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不能學會遺忘,那將是很痛苦的事,別再自尋煩惱,快把痛苦的事給忘了吧!
傷感抒情散文 1
沒有誰會懂的別人內心的矛盾,對于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是不能并存的。
經常沉醉于物質上得到滿足,便失去了,對精神世界的感知。大學一年,習慣了在黑暗中行走,忘記了在日光下做人。給家里打電話,說著安慰的話,給他們精神的慰藉。會給某個女孩,打無數個電話,卻不想接家里打來的,會走過幾條繁華的街,為了給心愛的人一份生日禮物,卻不會想到家里啃著饅頭的父母。我們怎么了?我們的父母怎么了?會久久的責備自己,會在黑暗的角落里,一個人啜泣。早上看著鏡中,看著一道道淚痕,洗把臉,繼續沒心沒肺的混著,浪費著糧食。
圖書館,好久沒有去了吧!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只有睡覺的時間是清醒的,只有做夢的時候,才會有滿腔的激情,早上依舊洗把臉,洗掉夢想,洗掉人生,走向死亡。
訂了很久的鬧鐘,響了很久,睡了很久。說好的努力,說好的拼命,一個按鈕就可以關閉而已。看了好多的書,看了好多的愛情,也寫了很多的愛情。只是有時忘了親情,忘了友情,忘了我們應該有激情,忘了為了有一個美好要拼了命努力的誓言。
和自己對話談心,給自己寫信,告訴自己,要有一個夢想,要學會努力。在一個晚上,與漆黑的夜里,讀著寫下的文字,旁邊的手機響了響,曾經以為看淡了人生,以為超脫,以為不同凡響。有同學抱怨學校太小,我說放的下自己就好。說了,卻沒有做,步量著學校,步量著走過的一年,回頭寂寂的黑暗,曾經走過的路沒有了輪廓,而前方路燈下隱隱閃現的會是將來的路嗎?
傷感抒情散文 2
能如秋葉之靜美,卻不能如微風般輕撫。或許正因如此,我們的生活才如此五彩繽紛。
——題記
提著行李緩慢走在校道里,微風輕撫,思緒紛飛。
回望著兩旁慢慢倒退的風景,似乎有些模糊,或許是因為假日同學們急促離校的目光無心顧及,也或許,是為了即將冷清的校園提前埋下伏筆,好告訴我們她的眷戀與期盼……
暑假真的到來了,對于我們來說,這算是期待已久的了。
可我卻感覺淡淡的憂傷掠過心頭,言不盡,也道不清。
看著校道上急促穿梭的人們,感覺好陌生,他們都有著不同的目標,向著不同的方向奔走,全然不顧身后被急促的空氣帶動而左右招手的花草。
風景雖美,或許他們無從顧及,只好拋至腦后……
莫名地孤獨來襲,是啊,越長大,越孤單,我又何嘗不是如此。
從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屁孩一路走來,走過了6370個日子,路過了無數個本來華麗而被我
有時候感覺,人真的是個奇怪的動物,永遠都把走過的,錯過的,回不去的當成最寶貴的。
也許是要走的路太長了,步伐太快了,于是,留下的遺憾也太多了,可有誰能真正地在忙碌的趕集中停下腳步來,從容地欣賞路邊的風景呢?路很長,而身后你走過的也如你之前的步伐般在消失,你不走,你還有機會嗎?我在想,風景或許也是因為路過了,來不及欣賞了,才顯得無比美麗吧,如同夕陽般,如果每天都停在那一抹印紅里,你還會覺得美嗎?
我們走的路真的好像我們現在在玩的逃離神廟游戲,隨著時間的累積,速度也隨之加快,而有時錯過的金幣,就真的錯過了,遺失了的,就真的遺失了,我們生活到現在為止,已經路過了無數個風景。
我們從來都是目不暇接,那又何來可惜之說?
