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實施方案合集[4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施方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施方案 篇1為了貫徹落實省、市、縣關于做好學校教學評估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我校教學評估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建設,全面提高 我校教學質量。根據教育局的安排和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評估,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和深化課程改革為宗旨,以發現、研究、解決學校和教師實施新課程中的突出問題為出發點,走進課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與第一線教師一起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切實提高學校和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
二、主要目標
1、改變以“分數”和“升學率”作為評價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的做法,建立具有激勵、導向、管理、評價功能的教學評估指導制度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教學評估的價值、意義和操作技術,使教學評估成為學校的自覺行為。
2、促進教師自主學習、自我反思,引導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師師德水平、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完善教師檔案管理,建立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和科研等,能反映教師綜合水平的業務檔案。
3、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加強教學管理、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保證新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4、加強對教師實施新課程、教師專業發展、教學研究的管理和指導的力度,促進學科之間、教師之間教學水平的均衡發展,不斷提高我校的教育質量。
三、基本原則
1、指導與評估相結合。義務教育階段的評估,目的是促進教師的發展,實現學校的發展,以指導為主,評估為輔,重在過程。要把教學評估逐漸變為一種管理過程,做到培訓后指導,指導后評估,評估中提高,不斷總結經驗,使學校評估工作成為一種規范。
2、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義務教育階段的評估,采取統籌規劃,分段實施,自評與他評相結合,以自評為主的評估機制,建立學校評估制度,制定有利于學校和教師發展并且易于操作的教學評估方法及程序,使教學評估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
3、規范與創新相結合。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方法構建符合教育規律,符合學校實際的教學評估指標體系,規范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學行為,引導教師轉變觀念,改變教育行為,自覺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實踐活動。
4、等級與定量相結合。義務教育階段的評估,采取等級評估、定量評估的評價辦法,通過不同等級標準的`具體內容,實現同一指標下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和差異性,不搞一刀切。通過定量評價,體現教學評估的科學性和發展的水平。
四、標準內容
教學評估標準分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教學評估和學校教學管理評估。教學評估標準分別參照《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教學評估等級標準》和《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學評估等級標準》進行評估。
1、教師教學評估標準,包括職業道德、專業水平、專業發展和課堂教學等4個一級指標和20個二級指標。
職業道德分為2個二級指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
專業水平分為5個二級指標:學歷資格、教學技能、教學能力、作業指導、教學質量。
專業發展分為6個二級指標:終身學習、轉變觀念、反思交流、研究行動、研究能力、創新成果。
課堂教學分為7個二級指標:教學設計、教學技術、教學反腐蝕、學習環境、課堂調控、過程評價、教學效果。
每個二級指標分為A、B、C三個等級標準。
2、學校教學評估標準,包括教學管理、課程管理、教學條件、校本研修和評價研究5個一級指標和22個二級指標。
教學管理分為5個二級指標:管理能力、課程目標、管理機制、教務管理和學生管理。
課程管理分為3個二級指標:實施方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
