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紅潤
面色紅潤是氣血充盈、身體健康的象征。如果一個人面色紅潤、有光澤,說明身體血液流通相對順暢,各個組織器官都能得到應有的滋養,氣血充足、代謝旺盛。反之,如果面色蒼白、蠟黃、暗淡,則可能是氣血不足、體質虛弱的表現。
02
手掌紅潤
正常健康的手掌顏色是淡紅色或粉紅色,紅潤而富有光澤、彈性,用手擠壓后褪色,松開后即可恢復。紅潤的手掌反映出健康的血液狀態,氣血運行順暢,身體代謝良好,這樣的人往往有更好的抵抗力和恢復能力。
03
腳底紅潤
如果人的氣血充足,身體血液循環功能較好,血液可以順行到腳上,為腳提供足夠氧氣和營養物質,就會出現腳底紅潤的現象,是身體健康的表現。
04
耳垂紅潤
耳朵是眾多經脈匯集的地方,人體的很多經脈都和耳朵相連。耳垂紅潤說明這些經絡通暢無阻,氣血充足且流通順暢,身體各部位都正常,也就更易長壽。
05
嘴唇紅潤
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嘴唇與脾胃的關系密切。嘴唇紅潤說明人體脾胃功能正常、氣血充足,是身體健康的外在表現。
反之,如果嘴唇顏色淡白或發黃、發暗等,同時伴有別的癥狀,如面色白、乏力等,則提示身體可能存在某種疾病。
做好這4件事
幫你把虧掉的氣血補回來
01
調理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調理氣血必先“治本”,也就是養好脾胃,在飲食上可以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小米等食物。教你一個非常簡單的脾胃食補方法,還能緩解視疲勞,讓皮膚保持彈性,快來試試吧!
02
喝代茶飲
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可以飲用以下3款代茶飲,幫助補氣血。
補氣:四君子湯
取人參、白術、茯苓6~9克,炙甘草3~6克,放進養生壺中,加水煮30分鐘后即可飲用。實熱體質、濕熱體質、陰虛火旺人群不宜飲用。
01:25
補血:四物湯
想讓臉上的皺紋少長一些嗎?專家分享一款婦科養血方——四物湯,將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各6~10克,煮水代茶飲,可以起到養血活血的作用。要注意的是,孕婦不要喝哦~
01:14
補氣血:五紅湯
氣血不足可能導致頭發干枯、脫發、睡眠質量差。想補氣血還可以試試這款五紅湯~由花生、紅豆、枸杞、紅棗、紅糖組成,有助于補氣養血。但請注意,高血糖人群可以不加紅糖。
01:03
03
遠離寒邪
寒冷對腸胃的影響主要體現為:一是寒邪侵入身體,導致腸胃氣血運行不暢;二是由于氣候寒冷,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變化,會食用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以御寒,這容易導致其脾胃功能減弱和消化能力下降。
因此,養護腸胃在冬季尤其重要。保護腸胃功能,首先要做好保暖,特別是對一些本身就患有慢性胃腸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可以使用暖寶寶溫暖腹部,防止寒邪入侵。同時,飲食調養非常重要。要避免食用過冷的食物或飲品,可以選擇一些溫熱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姜茶,粗糧、細糧搭配的營養豐富的粥類。
此外,平時要注意腹部、腳及腳踝、膝蓋、頸椎這4個部位別受凍。睡前可以用溫水泡泡腳,將艾葉、川芎、防風煮水后泡腳,同樣能起到溫陽散寒、促進氣血循行的作用。
但要注意,泡腳并不適合所有人。泡腳前應考慮個人的健康狀況,特別是下面提到的人群,應避免泡腳,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泡腳:
兒童:兒童皮膚較為細嫩,長時間泡腳可能會對他們的皮膚造成刺激和傷害,因此一般不建議兒童長時間泡腳。
腳部不適者:對于腳部有水皰、發炎、化膿或潰瘍等情況的人群,泡腳可能會導致傷口惡化或感染,因此不建議這類人群泡腳。
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長時間用熱水泡腳會加重靜脈曲張癥狀。此外,靜脈曲張會導致患側下肢感覺功能減退,泡腳時容易損傷皮膚,甚至形成局部潰瘍。
下肢動脈硬化或閉塞患者:過高的水溫會增加組織耗氧量,加重血管閉塞遠端的組織缺血,導致疾病惡化,因此不建議這類患者使用過熱的水泡腳。
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患者存在末梢神經感覺減退,無法準確感知水溫,這增加了燙傷的風險,因此不建議這類患者泡腳。
04
適度鍛煉
氣血不足、運行失常的人往往會感覺乏力,推薦一個簡單的方法——在天氣晴朗、陽光充足時邊散步邊曬肩背。經常接受紫外線照射,可使人體皮膚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有助于預防骨質疏松。
皮膚暗沉發黃、氣色差,總顯得沒有精神?不妨一起來練健脾養血操,健肝脾、養氣血,改善面色暗沉,3個動作幫你養出健康好氣色~
02:51
中醫認為,面色紅潤是健康的象征。試試下面2個簡易動作:疏解五臟和揉按天柱穴、天容穴,助你調和氣血,恢復面色的自然光彩。
要想健康長壽
這2點也很重要
01
睡眠要好
人體各臟腑需要在夜間休整,要順應臟腑的運行規律,不要熬夜。每天最好在23:00前入睡,盡量睡夠7個小時。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午飯后半小時可以睡個午覺,但午覺時長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
02
心態要好
不良心理因素和負面情緒會引起一系列身體上的變化,還有可能致癌。特別是女性,情緒對免疫力及內分泌功能影響更大。
想要緩解不良情緒,收獲好心情,可以試試深呼吸。把氣慢慢吸進身體,再慢慢呼出,對緩解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有一定幫助。此外,運動、聞香味、養寵物、擁抱親人等,也可以幫助緩解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