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幼兒游戲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幼兒游戲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幼兒游戲培訓心得體會1xxxx年3年23日,非常感謝海口市教育局以及研訓學校給我們這次機會,讓我有幸參加這一次的觀摩學習活動。今天在海南省機關幼兒園觀摩了五節非常優秀的幼兒游戲課程,在老師們的展示下,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課堂以及不一樣的精彩。以下是我對這次觀摩活動的一些感想、體會。
我有幸觀摩這次精彩的活動,本次活動分為兩個環節:上午進行的是幼兒園優秀游戲課例展示;下午進行的是幼兒學習故事分享。早上進行的五節游戲公開課。鄭秋芳老師帶來的是音樂游戲課《小傘兵》,李丹丹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音樂游戲《孵小雞》,王姝娜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游戲《紅燈、綠燈、馬上開燈》何啟亮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游戲《錘子、剪刀、布》、陳勇林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五位老師帶來的游戲活動都是傳統的經典游戲。聽老師們的游戲課真是感慨萬千。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丹丹老師帶來的音樂《孵小雞》,音樂選擇非常的好,符合這個游戲。在游戲時無需老師多講規則,學生一聽到音樂時就明白怎么做,老師幾乎都不在強調規則,只說一遍幼兒聽音樂就明白,而且完成的很好。游戲每個游戲結束后,老師都進行點評以及給我們老師的建議與要求,使我們更加明了清楚何為規則性游戲。真是受益匪淺啊!想想自己之前上的真是慚愧,觀看了五位老師帶來的課,才明白我們的課應該怎么上,游戲課要讓學生玩,在玩中學,音樂游戲課,選擇音樂的重要性等等。
下午,聆聽了5位教師的案例分享,每位老師帶來的學習故事都非常精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來自省機關幼兒園王姝娜老師的學習故事《別怕,有我!》幼兒的天真善良很讓人感動,小小年紀的他就懂得如何去安慰同伴,有時候我們想盡辦法卻不如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所以認真觀察孩子的表現,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如何觀察孩子們的表現?孩子在區域活動時教師應怎么去介入以及指導?如何去記錄孩子們的故事以及給予自己會有什么樣的啟發?一直都覺得自己無論是在基本功還是在教學水平上都要繼續加強,參加了這次活動,更加明白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今后一定要多多努力向優秀的.教師學習,讓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發展。
總而言之,在老師們的展示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感觸頗深,對于游戲活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例如音樂游戲,通過老師的展示下讓我明白,音樂游戲該怎么去組織,是讓他們一直唱還是通過游戲讓幼兒在玩中學習。通過游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音樂。在游戲過程中,師幼互動可以決定游戲是否好玩,游戲的所有環節都是在玩,游戲的進場、過度等等都是在玩。通過老師們的展示課讓我再次認識和重視鐘鳴傳統的民間游戲,通過民間的經典游戲可以改善幼兒教育的小學化。游戲的規則得一條一條的加且要層層遞進,游戲示范和規則也要講解清楚。游戲的準備要充足,要多給予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通過這次的觀摩讓我對規則游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重新審視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對組織活動過程中的準備和實施有了新的認識,對于我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給予了一定的方向。
幼兒園幼兒游戲培訓心得體會2啟蒙教育好壞直接關系著幼兒的成長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主動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游戲開設的有效性,為此,幼兒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思考能力以及在游戲活動中包含的內容,采取適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思考。
為了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通知》有關文件精神,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游戲活動還給孩子,以提升保教質量。近日,我園教師參加了兩天半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專題培訓活動。
教師如何在幼兒的游戲化課程中進行合理指導,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那就要求我們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對《綱要》和《指南》的認識,把里面的觀念統一到、融入到當前的課程游戲化實踐中來。教師要從三個層面去理解課程游戲化:一是幼兒園課程應游戲化,充滿游戲精神。所謂游戲精神應是自由的、自主的、創造的、愉悅的。不是個別環節要有游戲,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滿這種游戲精神,將這種游戲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游戲時間要保證。孩子應有自由游戲時間,這種游戲時間不能被“教學”及其他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動環節,尤其像集體教學活動環節盡可能采用游戲方式。一節課某一環節就是游戲,或整節課本身就設計成游戲。
我們明白目前課程游戲化建設有明確的目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努力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前往目標的道路,真正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后”,讓游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幼兒園幼兒游戲培訓心得體會3今天下午,李x老師就戶外自主游戲活動進行了分享,李x老師從空間利用、材料投放、教師觀察與指導等方面進行了專業講解,作為戶外自主游戲薄弱的園所,我覺得受益匪淺。
過去,我們園所的游戲僅僅只是停留在玩上,沒有深層次去理解“游戲點亮童年的意義“,今天聽了李x老師的講座后,解開了我對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時的.一些困惑,同時也在思考,今后自己的園所在戶外自主游戲活動中,如何給幼兒自主權?教師的介入如何掌握好“度”?怎樣體現自主游戲體現出教育的意義?又如何讓家長理解戶外自主游戲的教育功能?