青春的卷子,在我們來說,已經翻過大半,那些昔日里的歡聲笑語已經被狠狠地覆蓋掉了,兒時的玩伴,初中的同桌,高中的兄弟……都已被灰色的年華模糊了模樣,但,一直都在心里,就算偶爾翻閱那泛黃而起皺的相冊,嘴角邊還是會掛上唯美的弧線。那,便是幸福。
走是走過了,遺失是遺失了,但我們一直都不孤單。那嘴角翹起的唯美不還在嗎?走多了,我們都累了,我們才驀然回首,才懂得我們的步伐太快了,遺失了不該遺失的,親情,友情,愛情……卻,也無可奈何。
生活便是如此,而我們也從沒后悔,且一直勇往直前不是嗎?就像郭敬明說的:“值得做的事情必定是困難的!”我們選擇遠航,便只顧風雨征程。
有一種錯過叫等待,雖說錯過了美景,但她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我們追求的是那沖破荊棘后的陽光。
相信,那才是最美的。其實,每個人都像是秋葉般,靜靜而華麗地飄落,經歷過無數次的風吹雨打,可我們成長了,我們碩果累累。
我們改變不了注定要面臨的困難,但我們可以改變我的生活方式。
朋友們,乘著微風的翅膀努力飛翔吧!風雨后的陽光才是最絢爛的……
清明節散文《祭母文》 3
清明節散文《祭母文》
嗚呼哀哉,兒母竟辭人世。一棺永閉,一堆土埋。養兒等倍賞辛勞,未享片時之福,空操一輩之神。白天拿鋤替父一身泥,晚上攜兒帶女娘自然。搞集體支持兒父工作,耕牛操耙,月落星稀下地耕耘。
兒母在舊社會,出身貧苦家庭。幼年死娘,跟隨爹奶。為了生活,兒母七歲就替地主當過個傭人,端茶送水,繡花謀生。怎奈人小灶高,只好椅凳增身,洗碗抹灶,為的是混飯謀生。殊不知苦熬了兒的娘親!十歲時,年幼的雙肩開始當家做主,操持家務,租種地主佃田,自己落得谷頭谷腳,生活真夠辛苦。兒母三歲就失去母愛,兒的外公因失去生活伴侶致疾纏病,兒母姊妹三人,依仗祖父祖母撫養成人。兒母無兄少弟,因而招贅吳門,五零年間,兒父響應祖國號召,報名參軍,操家重擔自然落在兒母肩上。兒母艱難料理姨輩出嫁,傾心安葬三位兩輩老人入土為安。
白蓮水庫建成,住宅幾經遷徙,最終定居栗林。后兒父任職于村,秉性忠誠,一心為公,家事少問。家務重擔自然落在兒母身上。撫養兒輩六女二男入學求知直至操辦兒輩婚嫁。在那年代,家大口闊之至真夠苦壞兒的娘親!野菜酸湯,糠頭米細,兒母領著一家老小,艱難度日。兒母堅強重負,唯恐餓壞兒輩心腸!人說黃連黃柏苦,可兒母比黃連黃柏更苦!苦命的娘親,您老為兒輩付出艱辛,其價值實在令人無法估量。這叫兒輩如何圖報您的養肓之恩?嗚呼痛哉,兒母秉性善良,謙恭淑慎,勤勞苦做,克儉克勤,不舍吃不舍穿針頭削鐵,不怕苦不怕累沙里淘金!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艱難困苦娘受盡,幾十年如一日的娘您總是待人以誠,和里睦鄰,遵老愛幼,譽滿鄉村。
值茲政順人和,國強家盛之際,真可謂苦去甜來,形勢宜人。唯愿兒母長相廝守,飽享晚年天倫。哪料到近年來兒母病痛纏身。兒想替娘受病卻無能!縱使千金散盡,難買娘的`壽庚!真個是病入膏盲無藥可尋。兒母輾轉掙扎,痛不欲生,于中秋月圓之次日撒手人寰痛煞兒心!論歲數,兒母壽值古稀又八,論境遇,兒母不應就此辭塵。嗚呼痛哉,正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存。
嗚呼痛哉,問兒母您最疼痛的骨肉親生您怎忍心撒手不問?問兒母您最關愛的女婿外孫您怎忍心舍得離分?問兒母您平時最愛人情,今日里眾親鄰前來為您送行,怎不見您向眾親鄰道謝填情?問兒母您平時最愛熱鬧,今日里怎聽不見您的笑語歡聲?千支筆萬張紙寫不盡兒等的悲情,千聲啼萬聲哭,哭不回兒的娘親!
