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奮斗史:成功源于自信與專注
美國《圣何塞信使報》網絡版今天撰文稱,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或許是唯一一個這么年輕就取得如此大成就的美國企業家,但他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源于他自始至終的自信和專注。
扎克伯格年少成名,隱然有喬布斯之風范
2004年秋,剛剛搬到硅谷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出現在朱迪·福斯科(Judy Fusco)面前,要租下她在洛斯阿爾托斯(Los Altos)的一棟房子。這位房東立刻就被他的自信打動了。
“我說,‘哎呀,你多大了?’他說,‘20’”福斯科最近接受采訪時回憶道,“我說,‘你覺得我會把價值100萬美元的房子租給你嗎?’他回答道,‘是的。’”
后來,福斯科又發現,這個租戶的目的非常明確。當她兩年后在帕羅奧爾托市中心碰到他時,她問扎克伯格,為什么要放棄雅虎1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他說,‘朱迪,我做這些不是為了賺錢。’”福斯科說,“錢對他而言只是實現夢想的一個工具。”
隨著Facebook開始啟動IPO(首次公開招股),這位Facebook創始人兼CEO也將邁入新的階段:現在,他必須很關心錢的事情。今后幾個月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很多問題,例如,這個當年站在福斯科門口的孩子已經成熟了多少?他擔任CEO的熱情是否像當年創造這款令人著迷的社交軟件時那么高?
“扎克伯格將制定戰略,這個孩子的智商顯然比我們所有人想象得都要高出很多。但他是一個偉大的商人嗎?他能否創建一家實現利潤最大化的企業?”美國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邁克爾·帕赫特(Michael Pachter)說,“今后的股東會要求增加投資回報,他或許并不喜歡這樣。”
挑戰目標
很難說他會如何適應。回顧他以往的成長歷程,便會發現“扎克”(Zuck)——幾乎所有人都這么叫他——是一個罕見的將謙虛、專注和極度自信集于一身的人。他已經多次顯示出理想主義的跡象。但同樣有很多證據表明,他的專注和遠見可以讓他超出所有人的預料,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成功CEO。
“他還是當年那個他,”《Facebook效應》一書的作者大衛·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說,“他一直很謙虛,沒有絲毫的傲慢,盡管他完全有權利這么做。”
美國歷史上或許沒有哪個商人能這么年輕就獲得如此大的成功。也很少有人能像扎克伯格這樣,在年輕的外表下,隱藏著優秀領導者的必備素質。
想想他以前的穿著吧。最初,扎克伯格每天的行頭都是一件連帽運動衫和一雙阿迪達斯拖鞋。最近則變成了T恤、牛仔褲和新百倫跑鞋。但與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一樣,這種幾乎一成不變的著裝風格,恰恰凸顯出扎克伯格一絲不茍、極度專注的人生哲學。
每年,扎克伯格都會給自己制定一個挑戰目標。2009年,他決定幾乎每天都系領帶。2010年,他重點學習漢語。2011年,他幾乎成了一名素食主義者——只吃自己親手宰殺的動物。
領導素質
但在IPO之年,扎克伯格已經選擇了一個更為專業的挑戰目標。他對朋友說,他2012年的目標是“嚴格管理時間”。
一些不肯透露姓名的Facebook員工表示,他們都被扎克伯格清晰的愿景所折服。他偶爾會缺乏基本的溝通技巧,變成感情用事的苛刻老板。但在Facebook內部,扎克伯格卻從不使用獨立辦公室,而是與其他工程師坐在一起。內部人士說,他已經在Facebook內部獲得了很高的個人威信。
“他很專注。他認定的事決不改變,從這一點來看,他很傲慢。我認為,他也希望將這種傲慢和自信植入公司內部。”一名內部人士說,“這幫助他成為了偉大的領導者,一個值得他人信賴并追隨他左右的領導者。”
對于身處高科技企業核心的工程師而言,沒有什么比老板全身心地投入產品開發更能吸引他們。
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ht)曾是扎克伯格在哈佛的助教,他加盟Facebook后負責重新開發信息系統,以便與電子郵件、短信和即時通訊無縫整合。博斯沃思在去年的采訪中表示,扎克伯格不僅規劃了最初的創意,甚至還在產品發布前的周日晚上,與工程師們一同徹夜工作,修補漏洞。
“從對細節的苛求來看,扎克似乎具備喬布斯的品質。”他說,“他很有遠見。”
年少輕狂
扎克伯格成長于紐約州一個名為多布斯費里(Dobbs Ferry)的小鎮。這里位于紐約市北部,只有1。1萬人口。他的父親愛德華(Edward)仍在那里當牙醫,并開了一家名叫“Z大夫無痛診所”(The Painless Dr·Z)的門診。他的母親凱倫(Karen)則是一名專業心理學家,她后來也來到丈夫的診所工作。
扎克伯格小時候就對電腦非常著迷,并且完成了很多自己給自己定下的艱巨任務。據《紐約客》報道,當愛德華告訴12歲的兒子,他希望更好地了解病人何時到達時,扎克伯格便開發了一款名為“扎克網”(Zucknet)的程序,這是互聯網即時通訊服務的簡化版。
進入哈佛大學后,扎克伯格則開發了facemesh等令人上癮的軟件。這款軟件可以將任意兩個哈佛本科生的照片隨機組合在一起,讓用戶選擇哪一個“更性感”。
這給當時還在讀大二的扎克伯格帶來了麻煩。到了2010年,當扎克伯格當年的聊天記錄被曝光后,他還招來了全世界的非議。這些聊天記錄是美國科技博客Silicon Alley Insider披露的,扎克伯格當時吹噓自己擁有同學的電子郵箱和其他敏感信息。
“他們就這么提交給我了,”扎克伯格寫道,“他們‘信任我’,蠢貨。”
扎克伯格已經道歉,并表示,希望大家明白,他已經成熟了。
2004年2月4日,扎克伯格發布了當時還被稱作the facebook。com的網站,允許哈佛學生彼此“交友”。這款服務很快蔓延開來,并在其他學校陸續推出。
不斷成長
自那以后,Facebook的發展步伐就沒有停止過。不僅如此,還有證據顯示,扎克伯格本人也在不斷成長。他的個人生活表明,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傲慢自大的哈佛小子了。
他和他的女友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已經從那套不起眼的出租房,搬到了價值700萬美元、擁有5間臥室、面積達5000平方英尺(約合465平方米)的豪宅。這里毗鄰老帕羅奧爾托(Old Palo Alto)的大學街(University Avenue),是扎克伯格去年買下的。
他與普莉希拉·陳的關系或許也將發生變化。他們從2003年11月13日就確立關系,她對《紐約客》說,她對他一見鐘情,“這家伙好像就是我想找的那個人。”他們的好友和Facebook的同事都表示,并不清楚這對情侶是否已經考慮結婚。但26歲的普莉希拉·陳最近在Facebook上將凱倫與她的關系從“未來婆婆”改成了“婆婆”。普莉希拉·陳并未對此置評,Facebook也拒絕發表評論。
“他早在創建Facebook前就與她相愛,至今依舊。”柯克帕特里克說,“如果跟他們一起出去逛逛,你不會感覺他是全世界最有權勢的27歲青年。你只會覺得,他有一些閃光的思想,會為女朋友做飯,還會跟哈佛的好友共進晚餐。”
本文標題:扎克伯格奮斗史:成功源于自信與專注
本文地址:http://www.zzjyg.cn/qinggan/5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