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由于家庭聚會、親朋好友相聚等原因,大家往往容易出現暴飲暴食的情況。這種飲食行為不僅增加了腸胃負擔,還可能導致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謝綜合征問題的發生。嚴重者還有可能造成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近日,江蘇南通,41歲女子因反復暴飲暴食導致感染性休克,腹部腫脹如球,生命體征極其不穩定。手術時醫生從她的胃里清理出重達10斤的食物,還有無數結石。
41歲女子暴飲暴食
胃里取出10斤食物
“原來吃撐真的會死人,職業生涯第一次遇見!”近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胰脾外科副主任醫師郭青松發了個這樣的朋友圈。原來,患者張女士因反復暴飲暴食導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醫護團隊奮斗一夜操作全胃切除伴食管空腸吻合術,總算將張女士從死亡線上拉回,在重癥監護室治療觀察一段時間,年后即可出院。
手術現場 通訊員供圖
家住南通的41歲張女士日常食量就大,一個月前有腹脹不適的感覺,肚子也比以前大了一些,但是并未調整飲食習慣。過了兩周,腹脹、嘔吐越來越嚴重,幾天前早上吃了柿餅,整個腹部都開始疼痛,家人緊急把張女士送往醫院治療,當地醫院判斷可能為重癥胰腺炎,建議到上級醫院治療。
病人轉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時,出現昏迷,為了確保患者的呼吸道通暢,醫護團隊立即進行氣管插管,做檢查檢驗發現患者血紅蛋白僅為66g/L(正常值110g/L)、白細胞高達26*10^9/L,腹部腫脹如球高高隆起,CT提示十二指腸升部有可疑胃石,胃腔及十二指腸擴張,胃內大量潴留物。“患者感染性休克,還面臨著急性腎衰竭的威脅,隨時會發生多臟器功能衰竭,生命體征極其不穩定,藥物無法有效控制。有明確的手術指征,必須馬上手術。”前來緊急會診的郭青松判斷道。
面對如此復雜、危重的病情,手術團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19點30分,手術開始。當郭青松一層層打開腹壁,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十二指腸梗阻導致胃極度擴張,多發胃壁壞死穿孔,大量的食物殘渣、胃酸、膽汁進入到腹腔內,胃底處薄弱如潮濕的衛生紙。郭青松介紹柿餅中鞣酸含量高,與胃酸結合后會形成胃石,進入腸道后“卡殼”引發了腸梗阻,是患者劇烈腹痛的導火索。手術團隊首先清理了超過3000ml的胃內容物,有大量的咸菜、豆芽,重達10斤,還有6cm大的胃石無數,切除全胃再重建消化道,用肝移植拉鉤拉開胃壁、暴露膈肌、分離食道賁門,吻合小腸和食道,取出十二指腸的胃石,歷經近6小時,凌晨2點,手術結束。術后,張女士回到重癥監護室繼續嚴密監護治療。
郭青松提醒,春節期間市民特別是老年人、有消化道基礎疾病以及做過腹部手術的人,要盡量做到三餐規律、飲食葷素搭配、菜肴少鹽少油、適度飲酒,避免連續多日或者空腹吃大量柿子、咸菜、豆芽等粗纖維、不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