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男人騎著一輛摩托車到鄉(xiāng)下去,在城外的一個十字路口被一個警察攔住了。警察一臉嚴(yán)肅地問:“你們?yōu)槭裁床淮靼踩?你們不知道不戴安全帽有危險(xiǎn)嗎?一個安全帽可以承受五噸重的打擊!”
警察給二人上了一堂交通安全教育課后,最后當(dāng)然還是罰款了。
二人交了罰款,沮喪地騎上車?yán)^續(xù)往前走。他們到了村子,辦完事,該往回返了。但他們回來時還得走來時那條路。怎么辦呢?沒有安全帽還得挨罰。可在這個小村里到哪兒去弄安全帽呢?
突然,那個坐車的人想出了一個主意:“我包里有一個給我兒子買的.籃球。要不咱們割成兩半戴在頭上吧,警察從遠(yuǎn)處肯定看不出來。”
二人立刻動手把那個籃球割開.戴在了頭上,怕被風(fēng)吹掉,又找了一根包裝帶系在了脖子上。但不管怎么看,籃球就是籃球,還是不太像安全帽。于是那個坐車的人又說了:“等我們經(jīng)過警察那個崗?fù)さ臅r候,你騎快點(diǎn),免得讓警察看出來。”
開摩托車的這個人如實(shí)照辦。摩托車快到崗?fù)さ臅r候,他猛地加快了車速,結(jié)果“帽子”一下子就被風(fēng)吹跑了。這時,那個警察也手持警棍聞聲從崗?fù)だ镒叱鰜砹耍俅螖r住了二人。二人來時交的罰款早已被他換了杯中物,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喝得醉眼朦朧。他看了二人一眼后,對開摩托車的這個人說:“你看,你的朋友都已經(jīng)戴上安全帽了,這多好!這種安全帽足可以承受五噸重的打擊!”說完,他為了驗(yàn)證自己的理論,掄起警棍照著那頂“安全帽”啪地就是一下子!
戴“帽”人應(yīng)聲倒地。
請簡要分析小說中警察這一人物形象。
參考答案:
小說中的警察是一個故作正經(jīng)、故弄玄虛的人。他不僅貪贓嗜酒,而且玩忽職守。在小說的開頭兩段,逮到未戴安全帽騎摩托車的兩人,便“一臉嚴(yán)肅”地給二人上起安全教育課,最后還是罰了款。而在小說的結(jié)尾部分,則將二人來時交的罰款換作了“杯中物”,并且“喝得醉眼朦朧”,而且為了驗(yàn)證其教育的正確性,誤將戴假安全帽的男子擊倒。通過前后對比,警察故作正經(jīng)、貪圖錢財(cái)、玩忽職守的虛偽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