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流傳我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每一刻故事之孝行雖不相同,但皆足以發揚我國固有道德,故事中雖有荒唐,且似不切實際,惟其孝德之崇高,精神之偉大,實堪為后世之范矣。
孝行天下作文 1
“孝”—什么是孝,不就是一個字嗎?又有什么意義呢?“不”!它的意義很大,不光是一個字,還是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
“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
古時,東漢江夏安陸人黃香,九歲喪母,視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關于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漢文帝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是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
與他們相比,我們都做到了什么呢?孝敬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父母下班時,給他們端上一杯茶水;睡覺時,為他們打上一盆洗腳水;節日里,給他們送上一句祝福的話語……這些事看起來雖小,微不足道,但包含的確是我們那一片熾誠的`孝心啊!人只有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對父母的孝心,人又怎么能談得上愛這個城市,這個養育我們的國家呢。
愛父母的孝心是“小孝”,愛祖國的孝心是“大孝”我愿意做有“大孝”的人。
孝行天下作文 2
孝,是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而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我家家規中就有這一條:無論獲得多少榮耀,不忘本源、孝敬父母,才是你最美好、最光輝的姿態。
按家鄉習俗,農歷大年初一,我們都要去山上祭拜祖先,為他們燒錢焚香,以表晚輩對先人的尊敬。
今年的大年初一,天氣溫熱干燥,常人看來的冬日里少有的溫和天氣,對于爬著山的我們,卻是炎熱無比。但今年,將近八十歲高齡的爺爺卻是跟著我們一起去拜墳。起初,我并不明白爺爺為什么這么做。
下午一點左右,我們抱著鞭炮,提著紙錢、蠟燭和香,從一條細窄的小路上山了。山里全是橘子樹,盡管我已經盡力避開橘子樹那多杈的`枝條,卻仍是不斷被其勾到衣服。我一把折過那些枝條,試圖彎腰從底下鉆過去,不巧,頭發卻被枝條纏住了。我不耐煩地扯下頭發,狼狽不堪地從樹下鉆了過去。我一邊扎著頭發,一邊追趕爺爺一群人,腳下落葉的碎裂聲更使我心生煩躁。
“煩死了,早知道我就不來了!”
不遠處的一個小山包上,爺爺和爸爸正在擺鞭炮。我兩步跳了上去,從塑料袋里拿出三支香,一只蠟燭和一些紙錢,在墳旁邊燒了起來,用燒著紙錢的火點燃了蠟燭和香,插到墳前。不遠處,巨大的鞭炮聲響起,掩住了我心中的惱怒。我虔誠地向墳拜了三拜。爸爸告訴我,這是太奶奶的墳。我站在旁邊,細聽著爺爺念叨:
“媽,兒子來看您了!孫子孫女也來了……”
我似乎懂得了爺爺為什么要來了。
我隨著爺爺繼續往山里走。一路上,橘子樹越來越密,爺爺不時被刮到。然而,他只是輕輕避開枝條,又向前走著。天氣越來越熱,每個人的頭上都布滿了汗珠,爺爺也在流汗,但我看了這么久,卻沒從爺爺臉上看到一絲厭煩的神情。爺爺的眼神是平靜的,平靜中包含著喜悅。
下一個墳,是太爺爺的。
爺爺似乎有點怕太爺爺,并沒有多說什么,但是他一絲不茍地擺好鞭炮,給太爺爺燒錢、焚香、點蠟燭。他所有的動作都透著一個字——孝。
我們拜了十多個墳,回到家時,早已大汗淋漓。然而與出發前不同的是,我明白了。
我明白爺爺為什么要在這么熱的天還去拜墳,因為孝。
以孝心對你的父母,不忘本源,孝行天下。
孝行天下作文 3
親情是一瓢紛灑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到心靈的滋潤;親情是一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熱不寐的人領略出詩般的恬靜;親情是潑灑在頭頂的冰水,使高熱發昏的人得以冷靜地思索;親情是一塊銜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飲黃蓮的人品嘗到生活的甘甜。
