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啟航,青春賦能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涯啟航,青春賦能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涯啟航,青春賦能心得體會1
青春何以為青春?不怕錯,不怕輸,不怕折騰;以夢為馬,以勇敢為基石,以奮斗為底色。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掀起來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彰顯了青年一代敢于尋求民主自由與科學的勇氣,他們的愛國情懷、為真理和正義而戰的勇氣以及不畏強暴、追求未來的開拓精神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責任與擔當。在和平新時代的今天,縱使不再需要拋頭顱、灑熱血,但開拓進取、無所畏懼的精神仍然需要青年一代學習與傳承,作為青年,我們應當在自己有限的青春里熱血一把,貢獻自己的光與熱。
我很榮幸于成為一名團干,加入到集團公司團委這個朝氣蓬勃的大家庭。集團公司團委是一個充滿激情的組織,給我們提供平臺盡情釋放自己的情懷;集團公司團委是一個向善向上的.組織,是無數個理想與責任的凝聚;集團公司團委是一個大有作為的組織,有無限活動空間,是個值得青年人為之奉獻美好年華的人生舞臺。
還記得第一次文藝匯演編排的騎馬舞,每個人臉上的笑容仿佛要隨著音樂溢出舞臺;在武漢火車站“情滿公交”活動中穿著紅色馬甲、戴著小紅帽的我們一系列的“快閃”行動,成為了那年寒冬里最艷麗的一抹風景線;到黃陂鄉結對幫扶貧困小學生,從孩子們單純而渴望的眼神中深刻體會到“被需要”以及“付出”的意義;在游船上,千名大學生看公交活動中,我們與在校大學生互相分享彼此的見解,闡述一路上的心得體會;每年五月四日,在團旗下重溫入團誓詞,齊聲喊出我們的口號,那份滿足與自豪的感覺……一切好像發生在昨天,讓人難以忘懷……
有人說,長大是一個放棄妄想、歸于寧靜的過程,也許它伴隨著激情的損耗,熱血的喪失及夢想的抽離,最終和人潮一起漲落,和時間一樣安靜。但我想說,在集團公司團委的每一天,一種新的長大的力量不斷引領著我們,我們在行動中學會承擔,在承擔中學會責任,在責任中學會付出,在付出中學會奉獻……這種力量無聲無息卻又無處不在,支撐我們在前進的每一步之中認知自己。
在這里,我感受到青年一代不同思想的匯聚、不同靈魂的碰撞;在這里,我學會了身體力行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這里,我忘記年齡、放下紛繁瑣事,體驗到全身心投入火焰般的燃燒感,我的生命因此而溫潤鮮活、豐盈精彩。
生涯啟航,青春賦能心得體會2
青春,它是在人們頹廢中、碌碌無為中、荒蕪中、忙碌中、拼搏中順著指尖流逝的,順著心臟流逝,順著發絲流逝的,順著額頭流逝的……
指尖,隨時間而變化著,從像蓮藕般白嫩到白皙、修長,最終至粗脹、丑陋。
心臟,隨時間而變化著,從涓埃之微到年輕、有活力,最終至脆弱、蒼老。
發絲,隨時間而變化著,從稀少到旺盛、烏黑,最終至稀疏、白發蒼蒼。
額頭,隨著時間而變化著,從白嫩到光滑、平坦,最終至爬滿皺紋、蒼老。
青春,它在我們忙著復習,忙著沖刺中考、高考中飛逝了6年,人生中的7%就是逝去了。有人認為這7%值得,亦有人認為這7%簡直就是在浪費青春。
著名漫畫家豐子愷《給我的孩子們》中:“我的孩子們!憧憬于你們生活的我,癡心要為你們永遠挽留著黃金時代在這冊子里。然這真不過像‘蜘蛛網落花’,略微保留一點春的痕跡而已。”
試問:青春都去哪兒了?答曰:青春流逝的快慢在于你是否用心拼搏!
不敢嘗試著自己去拼搏,堅信“一失足,成千古恨”,那么你的`一生將被荒蕪與碌碌無為所充斥著。
你也將沒有任何資格問:青春都去哪兒了!
人的一生中有50%是要靠自己努力去拼搏的。
另外的50%就是機遇。青春有50%靠拼搏,50%靠機遇。
記住!青春,它一直在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