教學條件分為4個二級指標:教師隊伍、經費保障、教學設施、教學資料。
校本研修分為5個二級指標:研修規劃、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教學研究、主題研究。
評價研究分為5個二級指標:教學考察、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命題研究、質量評價。
每個二級指標都分為A、B兩個等級標準。
五、組織實施
(一)教師教學評估由學校組織實施,每個學期至少一次。
1、教師參照《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教學評估等級標準》進行自我評估。
2、學校根據課堂觀察、年級組、家長、學生評價意見,確定教師教學評估等級。
3、教師教學評估等級存入教師業績考核檔案,作為教師任用、專業發展考核的重要依據。
1、學校教學評估領導小組對照《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學評估等級標準》進行自評。
2、學校教學評估領導小組將學校教學自評結果向教職工代表通報,并進行討論,最后確定學校教學評估等級。
3、學校教學評估領導小組根據自評的結果和評估等級寫出學校教學評估自查報告。
六、方法程序
1、學校教學評估的主要對象是任課教師。
2、教學評估主要通過查閱教師有關資料、課堂觀察、訪談等形式進行。
3、對同一人評估,出現明顯差異時,可以采取聽課、座談等形式進行再評,評價結果由相關人員參考再評結果確定。
4、教師教學評價結果由主管領導或校長向教師反饋。
七、結果認定
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評估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個等級、具體分值為:優秀——90分以上;良好——89分~70分;一般——69分~40分;較差——39分以下。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評價結果,要結合教學評估工作,找出教學管理、教師發展、教學實踐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反思并分析問題的原因,研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制定下次教學評估的目標。
八、領導管理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健全機構
河北省教育廳、市、縣教育局開展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評估檢查,是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增強學校建設新課程能力,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學校要以此次檢查為契機,嚴格按照檢查標準,安排部署內查工作,落實責任,完善機制,使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更加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為提升學校綜合競爭力,奠定新的發展基礎。為確保工作順利進行,學校成立教學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此項工作。評估領導小組負責檔案整理,數據統計等工作,并形成評估報告。
2、加強義務教育階 ……此處隱藏1784個字……從而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大局意識、熔鑄團隊精神。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契機,凝聚班集體的合力。真的讓我們的網絡班彰顯出特色。七、訓練項目指導人員及分工:7.9--7.10 左 巍 劉 巖 7.11--7.12 王莉華 楊 利8.9--8.10 從志海 李冬梅 8.11---8.12 戰忠斌 徐燕燕八、訓練項目設計第一篇 團隊建設篇(一課時)1、團隊組建(每班組建四個小團隊,班級組建兩個大團隊)·確定隊名,“師出有名,戰無不勝”·設計隊呼、隊歌,打造精神符號·確定隊規,體認團隊規則2、團隊領袖競選,選出的領袖必須得到全體團隊成員的認可。3、學唱手語舞:《感恩的心》第二篇 團隊行動篇(共十八課時)團隊的成功取決于有強烈榮譽感、責任感并敢承擔責任,戰勝自我,善于合作與共贏的人。項目一:齊心協力走項目說明:每隊25人。隊中全體成員兩腳脖被一根繩束住向前走,在50米的跑道上行進,行進過程中隊員的步伐必須一致,若不一致要重走,并記入時間。評分標準:用時少的一方獲勝。得10分。項目目的:增強團隊意識:體會越容易的事情越需要認真的態度,感受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形成團隊的默契。項目二:一圈到底
項目說明:每隊20人。由一隊隊員手拉手,并將一大號的呼啦圈套于一個隊員的手臂上,并以此隊員開始,穿過每一名隊員,其間隊員拉著的手不能分開,最后回到起點宣告比賽結束。
項目目的:通過此項活動培養團隊的配合能力和彼此溝通。
評分標準:規定用時5分鐘,不含討論2分鐘。完成得10分,隊員之間拉著的手斷開一次扣1分,每超時一分鐘扣1分,每節約一分鐘加1分。
項目三:信任背摔
項目說明:有一名隊員背向站在1.4米高的平臺上,臺下有12名隊員縱向排列,將雙手平行交叉,以作保護,當所有隊員依次安全落地時,比賽宣告結束。
項目安排:每隊20人,規定用時20分鐘不含討論時間5分鐘。
項目目的:通過此項活動挑戰心理極限,增強對他人的信任。
交流口號:臺下隊員(準備好了嗎?),臺上隊員(準備好了),臺上隊員(我相信你們),臺下隊員(1、2、3)。
評分標準:規定用時20分鐘,全部完成得10分,每有1人不能完成扣1分,每節約1分鐘加1分。