聽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獵人在打獵時發現一只帶有兩只小崽的母狼,當獵人與這只狼的距離漸漸的縮短,母狼轉頭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通常狼在危急時,會在草木茂盛的地方兜圈子以便伺機逃脫。而這只母狼的行動令這個獵人很吃驚,最后擊斃了母狼后又在一堆干駱駝糞中找到了兩只小狼。看到這里,想必大家都已恍然大悟,那只母狼是為了保護它的幼崽,以一死換回孩子的一生。平時我們只知道狼兇殘無比,今天才知母狼的智慧,母狼的愛心和自我犧牲精神,讓我們汗顏。
動物都充滿著母性光輝,更好何況我們人類呢!現在的。父母親對孩子的愛不亞于母狼的愛。而我們作為子女盡到了孝順父母的義務了嗎?孝行天下,就是希望天下的人都能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不是每天忙碌的在外奔波,掙很多很多的錢,而是給予父母關心,哪怕是一句噓寒問暖的話。孝順父母也不是天天給父母說些甜言蜜語,要落實到行動上,哪怕是幫父母捶背,捏肩。孝順父母還要理解和原諒父母,我們的父母與我們生活的年代不同,當然在某些事情會有一些分歧,可這都不是我們怨恨父母的理由。冷靜的想想,我們能夠善待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為什么一定要和我們的親人斤斤計較呢?我們甚至可以與曾經勢不兩立的敵人化? 我們如果只顧忙于自己的事業,而忘了父母親,那就真成了子欲養而親不待了。我們真的應該珍惜這種緣分,讓我們能夠在有能力的時候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不然,最后只能后悔終生了。
天下的子女們,都好好反省自己吧!在有限的時間的里,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讓孝遍及天下!
我的孝行故事 4
現在,身為小學生的我們,事情都丟給了30多歲的父母了,本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事都向父母那邊要。父母為我們付出很多,可是我們卻從來沒有為父母著想,為父母做過一件事。寫到這里,我的心里不由得愧疚萬分。以前,只要父母說一句讓我不高興的話,我就和父母吵架,一天至少要吵三次架。從今天起,我一定要改正這個不好的習慣。
最近的一次數學考試,我只考了88分。我對我自己很失望,媽媽和爸爸看到試卷后,他們也表現得很失望。雖然他們沒有當面說我,但是我依然很煩惱,決心接下來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期末考試考個好成績。
記得有一次,爸爸的腿疼的厲害,爸爸一疼就是半小時,我很著急,連忙走到爸爸身邊幫他按摩。我按的可認真了,按了一會兒,我問爸爸:”您還疼嗎?“爸作 文 吧爸回答說:”不是很疼了。“
第二天,爸爸又疼起來了,我很擔心,趕緊跟媽媽說:”還是把爸爸送到醫院去吧,媽媽答應了。我們騎著車趕往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生說:“這病情不嚴重,只要在家好好休息幾天就好了。”這下我才放心了,和媽媽一起把爸爸送回家休息。
看著爸爸腿疼得直流汗樣子,我終于體會到了爸爸媽媽的辛苦。爸爸的腿疼就是因為長期在外面辛苦的勞作引起的。父母事事為我們著想,而我們卻不能為父母分擔些許。雖然在人前,他們總夸我長大了,有孝心了,知道關心父母了,但我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
接這個機會,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以前讓你們受了太多苦,我不會再過分地依賴你們了,我已經長大了,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的。
爸爸媽媽,我永遠愛你們!
孝行天下作文 5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
最近,《弟子規》的這幾句訓語在我們同學中間? 這緣于節假日期間,很多同學都觀看了《兒子媳婦和老娘》這部山西本土電影。影片中親人之間利益沖突、愛與恨交織的故事,帶給觀眾的是感動,是思索,更是靈魂的拷問、思想的凈化……
電影片名直白簡單,演員表演純樸真實,直觀的鏡頭畫面,逼真的生活場景,卻帶給我一種強烈的沖擊:是一種震撼人心、催人淚下的情感穿透力,更是一種深刻、犀利的道德批判力。
電影中,深明大義、講究誠信、委曲求全、忍辱負重的母親,堅持正義、主持公道、同情弱者、樂于助人的律師,她們都有著一顆金子般善良的愛心,始終堅守著那一份應有的操守和品德,深深地感染著我。
曾經聽一位哲人這樣說過:“世上所有的`愛都是以相聚為目的,只有一種愛卻是為了更好的分離,那就是母愛。”是啊!“母愛如水,溫柔細膩,父愛如山,深沉嚴格,父母的愛是至深至純的愛,無私永恒的愛,無微不至、不求回報的愛!親情化作水,滴滴潤心田,風雨伴兒行,只為早成才!
