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獲取知識的第一所學校。每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都離不開父母的養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心靈,需要父母陽光般的溫暖,讓我們用愛一起來澆灌。
長清區平安中心小學秉承堅持“樂學、善思、體驗、求真”的育人目標,希望與您一起通過“家校共育”的合作方式,幫助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圖片
五(1)班 韓茗鈺家長
?
?
?
圖片
?
?
?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三 多云
感謝學校和老師以家長日記的形式讓我們可以沉淀內心,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和身為父母的感悟。
我也時常會碰到各種問題,跟大多數的家長一樣,也時常會著急上火,罵完孩子又開始感到內疚。絕大多數的孩子先天差異并不大,關鍵在于后天的教育和引導,這包括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且同樣重要。下面分享一些小方法和觀點,拋磚引玉,希望能給其他家長一些啟發。
一、習慣的養成
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其中的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就是從自身各種小事做起,逐漸發展到約定好完成這些小事的時間并能自覺主動獨立完成。學習習慣包括從每天上課認真聽講、放學后第一時間完成作業、養成閱讀課外書的習慣,慢慢過渡到會自行檢查作業、自主預復習課本、合理安排時間。好的習慣一旦養成,會事半功倍,可受益終生。
開始我們家孩子回到家只想著玩,作業寫一會玩一會,拖到很晚都寫不完,最后大人心情也不好,念叨多了孩子也心煩,帶著失落睡覺,第二天也集中不了精力去學習。
后來我就和孩子坐下來認真溝通,我和孩子說:作業是每天必須要完成的,不會因為你的拖拉磨蹭就可以減少或者不寫的;如果作業寫不完,你也玩不好,媽媽心情也不好,然后你也會心情不好。你何不集中精力早早把作業寫完,你開心媽媽也開心,你也可以好好的玩。大家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可以一起制定計劃,約定好幾點做什么事情。后來,每天放學回家就按照計劃表,到時間該做什么事孩子自己就去了,再也不用催了一遍又一遍,每天高效率的完成。剩下的時間我與孩子一起閱讀、談心、玩鬧。
三、高質量的陪伴和溝通
周末的家庭日,我也會提前征詢一下孩子的意見,去公園去商場、游樂場等。我們期望給小朋友打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因為我堅信:和諧的家庭能夠給到小朋友足夠的安全感,及時溝通可以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四、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一天我發現哥哥在學著我的樣子教育弟弟,我意識到父母的行為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在孩子面前我們要給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家長,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給孩子多一點理解。教育孩子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父母應該更多的學會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視角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看懂孩子,并且言傳身教、樹立榜樣。用自己持續學習的行為、努力工作的樣子去影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