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英雄”季琦的財富密碼
“沒有挑戰。一點挑戰性都沒有。”
掃了一眼茶幾上的采訪提綱,季琦迅速地點燃一支咖啡色的雪茄,摸著圓乎乎的半寸小平頭,狡黠地一笑。
這是一條爽直、有趣的漢子,擅長插科打諢,喜歡時不時來幾句行走江湖的切口,處處透露出生意人的精明與世故。飛往另一個城市之前,他和記者握握手,不無遺憾。“沒有挑戰,真是一點挑戰都沒有。”
真是一點挑戰都沒有。3月26日一早,他敲響了納斯達克的開市鐘,把自己一手創辦的漢庭連鎖酒店集團送上美國股市。
其實這也不算什么。繼與沈南鵬等4人聯合創辦攜程、如家之后,季琦10年間作為創始人第三次把企業推上美國股市。“一個里程碑式的創業英雄。”IDG的熊曉鴿對季琦的評價不吝美詞。
閃光燈下,季琦擺著《時代》周刊“喬布斯王者歸來”封面的Pose,很配合,很耐心。抬高頭顱,意氣風發,這一刻,與心目中的偶像無比接近。
“一到刮風下雨的日子就興奮”
季琦徹底失眠了。他在床上輾轉反側,心上壓著一塊重重的石頭。
這是2008年一個黑沉沉的夜。一場即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全面地蔓延開來,華爾街大批著名的投行、銀行岌岌可危。漢庭原本計劃中的第二輪融資遭遇了麻煩。
一家世界大投行愿意向他提供一筆高達1.2億美元的資金,但那是要求極為苛刻的債務融資。季琦不知道這個冬天會是多久。“如果這個冬天延續兩年以上,我們還不出錢來,就得做低價稀釋股權,把公司白白送給別人。”
倘若接受了這筆錢,還可以風光地堵住別人的嘴——此時,坊間關于漢庭資金鏈瀕臨斷裂的流言四起。而曾經的老部下鄭南雁剛剛對外高調宣布:7天連鎖酒店拿到9500萬美元債務融資。
放慢開店速度,這也是他不愿意的。卸任如家CEO之時,季琦和如家簽署了一份同業競爭禁止協議,兩年內不會涉足與如家相同的市場。2007年才殺回經濟型酒店的漢庭要后來居上,必須保持一個超常的發展速度——在人心惶惶的情況下,他相信,正是低成本擴張最好的時候。
又是一宿無眠。天亮后,眼圈黑黑的季琦做出了一個決定——不接受任何債務融資。
在任何場合表現得無比鎮定的季琦悄然動用一切的人脈資源,重新啟動第二輪融資。“真是很痛苦、很周折。一家一家地找,一家一家地談,一家一家地討價還價。”2008年7月,相識十多年的熊曉鴿和鼎暉創投最終送來了雪中之炭——8500萬美元股權投資。
兩年后,首次坦露當日兇險之下的內心恐懼,季琦依然心有余悸。“今天看來,這個是非常聰明的決定。危機給了我們機會。在大家都難的時候,你比別人更堅定一些,看得更遠一些,那就能用很小的力得到很大的回報。”
如今他可以底氣十足地對外宣稱:“漢庭目前是所有經濟型酒店中,現金流最豐富的酒店。”
前景不甚明朗的兩年時間里,季琦頂著資金壓力,使漢庭完成了從創業公司到專業化管理公司的轉型:搜羅了包括漢庭現任CEO張拓、COO張敏在內的一批管理人才,對企業進行系統性的流程改造。在艱難的大環境下,漢庭快步奔跑,進入了中國經濟連鎖酒店品牌的第一梯隊。
屈指算來,10年3次創業,季琦每次都會和天災人禍狹路相逢:創辦攜程時,遭遇互聯網泡沫破滅,挺到了業務模式轉型;如家時期碰到“非典”,一片風聲鶴唳,他一意堅持,如家拿下租金最高的上海徐家匯的地盤。
這個自稱“一到刮風下雨就會興奮,幾天風平浪靜就會覺得沒勁”的江蘇南通人,從來就不是一個賭徒。十多年前從上海交大畢業,為了區區一個戶口掛靠問題,季琦放棄了一份原本很有前途的工作,甘愿擠在一個國營小單位里混日子。
“第一次創業做攜程,那是為了財富夢,窮小子想發大財;第二次做如家,接近了自我實現,進入一個新行業;現在做漢庭就是為了理想,為了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了。”