母親用她的真心換回了子女們的孝心,結尾“媽媽”的呼喊聲是彰顯了偉大母愛這一永恒的主題,更是對人間真情和大愛的強烈呼喚。
金錢與道德的沖突詮釋了孝道,社會與家庭的碰撞弘揚了美德,母親與兒女的矛盾彰顯了真情。從古至今,學會感恩,懂得回報,孝行天下,是亙古不變的話題。我們作為現代的少年更應該懂得孝敬長輩,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效祖國,振興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孝行天下作文 6
百善孝為先,孝,是每個中華兒女必須擁有的道德品質,也是每個中華兒女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孝,就是社會道德中的“通行證”。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吧,這篇文章就是要教我們以孝為先。相傳,孔融的父親買了許多金燦燦的梨,他拿了一個又大又甜的梨給孔融,但是孔融一直不要,并有條有理的`說道:“我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梨,那個大梨就留給哥哥吧!”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中國,并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人孝的道選。
孝,已經在國民心中,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把看似簡單的事做好呢?孝行不應該等待,應早些去做。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機會,及時行孝。或許是一杯溫暖的水,一次關心的話語都可以傳遞出你的孝心。
有時,你是否知道父母在背后為我們做了多少事情還在為我們操心、勞累。而我們呢?我們又在做些什么?我們必須要和他們一樣愛著他們,要不然怎能對待你那顆孝心呢?
一個孝字,上為老,下為子,就相當于扶起了老,這個孝字,就是要告訴我們盡早的孝,要不然最后只能后悔終生了。
現在讓我們好好反省自己吧,讓我們孝順老人,孝順父母,讓孝遍天下!
孝行天下作文 7
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謂其博大,只因傳統文化的所涉獵的內容較多,領域較廣。謂其精深,只因傳統文化內在蘊藏著的是我們國民的精、氣、神。
記得當年說過“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做人以德為先,做事 ”就連我的父母也常常說:“學習是主要的,做人是更主要的。”是呀!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誤,但只要我們有一顆坦然面對的心就不怕犯錯誤。錯誤不可怕,就怕我們不知悔改。
老人家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小時候只知道這句話,但并不理解它的真正含義。現如今,我長大了,似乎也慢慢懂得了。我們的父母每天起早貪黑地掙錢,總是想竭盡所能把最好的給我們,讓我們生活得不比別人差。可我們總像一個傻瓜,和父母拗著來:父母讓我們往東,我們偏要往西。我們每天總想著自己吃好、穿好、玩好。可這背后滿滿的都是父母用汗水掙來的心酸。你們忍心隨意揮霍嗎?你們好意思拿他們的血汗錢出去顯擺嗎?別說你們不懂,曾經的我也是,肆意地揮霍著所謂的青春。
有一種成長叫長大,我長大了!當父母回到家的時候,我給他們端上一杯水、洗一下腳、做一頓飯。讓父母知道我有一顆孝敬他們的'心,這就足夠了。你們有做過嗎?其實父母需要的并不多。《常回家看看》里的歌詞說得多好:老人不圖兒? 盡孝要及時,莫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待”。
記得前年那時候父親生病,去醫院查了血小板過低,需要住院,可我呢?整天只知道玩,想想真可笑。一個凌晨,電話響了,媽媽去接的,緊接著傳來媽媽的啜泣聲。媽媽嚇得哭了整整一個下午,當晚連夜買了機票準備去西安。我驚訝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原來打電話來的是大姑,她在那邊說奶奶去世了。媽媽對父親說:“媽不行了,軍軍大姑說讓咱們趕緊回去見媽媽最后一面。”當時爸爸一下子蹲坐到地上。那時候是凌晨四點鐘,我當天的英語課都不能去補,直接被父親和母親帶回老家了。
路上我默默地看著反光鏡,父親那紅潤的眼圈,讓我感到心痛。父親一路上一聲不吭,足足到第二天晚上十點多到了大姑家。進門大姑牽著我的手,我與大姑已有六七年沒見了。大姑對爸爸說奶奶去世了。爸爸愣神了,反應過來就把我們帶上了去奶奶家,父親那淚花強忍著沒掉下來。到了奶奶家父親看見那口棺材,直接沖過去跪下來喊“媽”,這一刻父親釋放了一路來的傷心。我默默地跪了下來。爺爺奶奶是所有親人里最疼愛我的了。與他們相處了七年,到最后看著他們一個一個都離我而去,我的淚簌簌地落了下來。父親對奶奶的孝順,這一刻我頓時明白了許多。也許更多的是父親對奶奶的愧疚吧,沒有在奶奶最后彌留之際呆在她身邊照顧。哎,時光倒流多好啊!