兒母養兒勤勞,恩深似海,兒怎報兒對娘的深深愧疚孝未盡,望兒母寬恕兒輩無能留娘細品天年,再望兒母在天之靈保佑兒父百病不生身心康泰,庇佑兒輩家家人安物富,謀望從心!愿兒母一路走好,含笑九泉,永安穴穸!嗚呼痛哉,伏惟尚饗!
傷感抒情散文 4
在心的光陰里,我用溫馨鐫刻下,一行行珍貴的涓涓詩詞,我用玲瓏的小字,雕刻生命里最美麗的煙火。我用微笑的心事,畫滿了山長水遠的柔情。在我筆端之上,續寫著時光的夢影,將芬芳的流年輾轉成最美的故事。
——題記
陌上花影,時光變遷,擁抱歲月安暖,珍惜每一份遇見。行程在生命的旅途中,總會泛起一絲期待,期待春暖花開,期待美好的結局。向往著幸福的光年,追尋著溫暖的光緒。
光陰祥和中,驀然回首,塵世的風景千樹萬樹已花開,凝落于眸底地風景,夾著悠悠的清香,在天宇間纏綿流連,探知光陰的故事,將那些記系已久的思緒,放逐在明朗的路口,持一種生發的姿態,繼續趕路。
可我過于執念于過往的風景,將靈魂一次次流浪在往昔的時光里,將那些無法確定的結局,還有那沒有結局的結局,用自己的臆想編織成最美的鏡影,平添絲絲縷縷的懷念,珍藏在心海蕩起的無盡波瀾里。
或許,人的情感都歸于復雜,往往糾結于自己的心境之中,在心境里尋找路過的痕跡,深深淺淺,足矣讓人一生細細品嗅。帶著生命里的所有感動,化為一顆種子,在故事里開花結果,坐落一處深谷,帶著暗香拂風的花瓣,揮灑在半空之中。
將這些唯美的雅韻,銘刻在軼事里,用心愛的文字,把月色輕輕地揉進心扉,成為一葉干凈的小詩。再用心愛的詩句,把一抹風景靜靜地留在歲月,成為純澈心扉的感悟。
每個人,都應有一個屬于自己心靈的地方。那里小橋流水,小雨細細,看流水流過今生的歷程,把自己虛幻在僻靜的幽谷里,幻化成一縷清風,常駐靜谷,以心的淡雅拂竹篩月,把內心深處的細膩綿長珍藏在定格的故事里,醉吟千年。
多少次,我靜守在時光,等待一抹微風,將自己攜刻下的記憶,篆刻下輕舟醉屏的美景,細細的像風訴說。每當說起那一段段光陰,我閉眼感受微風拂面的舒適,帶著一絲絲溫柔,撥弄著我的心緒,靜靜聆聽,仿佛它在我的故事里,跳起了舞。
我感懷這樣的光陰,我感念這樣的清然,我感恩生命給予的所有美好。我想繼續帶著我的故事,在時光里續寫,感受我的每一份美好。
最后將孤獨拋擲山陬海澨,讓我在春天里微笑,醉一場春夢。穿著飄逸的紗裙,走在煙雨世界里,馨香我的心靈,豐盈我的生命,陶醉在如詩如畫的風景中,愛上不曾老去的年華。
字上的一年春光 5
若不從冬走來,很難看懂;
那綠演繹里的故事。
若不在睡夢里摘一朵夢醒;
很難讀懂自己的故事。
是呀,我們的故事演繹著每一天。
每一天的陰晴,陰晴里的風,雨,露,霧靄,陽光;每一天的喜,樂,眼淚,希望;它們是劇本的歌詞,我們是歌詞的主角,我們沒有提前寫好的劇本,也沒有臺下的排練。
總是這樣的,這樣演繹著每一天的故事。
三月的天是多希望的,多新奇的天。
我在三月里,心情確實比那些過去的日子好得多了。
漸漸地不怎么那么憂郁、苦悶、憂傷。
反而,如春的潔白佛仙苞,也如春的火焰,對過去日子的陰郁與糾纏的那些黑影的勢力欺壓與謀殺,發出了怒火般的火焰紅,如一簇簇走在春天里的雙腳,踩碎了冰霜,開出的紅艷環。
它們以靈魂的天性與物性,把戰斗的勇氣,夢想的希望,幸福的執著,借歲月的鐵錘,去打磨冷的、涼的沉默,在睡夢里摘一朵夢醒,演義一個春天的故事,寫一段春的詩句。