“有了錢后做什么?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去吃一碗面,然后打車回來。”這是農村窮孩子季琦大學時和同學對“發達后”的想象。有錢后,他一時懷念起**時代最愛的,還真開車滿上海轉,在浦東一個犄角旮旯找到了發酵面皮、酥底的“大壺春”生煎饅頭。
在他一篇題為《生命的兩個假設》博客文章里,季琦掐頭去尾地記錄下那次抉擇的心曲。在文中,他提出兩個假設——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3天或者3個月,假如還要活上150年,你會分別怎樣決定自己的人生。“3天或3個月的假設告訴我們:一生中,哪些事情是應該去做的;150年的假設告訴我們:一生中,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去做的。”
“這會是我的驚嘆號”
從2005年開始,中國經濟型酒店業燃起一股狂熱的投資熱潮。在如家登陸美國股市的刺激下,7天連鎖、莫泰168、格林豪泰、速8都以一年新開幾百家門店的速度瘋狂地跑馬圈地,一時間群雄并起。諸侯中有不少就是季琦當年的兄弟們。
“我當時想,如果我重新回來做,一定能做得更好,還能成為最好的一個。”合約束縛失效后,他果斷殺回經濟型酒店市場,把2005年創辦時定位中端市場的漢庭產品線往下擴容:以200左右/晚、定位商旅客戶的漢庭快捷為主打,同時開發針對低端市場、100到150元/晚的漢庭客棧。
經過5年的模仿和學習,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商業模式已基本成型。一手奶大的孩子——如家門店網絡無所不在,號稱“成本殺手”的7天連鎖以低價策略短時間里快速占領市場。從2005到剛剛結束的路演,季琦需要對自己、團隊、投資者反復說明一個問題:相比如家、7天連鎖、錦江之星,漢庭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么?
在季琦設定的模型里,漢庭的核心客戶是每天有200到300元出差報銷額度的商旅人士,他們常常帶著筆記本電腦,喜歡居住在市中心和交通方便地點,最在意的是“洗好澡,睡好覺,上好網”。“在這3點,我們是同行里做得最好,接近三四星酒店的標準,又在成本控制之內”。
“漢庭的特色就是一個‘好’——在各個細節我們總是比同行好上那么一點。”崇拜喬布斯的季琦喜歡拿蘋果的產品來類比:服務更好一點,設計更漂亮一點,價格比同類稍微高一些。
他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對細節的關注達到一個極至:床頭多設置一個寬帶接入口,客人冬天可以窩在被子里使用筆記本電腦;考慮到商務人士的頸椎問題,從一家五星酒店的枕頭得到啟發,最后設計出“一面蕎麥、一面海綿”的雙面枕;(勵志名言 m.taiks.com)最得意的是申請了專利的漢庭衛生間——淋浴房和座廁合用一扇門、取消衛生間的隔斷,看上去別致而通透,并平衡花費在透明洗浴間上的成本……
在這個最缺乏用戶忠誠度的經濟型酒店市場,漢庭竭力培養起自己的忠誠客戶:推出了可能是行業內最優惠的會員獎勵體系;率先在全國推出“無停留離店”服務;特殊設計的會員卡可以刷成一卡通,囊括門卡、購物、梯禁等等在內的副功能。
幾年里,他和高管們跑遍美國東西海岸、歐洲和日本考察各種形態的連鎖酒店。每年有100多個夜晚,季琦在某個城市的一張陌生的床上度過。有時為了節約費用,幾人擠一個房間。前臺服務員總以一種怪異的眼神打量著這幾個中國男人——“后來才意識到,我們被當作同性戀了。”
也有不少失敗嘗試。漢庭早期在客房墻上掛法國畫家莫奈的畫,隨著門店的擴張和居高不下的成本,最后只得由手工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