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王亞平,她出生在山東煙臺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櫻桃,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她從小要強、好學,不僅學習好,體育也棒,擅長長跑。她曾經夢想成為一名醫生、律師。但17歲高考那年,她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報名參加了女飛行員的選拔,沒想到竟順利通過體檢,并收到飛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幸運地成為了全國第七批37名“女飛”中的一員。
空軍飛行學院的生活是艱苦的,從理論學習到高強度訓練,她始終咬緊牙關。拉練、跳傘、游泳等特訓科項目更是不甘落后,每次都爭第一不做第二。當她第一次在教員帶領下飛上藍天時,當穿過潔白云朵俯瞰祖國大好河山時,她才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女飛行員的自豪和驕傲。
兩年后,便以第二名成績被分配到素有“女飛行員搖籃”之稱航空某團隊開始了新征程。多次參加戰備演習并駕機參與08年汶川抗震救災及北京奧運消云減雨任務。在楊利偉成功太空出征的時候,她心中的激動與興奮難以言表,對于未來成為航天員也有了新的目標。
2009年5月,她成為我國首批女航天員,在極大的壓力下努力投入訓練,最終成為了神舟九號備份乘組成員,但落選只是暫時性的打擊,沒有讓她放棄。她微笑著祝福隊友,又繼續投入后續訓練。2013年的神舍十號任務中,與聶海勝、張曉光一起進行為期十五天的人類太空活動,這個過程中她不僅完成了日常維護工作,還擔任太空授課人,將科學知識傳遞給地球上的學生。
回顧這段時間內所經歷的事情,以及自己堅持到底所見到的風景,一切都值得珍惜:“只有堅持才知道哪一站風景最美麗”,王亞平笑著說。這正如她的故事一樣,只有不斷前進,我們才能看到人生的每一個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