回想起來,我沉放在時間的影子,大多是在書桌上,寫點字上的追求,寫點人性上的花,寫點靈魂的回聲,寫點胸腔里的潮涌,寫點對黑的討伐,寫點太陽上的正能量。
其實,我不是搞文字的,也不是學文學的,我完完全全的是個門外漢;要問,我的專業,我是學理科的物理學的;若再問,我寫字的時間長短,我真不敢說,真的,我寫字提不到寫作的層面來說,我大概是從去年五月開始寫的,算到今日,差不多有一年吧!
如若說到寫字的激情,我也同樣不敢說。
我已不是年輕人了,激情自然早就散去了。
五十多歲的人了,按理來說是安分的,多了暮氣,少了銳氣。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
大致意思是說:年少時少讀魯迅的銳氣,老時多讀魯迅的銳力,可以提一提年歲里的暮氣。
我可偏好,不僅胡適的書在讀,魯迅的筆風的字也在寫。
這些如若再說,沒有字上的激情,怕是說不過去了。
我只能說:我從事一生的教育工作,對字上的情與愛,那可算是深的,估計這也算是職業上的激情了吧。
另有,我個人的人生的奇怪遭遇,如遭遇了一場不期而來的颶風暴雨,暴雨砸碎了我的生活,暴雨沖走了我的日子,暴雨在地面上高漲,暴的勢力的洪,暴的勢力的黑,流在天空,落在我皺紋的深洼,積成雨海,積成霧靄,積成噩夢,積成我的潮涌,積成我的抗爭,積成我對命運的否定。
昨晚,我寫了一首“一場透身的風雨”的現代詩,略顯我寫字的“力與銳”了。
摘幾句如下:
這人生的奇遇
我怎么信你?信你雨的暴力
你的征服
你不是路上的妖,那是什么?
還好,還好
我沒有讓云海的黑霧生的妖,吞掉。
上面的幾句詩,估計,這算不算是我寫字的激情,倒也不能準確地說,那就暫且看成是一種寫字的激情吧!
倘若回過來頭來,詢問我的字。
我在這差不多的一年里,寫的字估計有28萬字了吧。
大部分是詩歌,其次是散文,隨筆,小說少得可憐。
其字上的內容,略顯沉哀、陰郁、苦悶;可眼睛里不全是淚水,心里也不是死寂的灰色,總有那么一些顏與彩,如條條的魚,從內心飛出,期盼回歸大海,也有人生歸處的汨羅江之寓義,有歸海之意罷。
午夜,我被禁錮在深睡
可憐的一絲微笑
嘴邊上掛著云煙的深思。
與我一樣,那魚缸的魚
在玻璃缸內,已經無淚
可它不肯睡去,在我的夢里。
我的淚滴滿了夢,不小心
打開那潮濕的書本,鮮活
的心,從魚缸飛出,它已歸海。
這首詩是我寫在清明節前的日子,可今天,剛好是清明節了,我再引來,讀一讀我的憂,我的潮,我的故事,我的字的心。
這首詩是寫在紙上的,其前面,有一個故事。
煩我再細細說下:
在前些日子里,因我寫了一些吶喊、嚇斥的字,也許不是我的字的禍,也許是謀殺聲音的黑。
我在一個深睡的晚上,是寫了一天字的困乏的周未晚上,我深睡去了。
可次日早晨,發現有蒙面的黑人,無痕跡地入室,把我的衣服劃開了。
冷光閃閃,刀鋒印在證據,于是我就申訴了法律。
這個故事,我的遭遇的故事,已經在日子里流得遠去,可我并沒有因那個故事而折筆,而是更多地寫了個人的詩集(散文)第十部分----《三月春潮》,到目前,也基本寫完了,總共有86首(篇)。
我寫的字,算不上是文學上的藝術品,可我的心,總是藝術地去描摹,描摹出人間的真、愛、美、善;尋覓幸福、美好的形體,凝固時間上的思與考。
可以這樣說:我把時間上的琴弦,用我的心顫動的聲音去彈唱,把中午、晚上的餐,裝進一包干面里;把茶杯里的水,讀出春秋的幻與想。
期盼,期盼,春曖花開,我點淡筆,你來品香。
引一首個人詩作《遇見你,四月天》,來品味我們的日子與生活吧!
