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各種情感的糾纏。有些友誼如同日?,嵤拢嗷ラg不加深入,只是為了打發無聊和寂寞時光。還有些朋友雖然不經常見面,但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難或快樂時,他們總是第一個被我們想起。還有一類人,他們可能顯得粗俗甚至庸俗,但他們就像五谷雜糧一樣,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那些偶爾聚聚喝喝酒的人,我有時對他們感到惱火,因為他們似乎沒有追求,更沒有進取。但有時候,當我回憶起與他們一起豪飲后的歡笑,我也忍不住笑出聲來。那晚,我深夜無法入睡,便撥通了老朋友劉二哥的電話。他迷迷糊糊地接聽了電話,然后大罵我:“你以為你是誰?深更半夜還叫我陪你散步?”盡管如此,那次他熱烈擁抱并表示,如果我需要,他隨時都會跟著我去刀山火海。我非常感動,這種患難之交讓我認識到了它的價值。
記得有一次,我在網絡上讀了一篇文章,提倡“高配”友情,即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層面,不然容易淪為庸俗無為的人。如果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或許我們的友情就會更加珍貴。
有一天,在酒桌上,我鄭重宣布要各自為好,與周胖子等人分開。這讓周胖子大驚失色,以為是我身體出了問題。我搖頭說:“我的身體沒問題,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就太庸俗了。”那晚宴席散后,我們幾個長期交往的朋友消失在燈火闌珊處。周胖子又轉身回來,用力擁抱我,說:“李哥,我們的交往真就這樣散了……”
從此以后,我開始尋找那些擁有更高追求和格局的人群,如老宋,他寫詩,有一種悲憫人類的情懷。在一段漫長而疲憊的話題之后,我們決定分別休息。我發現,與人探討靈魂的事,也是一件極其費力的工作,就像挖掘空氣稀薄的地底煤炭一樣,只有真正返回地面的瞬間才能慶幸見到了陽光,踏實地生活。
其實,我也有幾位精神上的伙伴,我們相互稱呼對方為靈魂上的鄰居,但現實生活中我們之間卻隔著一堵墻。大男人們通常竭盡全力逆風前行,而軟弱者則像是唐僧般喋喋不休、脈脈含情。但只有真正堅強的人才知道怎樣用心交流,沒有哪個虎豹狼能談論過心事。
直至一個月后,我開始感到不安。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人,最適合在地里生根發芽。而所謂“接地氣”,就是這樣的感覺。不久前,一位新結識的小伙伴,每次都吹噓自己認識一些高端人物,最終因我的反駁而離去:“他們是他們,你永遠還是你自己?!?/p>
最終,在對過去親密伙伴們產生淡忘之念后,上周的一個下午,我興奮地給周胖子打電話:“馬上通知!今晚我們在老王家烤魚店見!”那天晚上,再度聚首于油煙騰騰的烤魚店里,我們竟然享受到了久別重逢帶來的驚喜。周胖子紅眼圈,對我肉麻的話語低聲應答——也是如此。
“胖子啊,還有各位,”當醉意濃厚的時候,“我們的吃喝玩樂雖不能觸及深水,卻也有炊煙裊裊帶來的放松和舒坦。”不過,當醉意漸退,肉麻的情緒便逐漸褪去。不過,無論如何,這些年來與你們共度歲月,是多么值得珍惜的一段經歷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