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踏上一段艱難的旅程,離開了我的河流,來到了一片廣闊無垠的沙漠。沿著這條干涸的小徑,我不斷向前行走,但隨著烈日炙烤和滾燙的砂礫,這種堅持變得更加困難。我躺在沙地上,喘著粗氣,試圖找到逃脫此處危險之路時,卻突然發現一個年輕人,他叫布阿亞呵。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我大聲呼喊:“朋友,請你來幫我!”青年人聽到了我的求救,便溫順地走近。
“我看得出來,你一定是個英雄,”我裝作親切地說,“你的雙腿就像棕樹般結實有力,而我卻顯得如此蒼老和疲憊。我已經迷失方向了,而且身體也不適應這里,無論如何都不能回到河邊。你帶我回去,對你來說不過是件小事罷了。”
說完,我不禁淚流滿面。“對你表示贊揚,將永遠感激你。”雖然只擠出了幾滴眼淚,但那份真摯的情感卻深深打動了青年人的心。
他想起,如果能得到一些錢,就能買到米,那么幫助我返回河流似乎不是什么大問題。他扶起我的身軀,用他的背承載著沉重的體重,我們開始前行。
盡管他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但將我送回河岸邊還是非常困難。一旦完成任務,他便期待聽到些許夸獎或答謝。但是我卻用“鱷魚眼淚”——即偽善者的眼淚——作為代替,讓他感到憤怒和被背叛。
“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報答呢?”他生氣地質問,“剛才你還答應要夸獎我!”
就在我們爭吵不休的時候,一只正在打瞌睡的大鵜鶘被我們的吵鬧驚醒,它高聲斥責道:“你們在做什么?為什么一直吵架?”
青年人向它解釋了整個情景。大鵜鶘聽后表示,要相信真相,便命令我們證明這一點:如果想要讓它相信我們的行為,那么必須把鱷魚背起來朝相反方向走,然后再放下。這是一種考驗友誼與信任的手段。
盡管有些吃力,但是青年人又一次背起我的身軀,并按照大鵜鶘的指示行動。在這個過程中,大鵜鵝也跟隨他們移動。最后,大 鵜 鵝命令:“把鱷魚放在原來的地方。”
當鱷魚被放下后,大鵜 鵝詢問道:“這是正確的地方嗎?”但鱷魚搖頭否認。大 鵜 鵝繼續提問:“如果沒有年輕人的幫助,你是否能夠自救?”
鱷魚誠懇回答說:“不能。”
從此之后,在馬來亞,每當有人表現出偽善或欺騙性,就會被稱為“偽善者的眼淚”,或者更具體地說就是“鱷魚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