如果有存在,請你來,人間的四月天\春子的軟,風的秋千\遇見你,你是笑,笑里的甜。
在午后的和煦,在那金波蕩漾\一身翠,眉宇間,靚的亮\而更妖嬈的,那天堂的皇冠\你是香,馥郁了冬日的沉哀。
那滴露的綠與雨滴,侵擾了\一簇簇綠傘,而傘外的天\在春的腹中,在泥的口中\在屋梁的燕呢,在林鳥的歸來。
如果有存在的夢,請你來\人間的四月天\掛一星月的鐘,滿滿的月荷\擺裙的仙子,那是五月生的,望你走來。
為你的夢而來,四月的天\悄悄地說著:\人間知道的,所不知道的\那是新生的天\天堂國的萬花園\而睫毛的臺階\更迭了雪花,飛向了春的所有存在。
寫到此,已是中午過了。
我在字的春天里,聽著今天的雨聲,這清明節的小雨,心里淚水滴滴,日子的故事在演繹,已是雨紛飛。
在生命里微笑 6
在心的光陰里,我用溫馨鐫刻下,一行行珍貴的涓涓詩詞,我用玲瓏的小字,雕刻生命里最美麗的煙火。
我用微笑的心事,畫滿了山長水遠的柔情。
在我筆端之上,續寫著時光的夢影,將芬芳的流年輾轉成最美的故事。
——題記
行程在生命的。旅途中,總會泛起一絲期待,期待春暖花開,期待美好的結局。
光陰祥和中,驀然回首,塵世的風景千樹萬樹已花開,凝落于眸底地風景,夾著悠悠的清香,在天宇間纏綿流連,探知光陰的故事,將那些記系已久的思緒,放逐在明朗的路口,持一種生發的姿態,繼續趕路。
可我過于執念于過往的風景,將靈魂一次次流浪在往昔的時光里,將那些無法確定的結局,還有那沒有結局的結局,用自己的臆想編織成最美的鏡影,平添絲絲縷縷的懷念,珍藏在心海蕩起的無盡波瀾里。
或許,人的情感都歸于復雜,往往糾結于自己的心境之中,在心境里尋找路過的痕跡,深深淺淺,足矣讓人一生細細品嗅。
帶著生命里的所有感動,化為一顆種子,在故事里開花結果,坐落一處深谷,帶著暗香拂風的花瓣,揮灑在半空之中。
將這些唯美的雅韻,銘刻在軼事里,用心愛的文字,把月色輕輕地揉進心扉,成為一葉干凈的小詩。
再用心愛的詩句,把一抹風景靜靜地留在歲月,成為純澈心扉的感悟。
每個人,都應有一個屬于自己心靈的地方。
那里小橋流水,小雨細細,看流水流過今生的歷程,把自己虛幻在僻靜的幽谷里,幻化成一縷清風,常駐靜谷,以心的淡雅拂竹篩月,把內心深處的細膩綿長珍藏在定格的故事里,醉吟千年。
多少次,我靜守在時光,等待一抹微風,將自己攜刻下的記憶,篆刻下輕舟醉屏的美景,細細的像風訴說。
每當說起那一段段光陰,我閉眼感受微風拂面的舒適,帶著一絲絲溫柔,撥弄著我的心緒,靜靜聆聽,仿佛它在我的故事里,跳起了舞。
我感懷這樣的光陰,我感念這樣的清然,我感恩生命給予的所有美好。
我想繼續帶著我的故事,在時光里續寫,感受我的每一份美好。
最后將孤獨拋擲山陬海澨,讓我在春天里微笑,醉一場春夢。
穿著飄逸的紗裙,走在煙雨世界里,馨香我的心靈,豐盈我的生命,陶醉在如詩如畫的風景中,愛上不曾老去的年華。
傷感抒情散文 7
蘇東坡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可見離別總是人生難以避免的一件事。但是談到離別,莫不是一絲愁緒在眉間。柳永便指出,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人若越多情,便越是在離別之際難舍難分,也就越傷感。