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故事片,講述了1894年大清國與日本國在黃海上發(fā)生的一場大海戰(zhàn)。結(jié)果,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區(qū)區(qū)一個小島國,卻可以殺死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大清國與日本國,同樣的愛國,結(jié)果卻有著天壤之別。一個勝利,一個失敗。為什么呢?因為大清國在國家的體質(zhì)上,早已經(jīng)輸給了日本。
船可以漂在水上是因為水的浮力正托浮著它,而水也可以變成浪花把船打翻。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人民就是水,船便是政府,人民可以把政府高高托起,但人民也可以讓政府滅亡。在影片中,日本,從 19世紀60年代開始,民治維新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沖擊的背景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zhì)的全面西化與現(xiàn)代化改革運動。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體;經(jīng)濟上推行“殖產(chǎn)興業(yè)”,學習歐美技術(shù),進行工業(yè)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fā)展教育等措施。這次改革使日本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對亞洲鄰國造成了沉重的災難。而大清國,皇帝駕崩,新一任皇帝是誰由不得老百姓們?nèi)ミx擇,必須由皇帝的兒子去繼承。
也許,日本的首相比大清國的皇帝更愛自己的祖國,也許,日本的首相比大清國的皇帝更愛自己的人民。影片中,日本的首相一天吃一頓飯,剩下的錢便拿去買先進的武器,用來與敵人抗衡,而大清國的慈禧太后,卻為了給自己過一個六十大壽而把本應該去買武器的錢拿去修頤和園。看看頤和園里的石船吧,它是用大清國戰(zhàn)士們的鮮血換來的。看看那具有嘲諷意義的清澈的湖水吧,它是用中國的尊嚴換取的。
日本的人民看到中國人就打,因為他們有著島國精神,因為他們知道中國人是他們的敵人。雖然他們與恐怖分子的行為沒什么兩樣,但是,至少他們愛國,他們團結(jié)一致。
可是,如果沒有慈禧太后的話,就沒有中華明族的崛起,就沒有新中國的成立。這,也許正是歷史車輪的運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