡材料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大家知道事跡材料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孝順事跡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孝順事跡材料1小汪:是下營村上圍小組人,今年53歲,兄弟三人,父親今年89歲了。小汪從小家境貧寒,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三。由于生活的艱辛,他很早便外出打工以減輕父母負擔,時常把辛苦打工賺的錢寄回補貼家用,并時常囑咐在家的哥哥照顧好父母。兩個哥哥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小汪便放棄了打工的生活,回到家鄉與父母同住,承擔起了贍養父母的責任。結婚后,他依然堅持父母和自己住在一起不分家。同時,也經常告訴自己的妻子要孝敬老人,他的妻子非常賢惠明事理,對公婆很有孝心,她把公婆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照料,對于公婆的話也是百依百順。如今,小汪的父親已是89歲高齡的老人了。在小汪兩夫妻的悉心照顧下,老人家現在身體非常健康,過的十分開心幸福。小汪常說:“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父母年紀大了生活不容易,就得靠晚輩們照顧。我們好好孝順父母,讓老人家開心,也要給晚輩做個榜樣”。
常言道,“人生五倫孝為先”,“孝”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被認為是人的一種基本美德而千古流傳,無數的孝子被稱頌、謳歌,孝子的事跡被人們千古傳頌。小汪就是一個為人誠實、孝敬老人的好孝子。
孝順事跡材料2我是一個孝敬長輩、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平時在家我會主動幫忙清洗碗筷、掃地、拖地、整理房間等等,承擔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家務。有好吃好玩的我都會第一時間跟家人一起分享。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嚴重,爸爸出差在外,媽媽上班,我便自己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不讓長輩們操心,并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疫情捐錢出力,為抗疫努力。孝敬的`事情很多很多,我也會一直努力保持下去。
孝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作為新時代少年,我要弘揚孝道,把這個傳統美德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孝順事跡材料3常言道,“人生五倫孝為先”,“孝”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被認為是人的一種基本美德而千古流傳,無數的孝子唄稱頌、謳歌,孝子的事跡被人們千古傳頌。就是一個為人誠實、孝敬老人的好同志。
父親在1987年就因病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把家中四個孩子拉扯大,吃了很多的.苦。這一切看在眼里,暗自發誓工作后一定要孝敬母親,給母親最好的慰藉。自工作以來,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一是平時工作忙只要有空,就回家幫助母親做飯,在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營造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讓母親心情愉悅。
二是隨著年齡增大,老人孤獨感日漸增加。為了排解母親的寂寞,閑暇時陪同母親和家人外出旅游。讓老人解除孤寂。
三是讓老人精神上達到滿足,不讓母親為家庭的瑣事煩心。人到中年事情多,工作和家中的煩惱從不帶到家里。夫妻間一些瑣事也從不在母親面前爭嘴。工作上多做事,爭當優秀,讓母親放心。
四是經常陪同母親檢查身體,有病時細心照料,母親已是70歲的老人了,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嚴重疾病。每次母親生病,都親自陪護,端茶倒水,送湯送飯。經常囑咐妻子、兒子、要關心照顧好老人。
在他的帶動下,兄弟姐妹團結、家庭和睦,整個大家庭長尊有序,形成了老人關心孩子,孩子孝順老人的良好家庭氛圍。對老人恪守孝道,盡心盡力,以實際行動帶動兄弟姐妹4人一起孝敬老人,在姊妹間形成了爭相盡孝的良好家風,也贏得了街坊四鄰的廣泛贊譽。
孝順事跡材料4李華,女,漢族,1982年12月出生,吳忠供電局客戶服務中心營業及電費組秦蕊供電營業廳負責人.作為一個80后的獨身子女,她身上沒有絲毫的驕躁,任性與自私.1999年夏天,母親突發心臟病,同時引發左半腦梗塞,右半腦出血,造成右半身偏癱,心臟衰竭.18歲的她把老人照顧得舒舒服服、干干凈凈、開開心心,母親發病僅兩個月就已經能獨立行走和說話了.20xx年她的父親又患上腦血栓和糖尿病,每一次老人住院,她就放下一切事物,守護在父母身邊,這樣一晃就是好多年.父母生病是不幸地,但是有這樣孝順的女兒,無疑又是幸運的.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在吳忠市供電局就有這樣一個愛老、敬老的好榜樣,她名叫李華,多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料曾患有腦梗塞、腦出血以及心衰的母親直至康復,作為女兒,她孝順體貼;作為妻子,她溫柔賢惠.十余年來,她孝敬老人、疼愛丈夫,用生活中的平凡事、點滴情向家人傾注了無微不至的愛,贏得了街坊鄰居、單位同事的一致好評.
