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
火燒云教案 1
教材簡析
《火燒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是一篇自讀課文。課文描寫了日落時晚霞的美麗景象,全文以“變”字統領全篇,且節節有“變”,使自然之美、人與物之美在“變”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是一篇非常優美的寫景之作。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3、邊讀課文邊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體會作者贊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生動地描寫火燒云的顏色及形態的變化的;并能邊讀課文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游戲導入:
進行漢字加筆畫組成新字游戲。教師出示漢字“二”,要求加兩筆變成新字,從而引出“云”字;
2、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看到過一些什么顏色的云?從而引出“火燒云”。
3、課題板書:火燒云學生齊讀課題。
4、學習教師補充的火燒云的資料。從中明白什么叫火燒云?火燒云的作用!并積累和理解關與天氣的諺語“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
二、明確目標,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導讀:
找出本課的學習要求。
在指名學生回答后學生齊讀要求。
⑴認真讀課文:
隨著課文的描繪,想象火燒云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
⑵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學生默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⑴讀不準的字音借助拼音讀正確。
⑵請學生范讀帶拼音的詞語并教讀。
⑶讀通句子,難句反復讀幾遍,讀通為止。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要求:
⑴自由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課文重點寫的是什么?
(火燒云的變化)
⑵全文圍繞重點可以分成幾個部分?
2、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精讀,要求:
⑴邊讀課文邊想象當時的畫面景象。
⑵邊讀邊思考解決下列問題:
①地面的景物發生了什么變化?
②火燒云的顏色有那些變化,你覺得還可能有那些?
③火燒云的形狀有那些變化,你覺得還會有什么形狀?火燒云的形狀按()──()──()三步順序介紹的?
3、匯報展示,深入感悟:
⑵火燒云的顏色還可能有蘋果紅、橘黃……
⑶火燒云的形狀按“出現什么──是什么樣──變模糊了”的順序介紹的。
【學法指導】放手讓學生暢談火燒云顏色多、變化快的特點,學生很容易抓住了這一特點。空白最容易激發人的想像力。
四、總結延伸、指導背誦
1、引導學生回顧全文,提升情感:
本文主要描寫了火燒云上來時地面景物的變化、自身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有順序地向我們展現了火燒云的奇妙景象。讓人感覺無比的眷戀與喜愛。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進行背誦,教師指導。
板書設計:
天空
(1~2)上來了(靜態)
地上
火燒云
顏色多快美
(3~6)變化(動態)
形狀多快奇
(7)下去了
火燒云教案 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字。能正確讀寫“火燒云、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著、模糊、兇猛、廟門、蹲著、鎮靜、必須、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是怎樣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一)溫故導入,梳理問題。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火燒云》這篇課文,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寫火燒云的變化的?
2、大家覺得學習這篇課文應該解決哪些問題?
預設:(1)火燒云的顏色有什么變化?
(2)火燒云的形狀有什么變化?
3、梳理問題。
(二)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1、出示自讀提示:
請同學們帶著(1)火燒云的顏色有什么變化?(2)火燒云的形狀有什么變化?
這兩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度邊思考,在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批注閱讀感悟。
2、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巡視,注意關注學困生有效自學。
二、解疑合探
(一)感受霞光的美
1、出示課件:畫面展示霞光照耀下的地面美景。同學們,看到這里,霞光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的火燒云?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只回答出“傍晚時的火燒云”不確切,應根據“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時的火燒云”。
3、霞光照耀下地面的景色是那么美,如果你也被這一片霞光所包圍著,你的心情會怎樣?(贊美、驚奇…)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感受霞光的美。指名讀、評讀、品讀。
(二)感受火燒云顏色的變化
過渡:火燒云上來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現出絢麗的景象,連天上的云也變得更加迷人。(齊讀第二自然段)
1、“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里的“燒”可以換成什么字?比較一下為什么在這里用“燒”字?(一個燒字用得好,寫出了火燒云范圍之大,氣勢之宏,顏色之艷,給人以動感。)齊讀,火燒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火燒云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詞體會到?(板書:快、多)
3、課件出示: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褐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生自由讀句子。
4、“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三種顏色,用“像一樣的顏色。”這句話描述一下。
5、天空還有哪些顏色?試著說說這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用“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種帶比喻的形式來說)
6、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呀!你能用用恰當的詞語概括火燒云顏色變化多?: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色彩斑斕、五光十色
7、讀這段話,比一比誰能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指名讀、讀、再讀。
(三)感受火燒云形狀的變化
過渡:火燒云的顏色如此繽紛,那它的形狀變化又怎樣?
1、火燒云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詞與體會到的?
2、集體交流。(板書:快、多)
3、作者在描寫火燒云變化時,描繪的真是精彩。馬的樣子是怎樣的?它是怎樣變化的?又是怎樣消失的?(課件出示)
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是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
教師引讀。
4、你覺得這段話什么地方寫得好?為什么?
5、指導朗讀:誰能把這種有趣的情景用朗讀表達出來?
6、自由讀讀大狗、大獅子的部分,你覺得哪里描寫得也很有趣?
8、你覺得天空中還會出現怎樣的情景?請你學者作者的寫法,按照“出現”-“變化”-“消失”的順序說一說。
9、火燒云變化這么多,你能用哪些詞語概括出火燒云形狀變化之多。(變化莫測、變化多端、千變萬化、絢麗多姿、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10、火燒云的形狀如此有趣,誰想用朗讀帶著同學們再去欣賞一翻?指名讀。
過渡:火燒云下去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此時孩子們的心情呢?(留戀,惋惜)指導朗讀。
(四)積累運用,升華認識。
1、這么美的景象,一轉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戀呢不過細心的作者已經用優美的語言把火燒 讓我們再一次用心去領略火燒云的美吧。欣賞圖片。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質疑再探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靜下心來想一想探究的兩個問題自己弄明白了嗎?還有沒有其它的疑問?
