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老師讓我們看了《復興之路》。看完后給我的震驚讓我久久不能平靜。它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首過去,展望未來。講述了一個偉大的民族是如何覺醒,選擇社會主義,實現改革開放,而后又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科學發展觀,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它可以使我們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一產一黨一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有助于我們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一產一黨一,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對于進一步深入學一習一貫徹一黨一的十一七一大一精一神具有重要意義;能更好的培育我們的民族一精一神和一愛一國主義情懷。
為了民族的夢想,從**戰爭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示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路。他用歷史感悟未來。
當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 使 封建社會迎來了它的最后一段盛世,與此同時,世界格局也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當歐洲的國家征服海洋伴隨資本主義的對外擴張和貪婪掠奪,世界漸漸連接在一起。從此,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獨立存在。英國的工業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以及法國大革命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發 展 方向,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成為了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他毫無懸念的向中國襲來,然而還 沉浸在康乾盛世的人們全然不知道自己正面臨一場災難。當歐洲各國的資源不能滿足自己的發 展 需要時!統一把目光集中到了地大物博的中國。但是一句“天朝物產豐盈”中國便把自己鎖在籠子里。通商不成,搶奪的念頭便產生了,正在全球范圍內爭奪利益和霸權的西方殖**義勢力已經擴展到東方,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到了盡頭。
1840年6月,集結在澳門沿海之外的英國船艦出發北上,入侵中國。此后兩年中,清政一府屢戰屢敗,最終被迫議和,這就是著名的**戰爭。**戰爭的失敗給自以為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的清政一府當頭一棒,終于驚醒了一部分富國強兵的志士仁人,要是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理一性一救國態度寫出了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對對國家前途的思考。左宗棠在奏折中說:“修建造船廠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負著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國第一個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現代船舶修造廠在小鎮馬尾動工了。但是在**戰爭爆發之前,幾乎沒有中國人意識到雙方在社會制度和生產力上的差距,長期的閉關鎖國蒙蔽了中國人的眼睛和心靈,1840年的炮聲無法驚醒一個沉溺于自己深厚傳統的天朝迷夢,近代志士仁人的救國努力不過是一次次無聲的吶喊。**戰爭結束后,當得知英軍已撤出長一江一,道光皇帝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軍,清政一府的軍政大員彈冠相慶,中國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點;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中國陸軍更是一敗再敗。
1860年的10月18號,英法聯軍焚毀了圓明園,同時也焚毀了士大夫心頭虛幻的“上國尊嚴”。內外一交一困之下,12月24號,咸豐皇帝不得不發布了向西方學一習一先進技術的第一個“上諭”,于是首次由清政一府主導的自救探索的洋務運動風生水起,然而殘酷的現實證明,洋務運動無法實現自強的目的。洋務運動期間,中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因機車的震動被認為褻瀆先帝神靈而禁止使用,而此時,歐美各國已進入以電氣化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1895年春天,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變法在維持了短短103天之后就被廢止。1900到1901年,八國集一團一進攻北京,迫使清政一府簽訂了《辛丑條約》。至此清政一府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達數百之多,賠款上億萬兩,清王朝封建專制統治與時代大潮間的巨大落差把中國推向了腐朽和屈辱的深淵,它正如一堵欲傾之墻,在辛亥革命的號角下很快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推翻了皇帝,結束了中國二千余年的專制統治,而是為中國傳統社會劃了一個句號,使19世紀中葉開始被迫一進入近代的中國相對說來拋卻了舊傳統的束縛,為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開辟了一條通路,斬斷了中國社會任何后退的可能。不要說人民不愿意放棄共和國的公民地位而去做專制皇帝的臣民,即便是統治者自身也深感畢竟時代條件不同了,“惟有遵守法律、鞏固共和,期造成法治之國”。
1919年5月4號,北京三千多名學生在天一安一門廣場前舉行***行。五四一愛一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一愛一國運動.在這次運動里,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表現了偉大的力量;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一愛一國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后,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推動作用。
1927年4月12號,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公開破裂。7月15號,汪一精一衛為屠一殺共一產一黨一人和革命群眾而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落網”的口號,大肆屠一殺共一產一黨一員和革命群眾。從此內戰代替了一團一結,獨一裁代替了**。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國民革命的失敗,一方面是由于國際帝國主義聯合支持國民一黨一右派發動叛變,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共一產一黨一還 處于幼年時期,缺乏斗爭經驗。在國民革命的后期領一導一人陳獨秀又犯了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放棄革命的領導權,以致在敵人發動突然襲擊時,不能有效地組織人民反抗。
