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里,人忽然莫名地驚醒了。爬起床,卻見窗外燈火通明,除了汽車呼嘯而過,哪里有什么聲音呢?哪里有蟬吟,哪里有蛙鳴,哪里有蟲唧呢?回味著夢境,竟有著說不出來的失落——夏天怎能如此的蒼白呢?
年少的時候,生活在鄉間,到處都能捕捉到夏的呢喃,感受到夏的生機。盛夏時節,呼一口氣,劃一根火柴都能著。你能躲到哪里呢?小樹林里啊。村后山崗的小樹林,多是些槐樹、楝樹、柳樹和梓樹。它們一團團綠霧一樣罩著,高高低低的,錯落有致。陽光透過樹梢,想窺探一下我們的秘密,卻也難以如愿。我們在樹蔭下捉迷藏,跳房子,打陀螺,滾彈珠……無憂無慮地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知了——知了——”蟬是最不謙虛的。看到我們玩得歡,你妒忌個什么,什么知了,誰不知道你就會這一句。我們從家里找來竹竿,把細的那端用刀破開,再用竹片撐開成三角狀,繞上蛛網,就可以開始我們的捕蟬行動了。蟬是個機靈鬼,你不理它,它扯著喉嚨嚷,唯恐你不知道;你真的要去對付它的時候,它卻又屏息斂聲,讓你找不到它。有時你看到它了,它也會發現你。你把捕蟬網靠過去,它不飛,只是從樹枝向陽的位置繞到了背陰的位置。你瞪著眼睛,就是捕不到它,氣人不?
“唧——”一個向下沖刺的顫音,一只倒霉的蟬落網了。我們把蟬用麻繩系住脖子,把它往空中拋。開始的時候,它還以為是個機會,打開翅膀就飛,但是幾次之后,它就耍起了賴皮——你再怎么扔,它也最多張一張翅膀,然后就像秤砣一樣落下來,嚇得我們趕緊向上提繩子。
捉知了,玩知了,都沒有聽知了有趣。油蟬個兒最大,叫聲最響;熊蟬一身油黑,叫聲響亮;蟪蛄條紋黃褐,叫聲細碎;茅蜩小巧機警,叫聲低沉……坐在樹下,聽著各種不同的蟬兒鳴叫,高高低低,起起落落,就像在舞臺上對歌一樣,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呢!只是坐久了,乏味了,我們就會伴著蟬鳴,唱起歡快的《童年》,來和它們比一比誰唱得更好聽——“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下雨的日子是最開心的。夏天的雨都是急性子。一陣風過,幾通雷來,雨就倒了下來。空氣清新了,人也清爽了。這時,我們還能安安穩穩地坐在屋里嗎?趁著父母不注意,一個閃身,就躥進了雨中。雨兒噼噼啪啪地打在窗戶上,就像在和誰發脾氣一樣;打在芭蕉上,噗噗噗的,推得芭蕉葉直晃悠;打在地面上,沒有了聲音,卻砸起了水花。“下雨了,快來,好涼快啊!”
我們在雨中呼朋引伴,蹦蹦跳跳的,踩得水花四濺。父親難得清閑,就在家里打籮補筐,把竹篾抖得撲啦啦地響;母親則拿起鞋底納起來,針線穿過鞋底,發出嘶嘶的聲音。不能出門的時候,聽著他們勞動的聲音,心里也感到溫馨安靜呢。
最喜歡的是夏夜,搬一張涼床,放到池塘邊上。盡管水邊的風還帶著些許暑熱,但已經沒有白天那么可怕了。池塘里沒有荷花,但是有魚,有月亮的晚上,你坐在涼床上,就能看到它們一群一群地在水面浮游,白亮亮的一片。要是聽到一點動靜,它們就“唰——”一聲隱沒了。或許它們就是一群淘氣的孩子吧。你才有些失落,它們卻又在更遠些的地方亮出了身影。父親說,這是魚兒在吃露水。
這時最鬧騰的是稻田里的青蛙。蛙聲呱呱,此起彼伏,時而高,時而低,時而急,時而緩,時而合唱,時而獨吟,就像多聲部的交響樂一樣,讓你怎么也聽不厭聽不夠。“呱呱——呱呱——”的鳴唱,行云流水一樣,在清風流水的和鳴中變得純凈、和諧、悅耳。這么多放肆無羈的蛙鳴,沒有給我以嘲哳和厭煩,反而讓我的心更自由,更寧靜,就像突然有一只青蛙噗通跳進了水中,仿佛看到它畫了一個圈,心湖都會漾起一種快樂的思緒。
夏夜自然是少不了各種蟲子的吟唱。涼床前后的草叢里、石縫里,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都在得意地歡歌,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綿長,忽短促,忽激越,忽低沉,像思念時的自言自語,像相逢時的熱情歡呼,像離別時的低聲嗚咽……天籟之音讓尋常的夜晚變得豐富而深情。每每聽到忘情處,我就會情不自禁地唱起《蟲兒飛》:“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
遙望著故鄉的方向,想著陳年舊事,一切又仿佛就在昨天一樣——蟬聲、雨聲、蛙聲、蟲聲,聲聲入耳,可是我又能從哪兒找到它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