萬事德為上。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重要的一翼。要想我們的民族美德傳承,我們中學生能做的也許很少,何不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身邊的小事做好呢?也許,我們真該多多陪伴我們的父母,趁他們還在,也趁我們年輕!
中華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任我用再精準的語言也無法描繪他的全部,也試問誰解其中味?也許只能靠我們大家共同挖掘,共同弘揚啦!
孝行天下作文 8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
最近,《弟子規》的這幾句訓語在我們同學中間? 這緣于節假日期間,很多同學都觀看了《兒子媳婦和老娘》這部山西本土電影。影片中親人之間利益沖突、愛與恨交織的故事,帶給觀眾的是感動,是思索,更是靈魂的拷問、思想的凈化……
電影片名直白簡單,演員表演純樸真實,直觀的鏡頭畫面,逼真的`生活場景,卻帶給我一種強烈的沖擊:是一種震撼人心、催人淚下的感情穿透力,更是一種深刻、犀利的道德批判力。
電影中,深明大義、講究誠信,委曲求全、忍辱負重的母親,堅持正義,主持公道,同情弱者,樂于助人的律師,她們都有著一顆金子般善良的愛心,始終堅守著那一份應有的操守和品德,深深地感染著我。
曾經聽一位哲人這樣說過:“世上所有的愛都是以相聚為目的,只有一種愛卻是為了更好的分離,那就是母愛。”是啊!“母愛如水,溫柔細膩,父愛如山,深沉嚴格,父母的愛是至深至純的愛,無私永恒的愛,無微不至、不求回報的愛!親情化作水,滴滴潤心田,風雨伴兒行,只為早成才!
母親用她的真心換回了子女們的孝心,結尾“媽媽”的呼喊聲是彰顯了偉大母愛這一永恒的主題,更是是對人間真情和大愛的強烈呼喚。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金錢與道德的沖突詮釋了孝道,社會與家庭的碰撞弘揚了美德,母親與兒女的矛盾彰顯的了真情。從古至今,學會感恩,懂得回報,孝行天下,是亙古不變的話題。我們作為現代的少年更應該懂得孝敬長輩,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效祖國,振興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孝行天下作文 9
一個老母親收養了一個孤兒,她的親生兒子卻不要她了。但這沒有阻止撫養孤兒的決心。她一個人辛辛苦苦地培養孤兒上了大學,而孤兒大學畢業后卻忘記了老母親。老母親年老體衰,孤零零的一個人生活著,拾垃圾、撿破爛,艱難的維持著生計。而她的兒子家養了一條寵物狗,老母親非常羨慕這條狗,因為狗可以吃好的飯,穿漂亮的衣服,住高級的樓房。而她呢,房子不能遮風擋雨,衣服不能抵擋四季風寒。“兒啊,我想做你家的一只狗。”老母親仰望蒼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讓人心寒。天下之人誰無母,誰能報盡母育情。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孝敬父母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我們青少年學生,更應該把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光大!養兒方知父母恩,難道就必須等到哪一天你我都成為人父人母的時候才能夠深刻體會到天下父母心嗎?沒有父母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孔子的學生子路以政事著物,以勇敢聞名。而子路幼年時,他的'家境非常貧窮,常年靠吃初糧野菜度日。一次子路的老母親生病,想吃米飯,可家里粒米皆無。怎么辦?于是子路想到了在山那邊的一個親戚。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山路,借到了一點米,讓病重的母親吃上了一口米飯。人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好孩子。
