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8年的深圳,一個中年創業者正準備搭起兩間簡易房舍,籌集了僅有的兩萬一千元。這名后起創業者叫做任正非,而這個公司叫做華為。與此同時,不遠處,一位37歲的王石已經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
然而,這個故事并沒有讓人感到特別,因為這樣的成功似乎并不罕見。在那個年代,有很多人都像王石一樣,從國營單位離職,靠倒賣玉米、科教儀器發大財。甚至,在同一年里,還有其他人如宗慶后和馬云,他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征程。
然而,任正非的情況不同。他不但老了,而且被開除,被離婚,從部隊轉業干部到國企高管,再到最終的一無所有。44歲時,他幾乎成了孤家寡人。但是,這并不是他生命中的低谷。
歷史總是要通過這樣決絕的悲情成就一段佳話。任正非離開南油公司后,沒有放棄,他決定踏上自己的事業之路。這一年,也是一個草莽英雄起家的年代。而他的勇氣和毅力,最終讓他成為通訊行業世界第一大的企業家之一。
這不是一個關于苦難越多越能襯托一個人成功意義的小說。這是一個關于觸底反彈的人生故事,只要人們明白觸底不一定會跟著反彈,就足夠了。而且,并非苦難越多越能襯托一個人的成功意義,而是任何人的命運都是由意志、主觀能動性和運氣共同作用而成。
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勵志人物,他們的故事曲折離奇且經過了足夠時間考驗。他們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只要有一絲希望,一絲堅持,就有可能改變命運。
任正非今日已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但我們不能忘記,當年他曾經身處困境時,是如何站起來重新出發的。如果你現在也遇到了挑戰,你應該知道,即使你的境遇再差,也許你還沒有達到任正非當年那樣慘淡的情景。你還有青春,你還有社會環境,你還有再來一次的可能。相信歷史總不缺乏再一次的巧合,只是在那個時候,你是否能夠問自己一句,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份,當時你的位置是什么?跟誰風云際會?
因此,讓我們學習那些像任正 非一樣,用堅定的意志力和不屈服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洗禮,讓我們的內心變得更加堅韌。在那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應該尋找到屬于自己的“華為”,用自己的雙手去筑夢,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地基,無論前方道路如何崎嶇,都不要退縮,因為只要有一顆勇敢的心,一切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