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該歌曲,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繼續學唱2/4拍子的歌曲,并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3、歌唱時能夠發音自然、動聽,音調準確,吐字清楚。
4、懂得愛護圖書,珍惜圖書。
【活動準備】
鋼琴、音樂錄音《開火車》、《快樂的動物園》、一本撕破的.小人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樂曲《開火車》,一個跟著一個平踏步入場。
2、隨樂曲做律動:聽音樂進行節奏練習。(拍手、轉身拍肩、自選動作)。
3、發聲練習:師生齊唱。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一本破的小人書,以擬人的語氣講述故事:“我是幼兒園里的一本小人書,閱讀時被小朋友給撕破了,嗚嗚嗚,我真難受。這時候,一個小朋友走過來了,看到我在哭,就對我說,你別哭了,我來給你補好吧。我聽了以后,心里真是高興,很快就把我身上壞的地方給補好了,我很感謝幫我補好的小朋友,‘謝謝’我對他說。希望小朋友在閱讀書的時候要小心,珍惜每一本圖書,愛惜每一本圖書,這樣每位小朋友才能讀到我們,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你們說是不是?”引出歌的名字《小人書你別哭》,討論并總結小人書不哭的方法。
2、帶著問題聽歌:“聽一聽這首歌都唱什么了?它怎么了?為什么哭?”教師范唱一遍,表演歌曲大意。演唱完后請幼兒回答。
3、帶領幼兒分句學唱歌曲,請幼兒跟著老師學唱,熟悉歌詞。(說歌詞、一句跟一句學唱、整段跟唱三步學習)
三、結束部分:
1、復習音樂游戲“伸出你的右手擺一擺”。
音樂第一段結尾處女孩子繞著男孩子走一圈,第二段結尾處男孩子繞著女孩子走一圈。
2、欣賞樂曲《快樂的動物園》。(為下節課做準備)
3、邊聽《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邊唱并做踵趾小跑步一個跟一個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大班教案 篇2設計意圖:
紙繩畫是用紙繩在紙板上制作出有紋理效果的圖畫。由于它所需要的材料和用具較簡單,也很廉價,很適合作為鍛煉幼兒動手動腦及手腦結合的教學內容。本次活動紙繩畫其實包含兩個教學內容:搓紙繩和粘貼紙繩。粘貼紙繩即創作環節。
活動目標:
1.能感受繩貼畫豐富多彩的圖案設計及和諧多變的色彩搭配。
2.能夠嘗試運用沿輪廓線由內向外繞貼的方法進行繩貼畫活動。
3.喜歡繩貼畫的創作形式,豐富藝術創作的表現方式。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用彩色皺紋紙搓成的長繩、雙面膠、糨糊、各色底板紙(卡紙)。
2.教師已做好的繩貼畫作品、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觀察作品,感受繩貼作品。
師:“請小朋友們猜猜它是怎樣制作的?畫上的顏色給我們什么感覺?”(引導幼兒欣賞繩貼畫的創作方式、表現內容以及作品鮮亮的色彩。)
2.幼兒討論。
3.教師根據幼兒討論結果
小結:“繩貼畫是用線繩繞貼制成的,它的顏色柔和鮮亮,亦可貼出各式圖案,是很好的裝飾品哦!”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探究繩貼畫的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掛圖,幫助幼兒了解繩貼畫的創作方法。
師:“你覺得這幅作品是怎樣制作的?”(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用各種彩色的繩子繞貼制成各式圖案。)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花的繞貼方法。
師:“你覺得花是怎樣制作的,可以依照什么順序制作?”(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繩貼畫由內至外繞貼的規則。)
師:“這朵花是用幾種顏色制作而成的?”(引導幼兒感受繩貼畫的色彩美。)
2.教師提醒幼兒制作注意事項。
(1)先在紙上畫好初稿(物體最好畫大一些),再進行繩貼制作。
(2)在輪廓內貼好雙面膠或者抹好糨糊,再進行繞貼。在貼時要邊貼邊用手壓緊,避免繩子掉落。
(3)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色彩搭配。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在指導過程中,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減少創作量以保證單個作品的質量,而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則要提出力求畫面豐滿完整等要求。
4.欣賞與評價。
用彩色硬板為背景襯托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并感受繩貼畫的裝飾美。
三、結束部分
1、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并評價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師總結評價幼兒作品。
2、教師把幼兒的作品分別掛起來裝飾活動室,給孩子以成功感,鼓勵孩子在家也做一些變廢為寶的作品帶給同伴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皺紋紙變身繩子,繩子變身可隨意彎曲的線,條條蜿蜒紙上,一幅幅生動的色彩繽紛的黏貼肌理作品就顯現在我們眼前……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皺紋紙繩很細,4開的紙上頻繁的彎折、黏貼,孩子們的稚嫩的小手拿捏不穩,不時自覺地扯下來重新粘。雙面膠頻繁的.貼、撕斷、刮,孩子們的手指肚、小指甲,不時的黏上膠;一會兒袖子也粘到雙面膠上;一會兒手指兩個、三個的的黏在一起,“哎呀,老師又黏上了”的叫喊此起彼伏。但是孩子們沒有因為如此困難而放棄的,濃厚的興趣打敗了黏貼的不易,一直堅持到最后。皺紋紙繩貼畫終于順利完工,看著孩子們辛苦的勞動成果,不能不讓人為之震撼。黏貼之精細、手法之多樣、城堡樣式之豐富多彩,效果之優完全超出我們老師的預料。大人做到如此都頗費神、費力,別說這么小的孩子了,可見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給他藝術的氛圍、豐富的材料、巧妙地引導、適當的鼓勵、些許的等待,孩子們都會見心中的影像慢慢的表達出來。也許構圖不夠合理,樣式不夠新穎,黏貼有些笨拙粗糙,但是獨屬于孩子們自己童稚的表達方式,所達到的藝效果是任何一個藝術家所不及的。孩子們看著自己的作品是相當的自豪。
大班教案 篇3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看不同的圖示編8的減法應用題,能熟練地進行運算,進一步理解減法應用題的實際意義。
2、啟發幼兒看分合式列算式,進一步掌握分合式與算式的關系,培養幼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幼兒按格式書寫的習慣,提高幼兒的書寫能力。
活動準備: ……此處隱藏2225個字……紹飛的最快的昆蟲,最小的鳥,游得最快的魚,最厲害的恐龍(依次出示澳大利亞蜻蜓,蜂鳥,旗魚,霸王龍的圖片)6、小結:今天我們看來好多的動物之最,有最重的藍鯨,跑的最快的獵豹,最大的鳥鴕鳥,最長壽的烏龜,飛得最快的蜻蜓,最小的鳥蜂鳥,游得最快的魚旗魚,最大的恐龍霸王龍。
三、搶答游戲
1、游戲規則:將幼兒分成兩組,舉手回答知道哪些動物之最,哪個小組回答正確的次數最多的獲勝。
2、教師小結講評。
四、保護動物
今天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動物之最,可是有好多動物一件快要滅絕了,以后再也看不見了,所以小朋友們要愛護這些動物,也要好好保護身邊的小動物,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好嗎?