盡管我們現在用不著像子路那樣,但千萬不能錯過回報父母恩情的機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世界上最大的悔恨莫過于此!一個人活著,就應該有孝心,趁著自己的父母還年輕,盡一份孝心,報一份恩情,讓父母少點痛苦,多享點福,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終身遺憾!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日常生活中的我們,為人子女,最應感激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因為父母好比我們人生中的太陽,太陽帶給我們溫暖,帶給我們光明,賦予了世界的生機。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又是他們為了我們辛勤勞作。當你遇到挫折時,首先是父母關心你,呵護你并告訴你:“你永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別忘了,自己背后還有我們的支持”;當你受冷落時,總會有兩個人出現在面前,伸出雙手給你溫暖;當你受挫折時,還是這雙手將你從困難中拉出,讓你沖破一切挫折走向成功。
我們應該對父母感恩,將圣人的教誨銘記于心,付諸于行動。不要做那老母親羨慕狗的兒子。像子路那樣,乘父母還健在的時候,讓他們活的健康,活的開心。這樣當父母年老離去的時候,心中也少一份悲痛,少一份后悔。
孝行天下作文 10
百善孝為先,一百種善中孝最為特殊,孝是百善之首。人如果連孝都做不好,那么活在這世界上,還有什么意義呢?
我的奶奶得了腸癌做了很大的一次手術,爸爸就每天都到醫院去照顧奶奶。奶奶做完手術之后渾身插滿了管子,但是醫生也讓奶奶早早就下地訓練,說是要讓奶奶盡快排氣好讓她的腸子盡快的恢復功能。爸爸就一手舉著點滴桿兒一手攙著奶奶,爺爺就在后邊抓著那些管子,奶奶從走廊的這頭走到那頭,來來回回直到奶奶走不動了再把奶奶扶回床上。奶奶是腸道手術不能進食,爸爸就拿棉簽蘸水擦奶奶的嘴唇,防止奶奶的唇干裂。奶奶的`床下有好多的礦泉水瓶,但是里邊不是礦泉水是尿。醫生讓每天都要記錄奶奶的排尿量,爸爸就在每個瓶子上標上時間和數量。爺爺看爸爸的眼睛都熬紅了就讓爸爸回家休息一下,爸爸說我不累,您歲數大了,還是您回家休息吧!就這樣,奶奶住了22天院,爸爸就在醫院照顧了奶奶22天。直到現在奶奶出院了,爸爸還是經常去奶奶那兒去照顧她。
爸爸告訴我說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父愛是大山、母愛是大海。父母給我們的愛是無限的,我們是還不清的,但我們可以好好孝順他們,讓他們開心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孝行天下作文 11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世界上沒有那個母親是不愛我們的,不疼我們的,母親,像一堵墻,為我們遮住了風雨,擋住了烈日,好讓我們這些不經風雨的小樹苗茁壯成長;母親,像慈祥的鳥媽媽,每天都用充滿愛的手撫摸著我們這些幼雛的羽毛,鼓勵我們去搏擊萬里長空。
周五,敏敏老師布置了我們一個作業,作業的名字叫----:“給媽媽洗洗腳”,老師的話音剛落,班里就像熱水開了鍋:有的干咳一聲、有的大笑聲連成一片,有的同學還連連做嘔吐狀。我終于下定了決心,今天晚上我就給媽媽洗一次腳。想想自己小的時候,都是媽媽給自己洗腳的,現在讓我來給媽媽洗一次腳。
到了傍晚,吃好晚飯,我對媽媽小聲地說:“媽媽,今天我要為您洗一次腳。”聽到這話,媽媽笑著說:“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來不及回答媽媽,我就在自來水龍頭下面用水壺接了大半壺水加熱,一會兒,水就熱了,我把水倒在了媽平時洗腳用的腳盆里,用食指伸進水里試了一下水溫,“媽呀,太燙了!”我尖叫起來,于是,我又放了一些冷水,又試了試水溫,這才覺得差不多了。我端著腳盆來到媽媽身旁,把腳盆放在地上,幫助媽媽脫去鞋子、襪子,把媽媽的腳放到腳盆里面。浸了一浸,我就用雙手給她按起了腳來。我在給媽媽搓洗腳的時候,濺了我一身的水,媽媽幽默風趣地對我說:“我家的老佩可真懂事呀!”我聽了十分高興,都有點兒沾沾自喜了。
洗好了腳后,我拿上干毛巾幫助媽媽把腳擦干。這時,媽媽的`臉上已經樂開了花,她高興地說:“今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于是,我得意地笑了。看著媽媽干凈的腳和興奮不已的神情,我的心里感到很內疚:如果老師不布置這道作業,我會給媽媽洗洗腳嗎?
