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1993年畢業于濟南師范,中共黨員,數學學科高級教師。工作中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對學生人格、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位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永不服輸、永不言敗、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優秀教師。作為歷城區亮點教師,張老師多次進行區級經驗分享。
圖片
圖片
行動看細節
細節定成敗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張華老師認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很重要,要想習慣好,細節很重要。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學生終生受用,老師的工作會越來越輕松。培養學生習慣是一個長期過程,很復雜,也很麻煩,我們既然選擇了這項工作,為了學生,絕不能怕麻煩,要有耐心、要有恒心,更重要的是要細心。她每接一個班,都會抓學生以下學習習慣。
1.抓書寫的習慣。小到一個小數點、運算符號的書寫,大到計算格式、步驟的安排、草稿紙的使用,張老師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指導學生,幫助他們養成良好書寫習慣。
圖片
2.抓聽課的習慣。張老師認為學生喜歡上的課堂才是精彩的課堂,學生聽懂的課堂才是好的課堂,學生覺得時間不夠用的課堂才是精彩的課堂。她的課堂語言幽默、肢體語言豐富生動,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注重作業反饋
為了不漏掉一項作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張老師設計了作業統計表和作業統計條。書寫認真全對得星號,書寫不好但全對的打對號。有錯題的打斜杠,錯題嚴重的打三角。整個表中每一天、每一項作業情況都有記錄,一目了然 。為了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她每天都會在群里表揚做得好的,指出出錯之處。以此來互相監督、取長補短、相互促進。
嚴字當頭
“嚴”已經成了張老師的習慣,也成了學生的習慣。她在實施“嚴”字之前,都會先了解本班家長的情況,把嚴格的重要性講給家長聽,讓家長明確“嚴”所帶來的好處,家長與教師達成一致后再嚴。而且 嚴要有度,不能過;嚴要有恒,不能松松緊緊;嚴要有法,不能魯莽;嚴中需有愛。
圖片
圖片
態度鑄就美好人生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查缺補漏,重點突破
為了不讓學生在學習中囫圇吞棗,她會搜集專項練習進行鞏固練習。新課結束后,她還會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專門為學生打印相關題目進行專項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與學生常相伴
張老師常利用中午配餐時間陪著學生寫作業。她認為,這樣既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及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還能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一舉多得。
注重因材施教
為了滿足不同的孩子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張老師設立了分層作業,建立了每日一題本,專門做創新培優題。她將孩子感覺有困難的題目錄制成視頻發到群里,學生通過看視頻領會解題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輔導班級后進生,她按時下班的時間寥寥無幾,為的只是讓每一個學生學好數學。
強化激勵機制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大大的擁抱,一個贊許的眼神,都是對孩子莫大的鼓舞。張老師從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寶貝兒,你太棒了!”“寶貝兒,我好佩服你!你是我的老師。”都是她的口頭禪。張老師還會采用進階式獎勵兌換小禮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她的課堂從不擔心沉悶,有時學生們會為了一個問題辯論得熱火朝天。
此外,張老師常與家長進行深入溝通,說明學習態度和習慣的重要性,與家長換位思考,引導家長留出更多的親子陪伴時間,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圖片
圖片
“細節決定成敗,態度鑄就人生”。教育無大事,小處見真情。張華老師懷揣教育理想,在教育一線踐行奉獻精神,做好每個細節,助力每位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