五。請幼兒進行模仿性創造
出示長頸鹿和大吊車等圖片讓幼兒簡單了解人類對動物的簡單模仿。請幼兒把它們畫下來。何家幼兒園孫玲玲
大班教案 篇7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臉型、發型等主要特征的基礎上,畫出老師的正面頭像。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2、講解示范。
教師示范畫兩位老師,這兩位老師的臉型、發型都不一樣,通過對比,讓幼兒理解如何抓住老師的特征作畫。
3、幼兒練習。
4、講評。
②教師肯定幼兒的敬師之情。
活動反思:
設計和組織活動的第一步,是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我在活動的開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感受老師的辛苦。激發幼兒的興趣,啟發幼兒對話題有關經驗積極聯想,打開思路,做好準備。
小百科:老師又作教師、師長、導師等,是一種職業,古已有之,指傳授學生知識的人員,有各種教育類型(如語文、數學等),班主任也為老師之一;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和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正確知識和指導,有能力的人。相關節日是“教師節”。
大班教案 篇8設計意圖:
踩高蹺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本次活動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幼兒在玩走高蹺時,可以獲得平衡能力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還設置了一些情境以增加難度,意圖讓幼兒勇敢迎接挑戰,在不斷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感受與他人共同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教學準備:
1.音樂《和快樂在一起》、《運動員進行曲》
2.高蹺人手一副
3.場地布置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做簡單的準備運動(踩高蹺進場)
二、基本部分--探索活動
1.導入:平時我們經常玩高蹺,今天袁老師再請你們去玩一玩,看看還有什么心的.玩法。
2.幼兒人手一副高蹺,自由探索。
3.集中交流玩法(請同伴們一起學習新玩法)。
4.談話引出主題-森林運動會。
師:剛才我接到一個好消息,聽說森林里要舉行運動會了,你們想去參加嗎?
(想)那現在請你們抓緊時間去練習,爭取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
5.教師介紹場地。
6.幼兒熟悉場地,自由練習。
7.集中交流。
師:在剛才的練習中,你有遇到什么困難嗎?
:想要站的穩,必須腳底的中心部分踩在高蹺上;想要走得快、跨的穩,必須雙手把繩子拉直。
8.幼兒再次嘗試練習。
9.運動會開始啦。
師:運動員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10.規則:
①將運動員分成兩組進行比賽;
②比賽以接力賽的形式進行,先繞過樹林,在跨國柵欄,最后走過獨木橋回到起點,再由第二位幼兒出發,比賽依次進行。
③從高蹺上掉下來和從獨木橋上掉下來,則要扣去相應的分數,扣分少的為勝利隊。
11.第一次比賽--熱身賽(分析輸贏的原因)。
12.第二次比賽--決賽。
:XX隊獲勝,祝賀你們。XX隊我們也不要泄氣,回去以后好好的練習,爭取在明年的運動會上去得好成績,加油!
三、結束部分
放松運動:拍腿,繞肩,甩手。
大班教案 篇9活動目標
1、學習用長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圖形進行組合,表現側面、正面以及高矮不一的房子。
2、了解住宅小區的房子結構,房子有前有后的布局安排以及簡單的小區設施。
3、用遮掩的方法來表現整體與部分的和諧。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參觀過住宅小區。有畫過正面與側面房子及高樓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住宅小區"提問:
1、為什么叫住宅小區?
2、你們看到的住宅小曲是什么樣子的?
3、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內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樣?
4、小區內除了有房子,還有什么?
5、教師小結: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內的房子,是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正面有側面的,還有一些花草樹木等景物,小區內除了有房子還有花草、植物以及一些簡單的運動健身器。
二、討論如何在紙上來表現"住宅小區"
1、教師:怎樣在一張紙上畫那么多房子?(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先畫遠處的房子還是近處的房子?近處地方的房子應該靠近紙的什么位置?應該大些還是小些?
3、:教師怎樣讓大家看出來,房子是有前有后的?(引導幼兒說出前面的房子是完整的',而后面的房子應該部分被遮掩的)
4、教師:你見過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形狀的?幼兒講述房子的基本形象,教師在黑板上用簡單的線條在黑板上示范讓幼兒參考。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畫面布局。
四、展覽幼兒作品,從整體的畫面布局來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