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熟的紅提—酸得很
【注釋】酸:原來指怪味,轉指言談舉止遷腐。譏刺別人十分遷腐,言行舉止不適合新時期。
【例句】海花說:“千嗎請他來教,這也是顆不太熟的紅提,酸得很。”(黎汝清《海島女民兵》)
大年初一掛老黃歷—從來如此
【注釋】黃歷:歷書,也作皇歷。每一年初一換掉新的日歷。形容規矩、一貫的作法。
【例句】錢冒看了看那幼稚可笑的臉蛋兒,也詭秘地笑道:“小家伙,這樣的事情,你還是沒有工作經驗呢!男要女的美,女要男的禮,大年初一掛老黃歷,從來如此。”大年初一沒月兒—年年都一樣
【注釋】一陰一歷的每個月初一一夜里人類見不上月兒。形容年年如此。
【例句】他大吼大叫道:“大年初一沒月兒,年年都一樣!你還是依照規矩辦,到時該打理的都幫我打理到,出了摟子,我跟你沒完沒了。”屋檐滲水—一點入舊窩
【注釋】指沒有轉變。
【例句】“屋檐滲水,一點入舊窩”,這類生活習慣是沒法融入新時期的節奏快的。和尚敲木魚—老一套
【注釋】和尚敲木魚,姿勢重夏,響聲不會改變,故為“老一套”。指同一樣的東西,無新內容。
【例句】寄希望于此次大會會有一些新的轉變,結果依然和過去一樣,和尚敲木魚,老一套。陳白芝麻濫調調,一浪一耗時間,一浪一費一精一力,真讓人心寒!老和尚念經—沒啥新套兒
【注釋】譏諷人反復老一套,沒有新創意。
【例句】廟后一槍一聲不斷,竇飛被它攪得心急火燎。一聽老衛問及這種,便揮了招手說:“老和尚念經,沒啥新套兒。還不便是燒、殺、一奸一、迫害普通百姓?”(張恩忠《龍崗戰火》)
【也作】高僧打僅僅—老一套老和尚念經敲木魚—每天總翻著那本經
【注釋】高僧每天念的是同一本經。指老一套。
【例句】你真的是一錘頭都砸不動的死腦袋骨,或是老和尚念經敲木魚,每天總翻著那本經。兩腳車里裝七個人—載三載四
【注釋】兩腳車車兩側各安一條支腳,若載七人,只有一邊三人,一邊四人。載:與“再”楷音。指一再反復某些個人行為。
【例句】我真正不回家了,兩腳車里裝七個人—也無須再三再四的了。我則這一遭,辭了姑夫、姑一娘一,我便出去了罷。(元·無名氏《劉弘嫁婷》)
老壽星唱歌曲—老調
【注釋】形容說話、做事全是老一套、老作法。
【例句】不想不后,共來啦六位校書,帶上一班老大姐一娘一姨,均至宴上坐定,各送嬌一聲,叫應眾客,一服裝水煙、拉胡琴、彈琵琶、唱京調,房一中十分繁華,又然后來啦四個局,也是一個樣兒,俗話稱為:老壽星唱歌曲—老調,在下都不細表了。(《樓中月》)
唐窯宋瓷—老古物
【注釋】古玩:老古董。描述觀念極其陳規。
【例句】許燕菱從鼻腔里嗤笑一聲聲,“被男人碰一手指,就該扒下那片皮;叫男生親一口,更應刻這片臉。”“嗚呼哎喲!邪蘭諸浮夸地大叫起來,“意想不到你年紀輕輕,腦袋瓜居然是唐窯宋瓷—老古物。”(劉紹棠《十步香草》)
往爐內塞篙柴—老道道兒
【注釋】道道兒:原來指爐內的路子、走廊,轉指方式、想法。形容指老方式、老一套。
【例句】“…這不是生火熬鹽!”有的隊友說,“你道是往爐內塞篙柴,老道道兒?”(何岳《三軍過后》)
房檐滲水—落原坑
【注釋】原來指房檐上往下滴的水,落在原先的泥潭。轉喻講話、做事或是老一套、老作法。
【例句】大家想起負責人和勾勾鼻腔是干親家,之前負責人解決桐花和勾勾鼻腔的糾紛案件,他徹底是踩邊船的,抑制桐花“捺著小貓咪呷杯醋”。今日他解決這樁茶山案,還并不是房檐滲水—落原坑。(聶家仁《界巖》)
先吃皮,后吃餡—老一套
【注釋】餡包在皮里,吃時只有先吃到皮,后吃到餡。形容固步自封。
【例句】夏蕓悄悄的一捅一了一下蘭芬,兩個人溜出去主會場:“真討厭,他發言,先吃皮,后吃餡,老一套,早聽膩了。”棋牌上的元老—死也害怕出那一個圈圈
【注釋】象棋規則,元老只有在“九宮”內前后左右挪動。形容一個人因循守舊,如何也跳出不來落伍的老框框。
【例句】唉!光寄希望于我們,便是信心有很大,也不行啊!”楊林信一邊磕著香灰,一邊說。場院爺指向楊林信說:“你快變為棋牌上的元老了,死也害怕出那一個圈圈,光叫人家攆著我一個人走。”(聶海《靠山堡》)
一日三頓的雜醬面—一點不新鮮
【注釋】指沒有一點新東西,全是老一套。
【例句】我每讀一篇著作,都感覺可以獲得一點東西,我認為這一點基本,是得去一愛一惜而喜悅的,但卻有人說這會讓人頭疼,說這也是一日三頓的雜醬面,一點不新鮮。(丁玲《跨到新的時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