項目四:過河拆橋
項目說明:此項活動的場地為平地,發放木塊或磚塊少于人員數。如果木塊或磚塊上沒有站人或落地,將視為被水沖走。在活動中若有人落地將視為犯規,須從新開始。
項目安排:每隊20人,規定用時15分鐘,不包括討論5分鐘。
項目目的: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和戰略戰術,訓練團隊內部的協調能力。
評分標準:完成得10分,每超時1分鐘扣1分,每節約1分鐘加1分。
項目五: 攜手并進
項目說明:此項目需50米的跑道,一個籃球和布條若干,兩個人背對背夾著籃球快速通過30米的跑道,籃球落地要從頭開始,在行進過程中不能用手觸摸籃球,然后由另兩名隊員用布條把自己的一條腿綁住再次通過30米的跑道,最后由一名隊員跑完40米,宣告比賽結束。
項目安排:每隊20人,分成四組。四組用時累計為本隊用時。
評分標準:用時少的隊獲勝。
項目六:一氣呵成項目說明:每隊25人站成一排,按自然數1-50順序依次報數。在這個過程中,隊員之間不得提醒,不得有任何動作,若有違反,視為輸,全體隊員要向對方行禮表示祝賀,并且要罰精神領袖(男做俯臥撐5個,每違反一次加五個;女作蛙跳5個,每違反一次加五個)。若無違紀,用時最少的隊為勝方。項目目的:培養學員的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評分標準:用時少的隊獲勝。采用七局五勝制。獲勝團隊將獲得10分。項目七:盲人摸號項目說明:每隊25人。每位學員戴上眼罩,每人一個號,但這個號只有本人知道。隊員根據自己的號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出一條直線。全過程不能說話,只要有人說話或脫下眼罩,要重新開始,并記入用時。項目目的:讓學生體會溝通的方法有很多,當環境及條件受到限制時,你是怎樣去改變自己,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問題。問題解決方法及溝通。評分標準:用時少的隊獲勝。獲勝團隊將獲得10分。項目八:舞動的搖繩項目說明:每隊一根搖繩,兩人隨著音樂的節奏搖動,其他隊員上去隨著音樂的節奏跳動。每隊15人。每掉一人次扣1分,每多一人次加1分。項目目的: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合作的快樂。評分標準:用時多的隊獲勝。獲勝團隊將獲得10分。項目九:穿越封鎖線項目說明:每隊25人。在前進的路上,只有一條路能通向目的地,但是這條路兩側是高墻,上面是“電線”。隊員只能在規定時間內穿越。在這個過程中,不能說話,若說話視為被發現“擊斃”,若“觸電”視為犧牲。需從頭再來。項目目的:讓學生體驗面對困難,戰勝困難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為集體的利益必須高度的自覺。評分標準:用時多的隊獲勝。獲勝團隊將獲得10
實施方案 篇4一、教育目標
培養少年兒童基本的良好行為習慣,主要包括良好的做人基本習慣、做事基本習慣和學習基本習慣;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自我教育能力,促進少年兒童健康人格發展,使廣大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二、教育內容
著眼兒童的日常行為,著重進行有關少年兒童在學習、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以及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治,以使廣大少年兒童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學習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從而為少年兒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礎。
三、教育途徑
(1)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行為規范三字經》、《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禮儀守則》為行為習慣培養的教材,以養成教育為主狠抓學生行為規范訓練。
(2)活動育人:(文體藝活動)重大節日活動、時事政治教育活動、系列專題活動(安全教育周,增強安全意識;文明禮貌月專項活動)。
(3)教師言行育人:榜樣的激勵作用
(4)課堂育人:發揮各學科的育人功能,特別是發揮品社、班專課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以及主題班隊會,閱讀課的育人功能。
(5)陣地育人:黑板報、升旗儀式、紅領巾監督崗,敬老院教育基地,校報櫥窗、廣播站;圖書室、勞動基地,心理咨詢室。
四、教育建議
(1)廣大師生充分認識到一個好習慣的重要性
要培養一個習慣,你首先必須研究它的重要性。因為你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你才會有培養這個習慣的愿望,你才能有堅強的決心,你才能有堅決的行動;只有有了一次次堅決的行動,習慣才能逐步養成。
(2)教育廣大師生充分明確一個好習慣的可行性
要培養一個習慣,開始前的可行性分析很重要,這樣使你建立在理智和科學的基礎上。否則,腦袋一熱,盲目去做,常常會半途而廢。回憶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不是經常對某件事情有很大決心?比如信誓旦旦要從明天起一定要長跑、一定要每天一小時學外語、一定要每天練半小時毛筆字等?為什么熱度只維持了幾天、幾個星期就像泄氣的皮球一樣癟了下去?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