終于,在中國共一產一黨一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偉大勝利。
192 因為總是有人要粉飾歷史,所以我們要記住歷史。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要永記祖國的歷史,這不僅是為了要更好的與篡改歪曲歷史的惡勢力斗爭;也更是因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我們需要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前車之鑒,后世之師”,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更好的服務祖國,服務人民。
作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國建設的準接班人,我們要牢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壯大自己的國家。因為百年的屈辱歷史已經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大清的閉關鎖國,天國美夢,孤立了自己,使自己從此在世界上落伍,我們叢中得到了教訓:只有吸收世界的先進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與世界接軌,與世界共發展。閉關的后果讓我們堅定了改革開放的必要一性一與重要一性一,我們把它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是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后作出的明智抉擇,我們必須要長期堅持。
曾經的東方大國,被別人用尖船利炮打開了國門,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們不得不感言:只有擁有強大的國防,才能保衛自己的人民,保衛自己的家園。中華民族歷來熱一愛一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諧,但作為一個一愛一好和平的民族,必須擁有維護和平的力量,建設強大的國防,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建設一支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人民軍隊,才能鑄就保衛和平的鋼鐵長城。
不論是要讓人民過上小康生活,還 是建設強大的國防,都離不開經濟的發 展 。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全方位的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使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們必須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我們即將迎來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們一黨一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那時以來,中國共一產一黨一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一精一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一產一黨一的面貌發生了歷史一性一變化。
現在,我國改革發展正處于關鍵階段。中國共一產一黨一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看完《復興之路》,我們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繼往開來,沿著前輩們在復興之路上留下的足跡,更成功的走好復興之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現階段,作為大學生,我們要認真學一習一黨一的十一七一大報告,學一習一貫徹落實一黨一的十一七一大一精一神、加強和提高我們的思和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水平,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一習一。 學校組織教職工代表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大型主題展覽。展覽共五大部分十七單元,通過大量歷史圖片資料,輔以影視資料播放,實物、模型展出等多種形式,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系統全面地梳理了中國近現代史。回顧了1840年**戰爭以來,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一產一黨一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該展覽正是“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
短短兩個小時的參觀,對中國民族的復興歷程而言似乎顯得有些短暫,但對炎黃子孫的心靈觸一動,必將久久難以平靜。從1840年領土淪喪、百年屈辱的開始,到今天的獨立自主并完成香港和澳門的順利回歸;從千年局變(辛亥革命)、崢嶸歲月(革命失敗、探索新道路)到中國新生(中國共一產一黨一領導新**主義革命的成功);從閉關鎖國、落后挨打、民不聊生,到今天的改革開放、申奧成功、小康社會。百年的屈辱和半個世紀的發 展 繁榮既見證了“落后就要挨打”這樣的血的教訓,也印證了“民族一精一神與國家安全從來不是靜態恒定之物,從來是在動一態中不斷變化演進的。”
從洪秀全到孫中山,從一毛一澤一東到一鄧一小一平,在百年沉一淪、百年復興、跌宕起伏歷史進程中,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夢想在水深火熱中探索;多少炎黃子孫為了國家復興的追求,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作為現代中國人,我們是驕傲的,因為我們的國家在富強;我們是自豪的,因為我們有如此多的一精一神領袖和如此偉大的民族。我們應該矢志不渝追尋他們的夢想,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以自己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發展史續寫新的篇章。
誠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只是一種口號。復興,靠強大的軍事高科技的國防,靠全中華兒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養的說服力。我們既需要完善政治體制,建立強大的經濟體制亦要擁有不可磨滅的文化一精一神。
勿忘國恥,以史為鑒。讓我們更加緊密地一團一結起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繼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