作為一個80后的獨身子女,她身上沒有絲毫的驕躁,任性與自私.1999年夏天,母親突發心臟病,同時引發左半腦梗塞,右半腦出血,造成右半身偏癱,心臟衰竭.那年,李華才18歲.母親在住院期間,李華每天都陪在母親身邊,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顧母親絲毫不敢懈怠.等出院回到家里,她堅持每天都給母親擦拭、按摩身體,陪母親聊聊天解解悶,一有時間就幫助母親鍛煉恢復,把老人照顧得舒舒服服、干干凈凈、開開心心,母親發病僅兩個月就已經能獨立行走和說話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禍福旦夕”,本來在照顧一個患有嚴重心臟病的母親,就已經夠她受的了,20xx年李華的父親又患上腦血栓,雖然及時發現沒有造成危險,但住院的同時又查出糖尿病,對于這個獨身子女又是一個新的考驗.多年來,李華的父親回憶起他們的每一次住院都還歷歷在目.每一次住院,她就放下一切事物,守護在父母身邊,給他們洗臉擦身,端屎端尿,這樣一晃就是好多年.父母生病是不幸地,但是有這樣孝順的女兒,無疑又是幸運的,20xx年,母親做了心臟換瓣術,老人的`身體也在李華的精心照顧下慢慢康復.婚后,她還是與老公一起來照顧老人,每年都帶老人出去旅游一次,在家里指導父母的飲食.20xx年夏天,外公病危住院,由于母親身體不好,李華在下了夜班后顧不上休息,立即到醫院照顧外公,替母親盡孝.
她是父母的好女兒,是單位的崗位標兵,同樣也是丈夫的好妻子,他們夫妻感情融洽、恩愛有加,是親戚朋友羨慕的模范夫妻.丈夫長期戰斗在電力生產第一線上,她作為營業廳負責人,工作也很繁重,但他們倆在工作上都能互相理解、支持,在生活上都能相互關心、照顧.夫妻倆下班后總是分工合作做家務,邊做家務邊交流工作情況、商量生活瑣事,溝通感情,如果誰的工作任務重,對方就會主動做好家務,減輕對方的工作負擔.因此,他們夫妻倆很少因生活瑣事而吵架.結婚八年,李華理解丈夫,體諒丈夫.丈夫也體貼她,晚上回來后馬上幫忙做家務,照顧父母,他同樣毫不嫌棄地給老人擦洗、換衣物等,他在妻子父母的心中不是女婿而是兒子
李華,她用愛和行動詮釋了何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率.多年來,她沒有因為自己的孝心而耽誤工作和學習,她是個勤奮好學,永不滿足的有志青年.她在參加 ……此處隱藏5801個字……于助人的行為,有心存感恩的言行,在校是個孝敬師長、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在家是個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在社會上還是一個遵紀守法、注重公德的小公民。
每次遇見老師、熟人或長輩,總能聽到xx甜甜的叫聲;看到鄰居的小弟弟,她總是開心地與他一起玩耍。有時跟爸爸媽媽一起出外游玩,吃剩的果皮紙屑,她總是細心地丟到垃圾桶中,附近沒有垃圾桶的,也從不亂丟;有好吃的,她總是爸爸一份,媽媽一份,再自己一份;有時,一起回家,看到爸爸媽媽拎的東西挺多的,她總是主動地幫爸爸媽媽拿東西。媽媽頸椎不好,經常頭痛,她看見媽媽不舒服了,主動給媽媽按摩,及時拿藥倒水。
孝敬長輩是中華的傳統美德,xx對爺爺奶奶十分孝敬,有什么好吃的,總是忘不了給他們,而且從來不頂撞他們。每次吃飯,她都要等大人們全都坐了下來,她才吃。一吃完飯,主動幫媽媽收拾碗筷……
“誠實守信,好好學習”是父母送給xx的.生活準則。父母對她要求比較嚴格,但不是沒有原則的嚴格。xx對朋友比較真誠,雖然因為年齡小的原因,在某些時候還是有犯錯的時候,但是只要父母給她指出來后,她肯定會虛心接受。她說過,“爸爸媽媽批評自己的孩子,總是為孩子好的,如果不管自己的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xx為了實現父母的期望,在學校里也能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她就自己做早飯,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她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在學校的狀況,讓父母對她的學習放心。xx父母的同事,常常夸獎她,“真是個懂事,孝敬的孩子!”