縱觀整個昭通的民辦幼教形勢,為了生源發展,民辦園的辦園趨勢更多還是迎合家長的需求,因此大部分民辦園都還沒有完全進行游戲化教學這事,但正如李x老師所說:一所高質量的幼兒園,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離不開科學、豐富的戶外游戲活動的,所以作為幼教人,我們都應該積極的朝這個方向努力,把游戲還給孩子,同時還要正確引導家長,讓家長理解游戲活動對于幼兒身體發展、心理發展以及認知發展的重要意義,取得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所優質的幼兒園,身心健康發展的孩子、看似是簡單的幾個字,確需要我們用心不斷學習、探索、總結、努力。
幼兒園幼兒游戲培訓心得體會4首先,建構游戲具有可持續性。建構游戲中的材料可以反復使用,每次玩的時候都能創造出不同的作品,不會像一些傳統的游戲玩具一樣,一次性使用后就無法再次使用。這種可持續性很符合現代人的理念,不僅節約資源,還可以讓孩子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發揮。
其次,建構游戲具有互動性。在建構游戲中,孩子們可以一起參與,一起思考,一起創造,這樣可以增強孩子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能力,讓孩子們在互動中成長。同時,孩子們還可以和父母一起參與建構游戲,增強親子關系,讓孩子們更加貼近自己的家 ……此處隱藏7056個字……,在“占圈”的游戲中,“四人占圈”時出現四人不能同時雙腳站進圈內的問題,幼兒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想出了四人各伸一只腳進圈的解決辦法。
教師要在一日生活中抓住時機,巧妙利用生活環節,有意識、有目的地讓幼兒留意周圍的、密切貼近的生活信息,使教學途徑生活化,引導幼兒做生活的“有心人”,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活動。如學習數字,讓幼兒說出自己的班級號、身高、體重、家庭電話號碼、門牌號碼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數字及其作用;認識時鐘,教師可以在各個生活環節中如起床、上幼兒園、吃飯、游戲、睡覺、離園等都給孩子時間上的提示,引導幼兒認識時鐘,并讓幼兒知道在幼兒園不同的時間要做不同的事情。此外,從生活環境中選擇廢舊物品作為活動操作材料,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培養環保意識,養成愛護周圍環境、節約等好習慣。如在美術活動中選用易拉罐作為操作材料,自制玩具。活動過后,小朋友開始對易拉罐、紙芯筒、牙膏盒等廢舊物品感興趣了。
3.教學內容生活化,通過有效的師幼互動影響一日生活的其他方面
將教學內容生活化,使幼兒感受和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容對自己和同伴的意義,并通過這些內容來幫助他們認識當前想要知道的東西和想要解決的問題,幼兒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進行有效的師幼互動,從而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重視孩子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和疑問,可以開展多樣性的教學活動,或進行主題探究活動,多方面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兒的主體地位在師幼互動中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將有助于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而師幼互動具有網絡性和擴散性影響,它會影響到一日生活的其他方面,如游戲活動和生活活動。因此,教師要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重視起來。
總之,幼兒園應將教學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促使教學有效性的發揮,同時,有效的教學又促進幼兒一日生活的優化。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教師可以從中汲取經驗和成長的養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和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
幼兒園幼兒游戲培訓心得體會11孩子最喜愛的就是游戲,愛玩是孩子的天性。20xx年8月21日到22日,在少年宮幼兒園王麗園長的引領下,感受了xx幼兒園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在這些快樂精靈的身上,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自己小時候的鄉村生活,玩泥巴、玩沙、壘磚頭、搭木頭小屋、躺在紙盒房子、爬樹、爬梯子、自己用繩子蕩秋千,雖然那時候的物質不充裕,父母買不了很多玩具給我玩,但是只要和小伙伴玩這些游戲,我可以一整天一直玩。