通過這次活動,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每天媽媽都早早的起床,為我們準備早點,又要送我們上學,接著自己又要去上班,到了傍晚就忙碌的為我們準備晚飯,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從今天開始,我一定會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讓媽媽生氣,做一個孝順媽媽的好孩子。
孝行天下作文 12
孝,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子女應對父母盡的本分,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孝,具有實實在在內容,蘊含著無堅不摧的能量。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為我們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從我們一出生,父母就為我們操勞了起來,把我們一點一滴地拉扯大,我們的一舉一動都無時無刻不牽掛著他們的心。我們磕著了,爸爸表面上十分冷漠,讓我們自己爬起來,但實際內心比磕著自己還要痛。我們生病了,爸爸媽媽總是為我們擔心這擔心那,一刻也不敢停下來。
有一個故事,在某地發生山林火災。消防隊員撲滅火災后,一棵樹下發現一只奇特的鳥。它已被烤焦了,但是卻仍然保持著一個姿式:盡力張開著翼翅。一名消防隊員不經意;碰倒了這只鳥。這時候,奇跡發生了:幾只小雛鳥吱吱喳喳叫著,從大鳥的翅下鉆了出來。全體消防隊員被感動了。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一種能夠創造奇跡的力量。在那么大的山火中,大鳥憑著對雛鳥的慈愛天性,至死保持著張開的翼翅,竟然保護住了自己的幾只小雛鳥。這是一個奇跡。
《開學第一課》中的孟佩杰從5歲便失去了雙親,是由養母撫養到8歲,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在她8歲那年,養母又因為椎管狹窄而不能下地走路,而孟佩杰卻擔起了這副重擔,每天從家到學校和醫院三點一線的跑,中午時間緊,回來給媽媽做好飯就拿起一個冷饃想學校跑? ?
我們孝順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已經為我們而辛勞了一輩子。我們為我們奉獻了這么多,可以說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呵護、教誨和影響,每一步都浸透著父母的心血。難道我們不該去孝敬他們嗎?
《禮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我想,凡是一個有點良心的人,都會知道這個道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給予他們物質和精神上面的幫助;其次,還要與他們搭建起心靈上的橋梁,父母最關心我們的生活,那我們就多與他們交流和溝通自己在學校的表現;要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先耐心的聽著,即使父母說的不對,也要以后有機會的時候與他們去交流,畢竟父母與我們是兩代人,可能思維觀念上有一些差異,千萬不能頂撞父母,讓他們生氣更不能采取回避、和疏遠的態度;平常,我們要多與他們外出旅游,讓他們多散散心;我們還要尊重父母的個性和喜好。
百善孝為先!