古人有云,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屈指一算,我來到泉城濟南已近四年,在濟南大學求學期間,校園里的一花一草,亭榭樓臺,楊柳幽徑,無一不熟悉,無一不親近。雖然來自同此地風俗人情不相同的湘南,但是我已經習慣了這里春天的花紅柳綠,冬日的白雪飄飄;習慣了大口嚼著饅頭或大餅;習慣了和朋友捧杯一干見底的豪爽。籃球場上的激情,PARTY上的歡愉,似乎都只是昨日的云煙,今日仍舊記憶猶新。在這里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已經融入到了我的生命中。
然而我現在最怕的莫過于一個人靜坐著去回味,回味著近四年來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那些可愛的人。怕回憶卻又偏偏禁不住回憶的一是老人,他們對未來缺乏了激情,便沉醉在回憶的過去;二是將要離別的人,因為要同生過根的土地,融合了情感的朋友離別,是一件很傷痛的事情,而回憶便是止痛藥。雖不說能治愈,但是能減輕也好。
以前我認為,世間最痛的離別莫過于情人的離別。情人離別,最好是悄悄的離別,莫要等到“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那時的肝腸寸斷。現在看來,即使是平日里并不多話說的同窗,離別時的傷悲,也不會比情人的少。
李白有詩云:但使主人能醉客,反認他鄉是故鄉。能醉客的是酒,能醉客的更是濃濃的情。濟南不是我的故鄉,但是我心里發出同李白一樣的心聲。這里有豪爽的山東子弟,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有依人的楊柳,有迷眼的紅花,更有的是孔孟之鄉千年的文化。
當我走在熟悉的小路上,身旁是熟悉的花草樹木。我曾在草地上坐過,跑過,翻過跟斗;曾撫摸柳樹的萬條垂下綠絲絳如同撫摸著少女的秀發。如今,每每抬眼望處,不日便是同這塊熟悉的熱土熟悉的人們離別,我禁不住傷感。那將是“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那樣的離別。有時,我不由得想象離別時會出現怎樣的情景,是不是山東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離別了,是意味著另外的一個開始。然而又有誰能禁得住眼中的淚?
祭母-親情散文 8
祭母-親情散文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歲月是如此匆匆。又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祭奠亡靈的日子了。我踏著漸暖的和煦春風,向母親的墓地走去。
遠離了都市的喧囂,走進了城市邊緣的鄉間小道,仿佛聽到了初春牧童的笛聲在隨風飄蕩。沉甸甸的心情,伴著對母親的永久思念,邁著越行越慢的腳步,一步步走向母親那安息的地方。
來到母親的。墓前,輕嘆了一口氣,對安息在這里十八年的母親輕輕的說:“媽,我來了,有半年多沒來了,想我了嗎?”聲音是那樣的輕,我怕驚醒熟睡的母親。
跪拜在您的墓前,向您傾訴著您走后所發生的一切,無論哪次我來,都會對您說上這些話,您總是不厭其煩的聽我嘮叨著。我邊說著,邊為您擺放著送給您的禮物。把您喜歡吃的、用的都擺好后,我點燃了三柱焚香,祈求過路的眾神保佑您在天堂永遠平安!