xx幼兒園的'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冒險島”的溝壑、竹梯、山坡、大樹、樹樁、草坪、秋千、木屋、繩網,不僅提供了孩子們鍛煉體能的機會,更給孩子們無限的游戲想象,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原始生態性,“涂鴉區”內的瓷磚墻面、大滾筒、各號畫筆、棉棒、滾筒刷、水桶、抹布、破汽車、舊輪胎、顏料、水龍頭等,可讓孩子們在自由自在的創作中盡情表達,有的是隨性的線條與點的組合,有的是天馬行空的想象畫,有的是生活情景的再現……處處洋溢著孩子們的情感,生動而稚拙!我對視頻里xx幼兒園優美、童趣、環保的環境及環境細節中透露出的教育內涵贊嘆不已,xx的孩子們在豐富的區域游戲和充滿文化特色的樓道里,玩中學、學中玩,充分體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雖然視頻里,教師是拿相機記錄的人,似乎毫不起眼,但是從側面展示了xx幼兒園教師的聰明才智。
本次暑期培訓使我感受多而深刻,也讓我意識到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閉門造車是不行的,學習優秀、經典的教育理念,以《指南》為精神,理解孩子們需要游戲,為幼兒創設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機會,習得經驗。xx游戲中所隱藏著巨大的價值,在我以后的教育教學中,盡可能將這些吸引孩子目光的方法用起來,先讓我班上孩子能大膽地、自由地去感受、去體悟、去探尋、去挖掘,讓他們在一個自己能夠支配掌握的世界中健康快樂地成長。也許我們不能像xx的幼兒園為孩子們創造如此游戲化的環境,但是我們可以利用本土資源讓孩子愛上游戲。例如每天在晨間的戶外活動,或者離園前的戶外活動中,讓孩子爬一下滑滑梯、滾一滾廢舊輪胎、玩玩沙堆、走一走獨木橋等戶外游戲。每天的區域游戲時間可以加入木頭、多米諾骨牌、紙盒、紙杯、旺仔牛奶罐的建構游戲,娃娃家、大舞臺等游戲材料是不是能用一些木板、紗簾等讓孩子搭建屋子、舞臺,充分發揮孩子的創造力和動手動腦能力。
幼兒園幼兒游戲培訓心得體會12近日,我參加了x省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專題培訓,有幸聆聽了x省課程游戲化建設著名理論指導專家張暉老師關于《課程游戲化建設的深度思考和智慧實踐》的講座,讓我對課程、游戲以及課程游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
通過學習,我想我們在課程游戲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把握住幾個關鍵要素:
一、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
游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作出的重要論斷,有三個內涵:
1。幼兒園課程應該游戲化,充滿游戲精神——自由、自主和創造,不是個別環節要做游戲,而是一日生活充滿游戲精神;
3。其他環節,尤其是集體教學環節應該盡可能采用游戲的方式,真正讓教學活動游戲化。
二、游戲化是幼兒園課程的特征
對幼兒來說,游戲是他們的存在方式,是他們的生活內容,自由、自主和創造的游戲伴隨著他們的.生命成長。無游戲是“小學化”、“成人化”的主要表現,要形成一種鼓勵游戲、欣賞游戲、服務游戲、觀察游戲和合理指導游戲的課程文化。用虞教授的話來說就是要讓我們的課程更加有趣一點,生動一點,實在一點,有效一點。
三、幼兒園課程建設的主體是教師
1。教師要充分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這就告訴我們幼兒要在情境中學習、在行動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是通過多種感官在探索、體驗、交往和表達的過程中學習的,因此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把生活、游戲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2。教師要確立以學定教的理念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一般為教在前,學在后,教師教什么,幼兒就學什么。說到底僅僅是一種知識的傳遞。而其實幼兒園教的核心內涵不只是傳遞,而是引導幼兒做適宜的事,支持、幫助幼兒完成自己的探究、交往和表達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觀察,了解幼兒,從他們的需要出發,生成幼兒感興趣的、能引發他們積極的相互作用,并動用多種感官獲得有益經驗的課程。
課程是行動的過程,是不斷獲得經驗的過程,也是環境材料不斷被利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兒說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兒園課程會不斷促發幼兒的興趣,催生新的活動,能讓幼兒專注地投入當前的和不斷生發的行動中去。我們要僅僅圍繞課程游戲化這一命題,切實開展幼兒園課程建設,提高幼兒園課程實施水平,提升幼兒園的辦學品位,還孩子們一個有趣的、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