孝行天下作文 13
盡孝,這個詞語聽起來離我們那么遙遠卻又那么相近。遙遠在許多 許多事物都是相對的,在你不斷的為某一件事找理由的時候,可能恰恰這件事你只需伸個手就可完成。盡孝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去逃避,真心為父母考慮,那么你的孝心不用明說也可體現出來。
我曾經就看到過一個讓我感慨的場景。那一次,我和我的父母去泰山旅游,爬山爬到半山腰,我和我媽實在是累得不行了,就向我爸提議休息一下,我爸見我們累得氣喘吁吁的,就讓我們先在旁邊的涼亭休息一下,自己先上山去了。我媽坐在涼亭上看著那些繼續上山的人不禁感慨說:“這些人也太有勁了吧,爬了這么久都不覺得累嗎?”。我笑了笑對媽媽解釋道:“那是因為他們剛剛在下面歇了一會兒,誰像你一樣,從山腳一路沖到了這里,不累才怪。還有你也太不細心了,剛才那些人明顯爬了一會后就歇息了,難道你沒發現嗎?”“哈哈,有那種事嗎?”唉,她又在耍蠢,不理她了。我又將視線移到了登山的人們身上,這時候我突然發現了一個看著像是家庭的三人小組,兩男一女,其中的'一男一女看著像是夫妻,另一個像是個十五六歲的孩子。那對夫妻很明顯是累了,正在他們孩子的攙扶下向這邊走來,不久之后他們坐到了我們的旁邊。我細心的觀察著他們,發現那對夫妻剛準備坐下,那個孩子就拿報紙給他們墊著,然后拿水遞給他們,之后才自己找了張報紙坐在他們旁邊。那個孩子坐下之后并沒有立馬歇息,雖然我看出來他也很累。他馬上拿出紙巾給他的父母擦汗,他的父母看到這里也欣慰的笑了,一家人顯得其樂融融。看到這里,我就已經感慨萬千,心里思緒亂飛。大約十分鐘之后,他們起身準備繼續登山。這時我忍不住叫住了他們,將自己心里對他們孩子的的褒獎說了出來。可是他們給我的答復卻讓我更是吃了一驚。那個孩子說他跟這對夫妻沒有血緣關系,只是領居而已。他還說這對夫妻一直沒有孩子,只有他們兩個人住在一起,他不想讓這兩個人太過寂寞,不僅平時給他們很多幫助,今天還帶他們來泰山玩玩,讓他們好好開心開心。聽到這里,我的心里已是翻江倒海,對他們又說了幾句之后,看著孩子攙扶著他們漸漸去的背影,我卻不禁感到愧疚,對自己父母的愧疚。
人們總是不想干這樣那樣的事,對盡孝也是敷衍了事。但那天看到那樣的場景,聽到那樣的話語,誰還能抑制住自己那噴薄而出的激動與感情。是啊,行孝并不困難,只看你有沒有那個心。孝行遍布天下,孝心遍布人心,所以就讓我們一起孝行天下吧!
孝行天下作文 14
俗話說“百行孝為先”但捫心自問——我真的做到孝了嗎?回答“是”的人有幾個?
——題記
我坐早班車上學時,經常看見一對祖孫倆,爺爺在孫子后面跟著,將孫子送到站牌下,然后看著孫子上車,雙眼癡癡地望著車內,尋找孫子的身影,直到車開走了,才慢慢走回家。每每看到這一幕,我的心總會涌起一陣傷感,年幼時我的爺爺也會像跟屁蟲似的走在我后面,幫我提書包,給我買各種零食,講各種笑話或歷史故事。而如今,他只能躺在床上,含糊不清地說著話,像個小孩。
這種轉變,讓我突然領悟人的一生本就是一個循環,小時候父母對你做到一切,長大后你也要對父母做。而你對父母所做的就是孝。這似乎是天經地義,可并不簡單父母愛孩子甚過愛自己,但孩子愛父母能甚過愛自己嗎?