幾縷香火裊裊升起,地上的冥紙在清風的吹拂下,像黑蝴蝶一般在空中飛舞,繚繞的煙霧隨著清風東搖西擺,我在淚眼模糊仿佛看見您在那煙霧中在向著我微笑。
此刻,我又看到了慈母拄著拐杖,站在風雨中在家門口等待我放學時的身影;耳邊仿佛響起慈母親在病榻上,用微弱的聲音呼喚著我的名字時的聲音……
幾個男孩追逐的嘻笑聲讓我從幻覺中走了出來,望著漸息的紙火,我想母親把我送的錢收起來了。清明時節思念如風,飄向那遙遠的天邊,帶去兒女對媽媽的祝福,這祝福永遠。清明時節思念如雨,濕潤了青山綠草,帶去兒女對媽媽的思念,這思念永恒。
朗朗乾坤,茫茫人海,蕓蕓眾生,難見我母的慈容!雖然您永遠離開了我,但我一直相信,九泉之下,您不會孤獨,因為有我的愛,永遠陪伴著您!您就像我生命中的一滴水,在我心中這滴水雖然消失了,但這滴水的精神卻會永遠滋潤我,謝謝您,您永遠是我的全部,我的寄托。
慈愛的母親,你離開我們十八年了,但女兒沒有忘記您。現在我也為人母,更能體會您作母親的艱辛,此刻女兒更加想念您。
親愛的媽媽,祝您在天堂永遠平安!
傷感抒情散文 9
上了兩層樓以后右轉的拐角處就看到了403病房,四周除了門上用以窺伺的玻璃以外全是白茫茫一片,消毒水的味道四處彌漫著,讓人感到壓抑。
走了幾步看見手術室的醒目的紅燈滅了,一張床被慢慢推出來,雙上躺著的早已不再之前還好好的人,他的那些家人抱著那冰涼的尸體嚎啕大哭,一副怨天尤人的表情,那涕泗橫流的樣子讓人發笑,悲哀,痛苦全都是在那手術臺上被剝奪的,同情那個人在手術臺上的年輕的生命,可這又有什么辦法呢?
尸體經過我身旁被運往太平間這個在醫院死去的人的暫時的歸宿,他的全身被被家人撕扯的有些褶皺的干凈的白布覆蓋著,床上的輪子發出的響聲與旁邊一個止不住淚水的婦人協調著,我沒有仔細看那個婦人的臉,我只是個過路人而已,這不是我應該操心的事,我這樣告訴自己,過了一會兒那被極力壓制著的啜泣聲已經消失了。
我推開403病房那金屬制的把手,你還是安靜地躺在那,像個沉睡的天使,“嗤啦”一聲我用力的拉開白色的窗簾,微黃的陽光透了進來,照到了你身上,蒼白的臉上有了些許生氣,床邊的吊瓶中的營養液一點一點的順著管子輸送到靜脈中,看不出瓶中液面的升降變化,氧氣也通過著管子輸送著,氧氣罩罩你著整個下臉,長長的睫毛一動不動的,偏棕色的發絲也長了不少,臉的輪廓也更加棱角分明,但還是一如過往的帥氣呢。
我把薰衣草找了個瓶子插了起來,在窗前細細的整理著紫色的花瓣,那是個長長的透明的玻璃瓶,里面放了小半瓶水,清澈的像水晶,玻璃瓶跟熏衣草很相配,那是我們都很喜歡的花,還記得嗎?
