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夏交替的季節,接到聯絡員王晉英傳來的消息后,我心緒就始終跌宕起伏,再也沒能平靜過。幾個月里,每到夜深人靜之際,每當閑暇獨處之時,五十年前的那人,那事、半個世紀的歲月滄桑,就如同電影般一幕幕輪番在腦海中浮現上演……我們曾是青澀少年,或豆蔻少女,從各方原野匯聚省城,情結同窗。在操場上、教室里,一聲聲嬉戲逗樂的歡笑聲猶響在耳;大槐樹下,同學們看書學習、娛樂休閑的身影還歷歷在目。燃燒年代里的國慶民兵師方塊,我們全體師生搬遷至烏魯木齊市,在那里領略異域風土,看到了歌舞表演,騎馬駱駝,也經歷了嚴寒考驗。
那個地理偏僻的地方,我們兄弟姐妹相依相偎共同戰勝磨練。一眼目睹主席和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夾道歡迎的情景。三年后,有些人留校,有些進工廠,有些去異國他鄉,但我們都為國家效力。我心中牽絆著那個時代目標——為國效力,一別匆匆,如美麗夢驚鴻一現,不知不覺跨越半個世紀。
半個世紀以來,在工作生活中,我經歷了許多,但生命里始終牽絆著那段青蔥歲月時期的同學情。我與幾位緊密聯系的同學聊天,最常談論的是彼此的情況。這時總是心情舒爽,但我最感沉重的是永別了親愛老友張貴吉、李淑青和王東海。曾少年夢彈指五十年,如今跨越滄桑有機會再見昔日英姿勃發者,我心激蕩感慨:希望重逢能像歌曲溫暖每個人,為人生譜新曲調;希望聚首能像橋梁架起離別50載風霜,為道路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