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敵手是自我。自大導致失敗,欺騙則愚蠢,嫉妒令人可憐。自卑是錯誤的來源,癡迷帶來痛苦。獻媚引起羞辱,貪婪是危險的境地,而爭名利讓人煩惱。自欺欺人的行為有罪過,是性情中最可悲的一面。當絕望到達極點時,那就是破產。而對他人的債務和殺生的罪行更為嚴重。
相反,我們應該追求奉獻,這種善良的行為會帶來幸福感布施給他人也是一種欣慰的人生禮物。而寬恕別人、尊重自己以及精進不懈將使我們擁有健康的心靈和身體,最終享受學佛帶來的最高層次快樂。
心態決定命運,當命運造就你時,你要以仁愛之心回應。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但首先要改變你的心態。在遇到傷害、欺騙或打擊的時候,要感激這些經歷,因為它們鍛煉了你的意志力,讓你成長為一個堅韌的人。
生活中的平衡非常重要:知足常樂,不必過度渴望;清貧勝于富貴;保持內心的寧靜不要被外界事物所干擾;退一步遠離沖突,以寬廣的心胸看待一切問題。如果你想進步,就要學會退后再前進,不急于一時之功。勤勞與智慧才是成功之道,而不是只憑借力量或機會。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應當持守謙虛和謹慎,不因小事而煩惱,也不要因為貪欲而失去正直。如果能這樣處理事情,一生輕松自在。此外,我們應該明白,“惡”往往隱藏在人們對“善”的需求背后,而真正的德行并非需要他人的認可才能顯現。
幫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無疑是一件美好的舉動。不夸張自己,則證明了你的品德高尚。在順境中保持淡然,在逆境中保持泰然,則能夠平息內心的情緒。一旦學會放下不必要的情緒和執念,便能找到真正的心靈安寧。在這過程中,不妄求便能獲得安寧,不妄做則身得安寧。這意味著只有當我們不滿足于當前狀態,并不斷追求知識學習時,我們才能夠不斷成長和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