我走到了床邊,好希望發出什么聲音來把你吵醒,我輕輕地俯下身,與你只隔了手指粗細的距離,呼出的氣息打在你臉上,這樣靜的你好不習慣,我伸出手輕輕地撩了撩你粘在你額前細碎的發絲,就像送我戒指時的你也這樣溫柔地撫摸過我的臉頰一般,“喂,你醒了我幫你剪頭發吧,好不好,頭發變得好長。
”現在我什么都不想再想了,只是想趴在你身上靠著你等你睜開眼睛,不再想幾星期前,不再想那天,不再想那倒下去的身影,因為我不喜歡睡著這么久的你或者讓我陪你一起睡,也可以,不過條件是,永遠抱著我睡,一輩子的承諾只有你不許背棄。
“滴……”直到連著心臟的儀器的圖畫變成了一條沒有起伏的直線,好多人的腳步聲吵得不行,所有的人都在大叫,哭泣,我的意識也漸漸的不清。
我又看見你了,在陽光下你主動拉過我的手,就像第一次相遇時那么強硬的把我的手攥緊,向所有人宣布什么似的。
你臉上的笑容還是那么自信,這一刻,很靜。
傷感抒情散文 10
隨著一聲聲的掌聲響起,文藝匯演完美落幕了。而與之相伴的,是彌漫在空氣中的,濃郁得使人窒息的離別之情。
驀然回首,為期12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就在我們還以為時間還長著的時候,就悄然地拉下了帷幕。而也正是如此,還沉浸在內的我們才感到分外的傷感、不舍。不過,惆悵之余,我想的更多的,是我參與的這個三下鄉活動,到底收獲了什么?我想,這個,或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而我也相信,我的這一趟,是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的。
我所得,是遇到我這么一群可愛有趣的學生,他們,就像我的孩子一樣,盡管會搗蛋惹人生氣,但同時也會逗我開心,讓我沒有辦法真正的生氣,就像母親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永遠沒有真正的生氣,只要更多的擔心與關愛。我所得,是能夠遇到隊伍中的所有隊友,他們,是那樣的友善親和,那樣的為他人著想,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雖是同事,但更像是朋友,是家人,那情景是如此的融洽,如此的快樂,如此的幸福。我所得,是遇到那一位和藹可親的詹書記,他是如此的熱情,總是為我們出謀劃策,為我們解決難題,就像是我們的父母一樣,讓我們想親近,想依賴。得之,我幸!
我所感,是那看似普通卻又那樣令人暖心的出自學生們口中的一句老師好,是那無需言語就自覺陪同老師一起掃地的行動,是學生為老師精彩的課堂而激烈鼓掌的一幕幕。我所感,是隊友們對我的無微不至的關心,是他們對我的謙讓與愛戴,是他們的互助互愛的精神,是他們不怕苦累徒步走出一條漫長而真實有效的調研之路的魄力,他們是如此的關愛我,讓我受寵若驚。我所感,是那位尚在讀幼兒園的小女生,每當課堂鈴聲響起,總是會在教室外面安靜地旁聽,甚至會在課后認真地抄寫筆記,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令人感動流涕,欣佩不已。
我所悟,是學生不分好與壞,只是我們還不夠了解他們,還不夠細心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只有用心,去觀察,去發現,去關愛,他們,都是我們的好學生。我所悟,是天下無不是父母,然而,要想好好地和自己的父母相處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父母總是很關心自己孩子的教育與成長問題,這本無可厚非,然而過多的關心與太多的管教,反而加劇孩子與家長的矛盾,不利于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與維持。或許,換一種方式,像朋友般,在同一水平線上與孩子交流相處,才是真道理。我所悟,是經驗的作用不可小覷,很多時候,它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正是因為經驗,我把我的班級管理地井然有序,團結友愛一家親。也是因為經驗,我能夠更好地處理一些突發事件,而不出現什么紕漏。更是因為經驗,我得于同朋友們一起分享,一同探討,一同進步。
縱觀這12天的實踐活動,有開心,也有難過,有得意,也有失意。但,無論那種,我總能從中學到許多,感悟許多,我想這也不失為一次相當充實快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也許,我想,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充實快樂的生活,此刻的我,更為“最是離別傷心時”所動容。但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我堅信,我還會再回來,去看看那景,那樹,那人,即使風光不再,即使人走樓空,即使物是人非,但我心依舊,牽掛著那一方,那一人,那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