而其實,盡心盡力去照料關心父母,便是最大的孝了。
在我心目中,我爸就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還記得暑假時,爸清早被一個電話叫出去,結果第二天才哭喪臉著對我說,你爺爺半癱了。我當時被嚇了一跳,我怎么也想不到我那前段時間才見過身子硬朗的老頑童爺爺居然半癱了,從此,我爸開始了早出晚歸,神出鬼沒的日子。有時我四五天見不到他。
我去醫院看爺爺,爺爺能清楚地喊出我的名字,卻不認得其他人,我心酸得想哭,而爸一直跑前跑后,去病房拿藥,去拿報告單,向醫生詢問病情,我想他一定很難過,雖然在我面前他像個沒事人一樣,但紅紅的眼圈告訴我他的傷心。
他瘦了好多,后來他說爺爺晚上不睡覺,用能動的手把身上的管子全拔掉,吵著要回家,罵爸是叛徒,把他關在醫院。那一刻,我發現他眼底深深的悲傷。
冬至,我回老家看望許久未見的爺爺,他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叫他許久,他才含糊的應一聲,半睜著眼,然后又睡,我鼻子酸酸的。原本胖胖的'爺爺如今骨瘦如柴,我看了看爸爸,他的眉頭緊鎖,不停地叫著爺爺,仿佛爺爺多答應幾聲,他便更安心。我想可能是受小嬸嬸的影響,他跟爸說爺爺都不肯吃東西,可能就這幾天。
在回家路上他絮絮叨叨對我說,要喂什么給爺爺,又香又甜,不然他不吃,爺爺這幾天頭很難受,已經喊了兩三天,還不肯蓋被子,晚上根本沒法睡覺……
雖然我與爸不常見面,但卻能從他的只言片語,一舉一動體會到他對爺爺的愛。這就叫孝吧。
人的一生不過是過眼云煙,度過每一天,生命也少了一天,愿孝行天下,家家共享天倫之樂。
孝行天下作文 15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翻開歷史的長卷,一幅幅有關孝敬父母的感人畫面便浮現眼前,那一張張鮮活的面容永遠在歷史的天空閃耀,他們用自己的言行豎起了一面旗幟,引領人們行走在用孝心鑄就的這條大道上。
西漢時期的漢文帝劉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從小就奉行孝道。劉恒被封為代王時,生母薄太后,跟隨他住在一起。劉恒與母親感情深厚,傾心的侍奉母親,盡力讓她感受到快樂和滿足。然而,薄太后身體虛弱,經常患病,連續三年都臥病在床。三年里,劉恒在勤理朝政的同時,親自為母親煎湯藥,每次煎完,自己總要先嘗一嘗,試試湯藥燙不燙,覺得差不多了,才端給母親喝。他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以后,才趴在床前睡一會。劉恒用自己的行動為后人解釋了什么是孝道。
像這樣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記得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一位母親懷抱嬰兒困在廢墟里,為了不讓孩子餓死,用牙齒把手指咬破,用自己的血去喂孩子,隨著鮮血一點一點的流失,她也漸漸地失去了知覺……救援隊救出這對母子時孩子還活著,可母親卻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令她無限眷戀的世界。1999年10月3日,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在貴州麻嶺風景區,正在運行的纜車突然墜落,就在纜車落地的一瞬間,一對年輕的夫婦,用雙手托起了自己兩歲半的兒子,他們含著眼淚攜手走向了天國。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還有誰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你?在危險到來時,會用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你?除了父母還是父母!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道德的在淪喪,對于孝道越來越漠視。在榆中的三角城,最近發生過一起毆打母親的惡性的事件。就因為患病的母親病情加重沒有做飯,他回到家后,看到鍋里沒飯,突然暴跳如雷,從地上撿起電線就打母親。這就是含辛茹苦養育的孩子對臥病在床的母親的“回報”。最近又發生一件棄母不養的事:一位老人因不慎將左大腿摔成骨折,此后,四個兒子便開始輪流養母親,每人贍養三個月,輪到老三時,母親被活活餓死了,這難道不是社會的悲哀嗎?有的人,寧可養一只狗,也不愿意贍養自己的`父母,致使有老人發出“孩子,我愿意做你家的一條狗”的呼聲,這既令人痛心又寒心的呼聲,再一次為世人了敲響警鐘。人們不僅要問:現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像這樣的事層出不窮,數不勝數,人們的道德在漸漸的失去底線。就像那漂亮的花朵突然蔫了,輕松優美的樂曲聲突然中斷了一樣。以"孝"為先的道德觀再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人的心靈在扭曲,對金錢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對孝道越來越漠視。難道我們這個“禮儀之邦、文明之國”要徒有虛名嗎?不!不能這樣!我們應該用最美的孝心去溫暖他們一天天衰老下去的心,去融化那一顆顆包裹了千層寒冰的心靈,讓孝道延續下去,讓孝心澆灌的花朵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