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清晨的陽光灑在濟南市長清區第二初級中學的操場上,全體師生整齊列隊,注視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與往常不同,今天的升旗儀式多了一份特別的感動——一場以“拾金不昧揚正氣,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表彰大會正在舉行。九年級一班的趙子源同學和校長李強、黨支部書記田莉與失主邵先生送來的錦旗合影,紅色的錦面上“拾金不昧好榜樣,弘揚少年正能量”幾個燙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一刻,掌聲如潮,少年的善舉成為全校師生心中最美的風景。
這場表彰會的背后,是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
幾天前,趙子源同學在和媽媽一同前往馬山趕會期間撿到一個裝有現金、身份證、銀行卡、手機等重要物品黑色肩包。面對這筆“巨額財物”,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報警,將包交給了隨后趕到的警察手中,在簡單說明情況后,她和媽媽便悄然離開。民警很快聯系上了失主,將財物完璧歸趙。失主邵鴻儒先生在得知是趙子源同學拾金不昧后,非常感動,要求當面感謝趙子源同學,趙子源同學卻謙遜地表示:這只是自己應該做的。
失主邵先生對趙子源同學拾金不昧的品德深感敬佩,專程為學校制作了“名校育才德為先,學子高風暖人心”的錦旗,為趙子源同學制作了“拾金不昧好榜樣,弘揚少年正能量”錦旗,并攜帶表揚信,在民警的陪伴下來到了長清區第二初級中學。“趙子源同學的行為讓我看到了新時代少年的擔當,更感受到貴校立德樹人的教育力量!”他激動地向校長李強和黨支部書記田莉講述了趙子源同學的善舉,并對孩子提出了高度的贊揚,對學校能培養出這樣的學生表示感謝。
圖片
“這是我應該做的”:少年善舉背后的堅守
回憶起當天的情景,趙子源同學的回答樸實而真誠:“看到那么多錢和證件,我第一反應就是失主一定很著急。老師常教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換成其他同學也會這么做。這件事雖然很小,卻讓我深刻體會到‘拾金不昧’這四個字的意義。它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我們作為學生應該堅守的誠信準則。在這里,我也想感謝學校和老師的教導。從入學第一天起,老師就告訴我們:‘成才先成人,立德比分數更重要。’是老師們的言傳身教,讓我明白:誠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行動。”趙子源同學說。
據班主任于洪凱介紹,趙子源平時就是班里的“熱心腸”,無論是幫助同學補習功課,還是主動維護班級衛生,她總是默默付出。這次拾金不昧的舉動,正是她日常品德的自然流露。“我要為趙子源同學點贊。面對意外之財,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歸還,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拾金不昧’的美德。這不僅是她個人品質的體現,更是家庭教育和學校德育的成果。從初一入學我就給學生們教育,要成才先成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敢于擔當的好少年。作為老師,我始終相信: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學校開設的德育課、組織的誠信主題班會,正是希望同學們能將‘誠實、善良、擔當’這些品質融入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于洪凱說。
失主邵先生動情地講述了當時的細節:“那天趕山會,我因與朋友有急事,慌亂中丟了肩包。正當我焦頭爛額時,接到了民警的電話。見到她時,她滿臉焦慮,卻堅持不要任何酬謝。這種純粹的熱忱,讓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更令邵先生感慨的是,當他詢問趙子源的姓名時,少年起初不愿透露,直到他再三追問才說出學校名稱。
陪伴而來的民警表示,趙子源同學的善舉不僅體現了當代青少年的高尚品德,更是社會正能量的傳遞和弘揚。他希望趙子源同學能夠將這種善舉發揚光大,繼續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希望學校能繼續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更多的有益于社會的人。
圖片
名校育才德為先:一場善舉背后的教育深耕
“趙子源同學的善行不是偶然,而是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辦學理念的必然結果。”校長李強在表彰會上表示。近年來,長清區第二初級中學始終將德育作為立校之本,通過“道德銀行積分制”“校園公益崗實踐”“美德少年評選”等特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教育。學校每周的“國旗下微課堂”、每月的“班級德育主題展演”,以及每學期開展的“社區志愿服務日”,構建起立體化的德育網絡。
黨支部書記田莉特別提到:“我們把‘立德’放在首位,就是要讓學生明白,比成績更珍貴的是品格。趙子源同學的行為,正是學校‘以德潤心,以文化人’教育理念的生動體現。”學校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長助理盧清昌則從班級管理角度補充道:“我們校長期開展‘日行一善’記錄活動,鼓勵學生在點滴小事中涵養品德。趙子源這次拾金不昧,正是班級德育的縮影。”