xx在學校里是老師的小幫手,總 能幫 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清潔用具,維持班級紀律,收發作業本,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等等,雖然任務很簡單,但是她感覺:只要 能減輕 老師的負擔,便覺得很開心。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從古到今,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今天,對孩子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孩子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孝順事跡材料13我是一個敬老愛幼、尊敬師長、文明有禮的.好少年。
在學習上認真完成各科作業,成績優秀,書法、繪畫、朗誦多次獲獎。在家中家務事兒幫著做,拖地、盛飯、洗碗、洗餐布……周末或節假日回天目山老家陪爺爺奶奶,農家事兒樂著做,拔蘿卜、挖筍、摘蔬菜、撿山核桃、采茶葉……班級里的事兒搶著做,是老師們的好幫手,認真、負責、勤快,管理班級井井有條。在社會上能遵守公德、禮貌待人。踏踏實實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方便他人,方便明天,便是孝敬。
孝順事跡材料14我于19xx年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父親兄弟姊妹十個,母親姊妹四個,從小我就生活在一個生活和睦的大家庭里。父母孝敬雙親與兄弟姊妹和睦相處給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著我。時至今日,當我成為別人的兒媳,成為一名母親,我也要像父母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自己的父母公婆,為兒子做好表率。
沒結婚時,自己在娘家時可謂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做事粗枝大葉。結婚前,母親叮囑我:結婚了就成大人了,可不能像在家這樣嬌慣自己。在婆婆家要勤快,家務活要多做,要孝敬公婆。我把母親的話牢記心間并身體力行。婆婆身體不是很好。為了我們的婚事,房子裝修時婆婆不讓公公耽誤上班,婆婆自己在家看著工人裝修房子。房子裝好后又忙著操辦我們的婚事。我們結完婚,婆婆累病了。但婆婆是個要強的人,她怕我們工作分心,每天仍堅持早起做飯,晚上我們下班時飯菜已經做好。粗心的我竟沒有發現婆婆生病了。那時我每天早出晚歸,吃完晚飯后,我主動承擔刷碗的任務。每天晚上,我和對象都要到公婆的房間坐坐,有時和公婆聊聊天,有時和他們打打撲克消遣時間,有時一起看電視談三國,為的`是讓公婆享受到天倫之樂。結婚一個月后的一天晚上,我們一家四口湊在一起打撲克,公公無意間說漏了嘴,我才知道婆婆生病的事。埋怨對象知情不報的同時我為自己的粗心而自責。婆婆說:“看著你每天騎摩托上班早出晚歸不容易,我怕你騎車分心,才讓宗志(我對象)瞞著你的。我這病也沒什么,歇一歇就好了。這不現在什么事也沒了?”我被婆婆那暖人心的話感動了,我動情地說:“媽媽,咱們都是一家人了,以后再有什么事也得告訴我,別把我當成外人呀!”從那以后,我們一家人相處的更和睦了。
04年由于工作原因,在城里買了新房,買房時公婆傾其所有,將省吃儉用省下的積蓄給了我們交了購房款。新房裝修時,公公請了40天的假為我們進行房屋裝修,裝修完工時,本來就消瘦的公公更瘦了,我過意不去,給公公買了些補品送回家,公公心疼地說:“買房子欠了那么多錢,花錢買補品干什么?這補品我不能吃,快退回去。我們都是一家人,不用這么客套,把錢省下來留著還債吧。你們買房借了那么多的錢,我們都替您們發愁,什么時候能還完債呀?”聽著公婆那善解人意的話語,心頭為之一震。“爸媽,你們不用愁,我們每月有固定的工資,而且工資還會逐年上漲,借的外債用不了五年就能還上。看著你為了新房裝修累瘦了,我們心里過意不去呀!”在我和對象的百般勸說下,公婆才接受了我買的補品。
搬進新房后,我提出讓公婆和我們一起在城里居住,婆婆耐不住我們的糾纏,來住了兩個月,然后以住在城里不適應,晚上睡不好覺,想念老家的鄰居為由,又搬回老家住了。雖然現在我們不住在一起了,但每個周末我和孩子都要回老家看望公婆;每年冬天集體供暖時,我總是一遍一遍的打電話,催二老早早到城里和我們一起住。老公公活著時,冬天供暖時我會讓公婆把老公公接來一起住。樓上的鄰居知道了,見面總夸我是個孝順的兒媳婦。
知道公婆身體不好,我每年都出錢讓他們進行一次全面查體,公婆的醫藥費也全由我們負責。從結婚到現在,我和公婆從沒紅過臉,他們把我當成閨女看待;我把他們當親生父母孝敬。婆婆逢人就說:“人人都夸我們家有個好兒媳,真不知道哪輩子修來的福氣”。
人說家和萬事興,如果家庭和睦了,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尊老、愛老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因為每個人都有老了的時候,只有我們為下一代兒女樹好尊老、愛老的標尺,讓他們從小在愛的氛圍中接受熏陶,才能讓他們明白:愛心、孝心每個人應該具備的責任和品質。只要愛心無涯,孝心永駐,就能使每個家庭和社會獲得雙贏。
孝順事跡材料15大家好,我是404班的xx。今天,我想為大家講講我的孝敬小故事......
都說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我們家是一個普通而又特別幸福的四口之家,有爸爸,媽媽,爺爺和我。爺爺身體不大好,常年吃藥,定期都要去醫院配藥和體檢,我怕他忘記吃藥,后來想了一個辦法:給爺爺買一個老年機,把每次吃藥的.時間設定好,到點就敲鈴,后來爺爺再也沒有漏過一次藥。平日里,我還是媽媽的小暖男,比如,學校午餐吃紅燒雞腿,我會留一個給媽媽;爸爸出差,我就是家里的小小男子漢,比如:夜深了,爺爺已經睡著了,電視還沒有關,我會悄悄走進去幫他關掉;每天臨睡前,會檢查門窗和煤氣總閥門是否關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繼承和發揚前人的孝道,做一個新時代的孝敬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