圖片
讓美德之花開遍校園
在當天的表彰會上,學校宣布啟動“學習趙子源,爭做美德少年”主題教育月活動。學校德育處主任呂紅莉宣讀倡議書,號召全體同學以趙子源為榜樣,從保管好一枚校徽、幫扶一位同學、參與一次志愿服務做起,將美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各班級迅速響應:有的開展“假如我是失主”主題班會,有的組織“校園文明崗”志愿服務,還有的創編《美德少年三字經》在課間傳誦。在八年級(3)班的主題班會上,同學們自發開展“新時代少年該傳承什么”大討論。有人提議成立“校園失物招領志愿隊”,有人建議開設“道德銀行”積分制度。呂紅莉感慨:“趙子源像一顆火種,點燃了全校師生對美德的追求熱情。”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場“美德風暴”正從校園向社會延伸。趙子源所在班級的學生家長群里,家長們紛紛點贊:“孩子回家主動說起這件事,還說要向趙同學學習”“學校培養的不只是學生,更是未來社會的合格公民”。家長委員會代表劉先生感嘆:“以前總覺得德育是‘虛功’,‘分數’才是根本,現在看到孩子們的變化才明白,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立德樹人:教育的永恒底色
站在領獎臺上的趙子源或許沒有想到,她的一個善舉會成為撬動全校德育實踐的支點。但長清區第二初級中學的教師們深知,這正是教育的真諦——當美德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少年寒風中等待的身影、化作升旗儀式上雷鳴般的掌聲、化作千萬個“日行一善”的微小行動,立德樹人的種子便真正落地生根。這場拾金不昧的暖心事件,恰是長清區第二初級中學深耕德育沃土的必然收獲。近年來,學校構建起“三維一體”德育體系:每周開設“明德講堂”邀請道德模范進校園;每月組織“微善行動”鼓勵學生記錄善行;每學期開展“美德少年”評選,將思想道德評價納入綜合素質考核。
正如校長李強在總結發言中所說:“今天,我們不僅表彰一位拾金不昧的好少年,更是在重申教育的初心。‘明德守禮’不僅是校訓,更應成為每個孩子的人生信條。當美德成為校園的底色,當正能量在代際間傳遞,我們培養的將不僅是優秀的學生,更是照亮社會的星光。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培養聰明的頭腦,更要塑造高貴的靈魂。當‘做更好的自己’成為每個師生的精神追求,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為民族鑄魂,為時代育才。”
此刻,校園宣傳欄上“做更好的自己”六個醒目大字在陽光下格外耀眼。在這所浸潤著德育芬芳、充滿人文關懷的校園里,無數個“趙子源”正在悄然成長,他們用純凈的心靈書寫著新時代少年的精神答卷,他們用點滴善行編織著青春最美的底色,讓道德之光永遠閃耀在成長征途之上,也讓人們堅信:立德樹人的教育之光,終將照亮更廣闊的天地。
邵鴻儒先生的表揚感謝信:
圖片
表揚信
濟南市長清區第二初級中學校領導、老師:
您們好!
我是濟南市長清區鴻冠農業綜合開發中心的負責人,我叫邵鴻儒,懷著無比感激的心情寫下這封信,衷心感謝貴校2022級1班趙子源同學拾金不昧的高尚行為,同時也對貴校培養出如此品學兼優的學生表示深深的敬意!
2025年3月29日,我在長清區馬山趕會游玩時,不慎遺失了一個黑色肩包,包內裝有現金、身份證、銀行卡、手機等重要物品。發現包丟失后,我焦急萬分,四處尋找未果,正當我陷入絕望撥打110報警電話以后,派出所民警告知我,我的包被一位熱心少年撿到并主動報警上交。這位少年,正是貴校的趙子源同學!
趙子源同學在馬山游玩時撿到我的包后,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撥打110報警,并在原地耐心等待民警到來,積極配合警方聯系失主。廟會執勤民警告訴我在原地等待認領失物,當錢包交到我手上的時候,包內物品分文未少、完好無損。面對我的再三感謝,趙子源同學只是靦腆地表示:“這是應該做的。”這種拾金不昧、誠實守信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
在當今社會,趙子源同學的行為尤為可貴。她不僅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優秀品格,更體現了貴校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的教育成果。
她的善舉讓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讓我對貴校的教育理念肅然起敬。
在此,我懇請學校對趙子源同學予以公開表揚,讓更多同學學習她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的高尚品德,讓拾金不昧的種子在社會上生根發芽。同時,我也由衷感謝貴校的領導和老師們,正是你們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如此德才兼備的優秀學子!
最后,再次向趙子源同學和長清區第二初級中學的教職工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祝愿貴校桃李滿天下,教育譜新篇!祝愿趙子源同學學業進步,前程似錦!
此致
敬禮!
失主:邵鴻儒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