3、學生根據課文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引導學生自主解決疑問。
預設:我想知道作者怎樣把火燒云寫得這么美?
四、拓展運用
1、自主測試
(1)自編題:你想給自己設計一份什么作業來鞏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自編題(語言積累、寫法運用、字詞鞏固等)
(2)組織學生自我解答。
(3)在班級交流典型試題,引導學生評價。
2、教師補充題
觀潮朝霞、晚霞或霧,仿照課文寫一段短文。
3、課堂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火燒云》優秀教案 3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多姿多彩。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3、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習積累作文素材、
4、初步了解蕭紅及她的《呼蘭河傳》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態的變化,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具準備
1、CAI課件
2、學生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誰知道,火燒云指的是怎樣的云呢?
老師帶來了火燒云的投影片,請大家看一看。
誰來說說,火燒云是怎樣的。
書上有一句話描寫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順序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描寫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話。找得快的同學,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火燒云的?(劃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
小結:作者就是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火燒云的。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
火燒云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課文的第一小節告訴了我們。請同學們試試看,能不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呢?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的同學再想想看,這段課文讀的時候要讀出什么。
指名讀。評價。
小結:火燒云上來了,滿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們要讀出新奇,讀出有趣!學生練讀。
四、學習第二部分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第26節。
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火燒云的變化的?
2、學習寫顏色的這一部分課文。
作者寫火燒云的顏色,共寫了哪些顏色?
你還能說出其它顏色嗎?
這么多顏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歸納嗎?
火燒云五彩繽紛,絢麗多彩。這些顏色是如何變化的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連起來嗎?連起來讀一讀,你就知道火燒云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了。一般同學可以參照書上的辦法連連看。
特別聰明的同學動腦筋想想看,還可以怎樣連。
小組討論,交流。
3、學習描寫形狀變化的這部分課文。
火燒云的顏色絢麗多彩,并且變化極快。那么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呢?
引讀
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朗讀了描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這一部分課文,通過朗讀,我們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現了什么?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順序來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按照這個順序把火燒云形狀變化的過程分別說說看。聯想豐富的同學,還可以加進自己的聯想來說。
小組討論,交流。
指名說。(挑你最感興趣的說。)
這時空中又出現了什么?(請同學們看課件)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調投影儀的焦距)
指名說。誰能比他說得更好?
這時天空中又出現了什么?(請同學看課件)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后仿照課文中的寫法,把觀察到的寫下來好嗎?
請幾個同學上臺交流。
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是這樣多,這樣快,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嗎?
五、學習第三部分課文
火燒云下去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理解:恍恍溜溜
3、總結全文。
火燒云這篇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時間順序,著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火燒云上來時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來寫的,火燒云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來寫的。
動靜結合,寫得多美麗,寫得多生動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學們能認真體會作者觀察之細致,想象之豐富,寫法之巧妙。
四、課堂總結
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云的?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這篇課文描繪了晚飯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開頭的變化。晚霞是美麗的,古人有話云:最美不過夕陽紅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滿天,這些都是夸贊落日晚霞之美。同學們可以親自觀察,通過切身實地的感受,你會發現大自然的美麗是令人驚嘆的!
這篇文章是以一個孩子的口吻進行描述的,這個孩子就是兒時的蕭紅,蕭紅又是誰呢?下面則簡單介紹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以及對她影響極深的呼蘭河。引發孩子們對這位作家的喜愛,并從而試圖去閱讀她的作品。
五、布置作業,觀察并描寫晨霧
《火燒云》教學反思 4
《火燒云》是現代女作家蕭紅寫的一篇寫景文章,作者向我們描繪了夕陽西下,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文中景物美和語言美有機地融為一體,讓讀者充分領略了火燒云這一自然景觀的絢麗多彩。文章體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啟發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要大膽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火燒云》這篇課文不僅是為了讓孩子們知道火燒云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學習如何表達,著重訓練學生的語感。根據這個要求和課文的特點,主要采取了以下3種教法:
1、讀中感悟:新課程倡導 這里的讀不是一遍一遍反復地讀,而是讀的有層次,更深入。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先引導學生初步讀課文,說說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使學生有了初步的感受,明白課文講了什么內容。再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引導學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使學生對火燒云的特點有了進一步的體會,這時再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去讀一讀,感受會更深,也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通過有層次的讀,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的脈絡,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感受火燒云這一自然景觀的絢麗多彩,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2、細讀文本:本課時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火燒云“顏色”的變化。孩子們都看到過火燒云,也讀了課文,心中有對火燒云的好奇,卻還未曾有作者那么深的感受。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他們的特點,采用了多種生動的教學方法和電教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火燒云的美,但這些遠遠不夠,我采用把“金燦燦”和“半紫半黃”能不能調換順序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通過“讀→思→議→說”發現作者表達的秘密:文中的七個描寫顏色的詞語是可以分成三類的:紅彤彤、金燦燦是重疊式詞語,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是兩種顏色雜揉在一起,葡萄灰、梨黃、茄子紫的特點是水果或者蔬菜加上顏色。這一秘密的發現極大地鼓舞了孩子們學習的斗志。在此基礎上繼續推進“想象自己身處火燒云的籠罩下,天空中還會有哪些顏色,用第三種詞語特點再說一些這樣的詞語”。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就被激活了,腦洞大開。至此,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了火燒云顏色變化多以及作者是如何把這一特點表達出來的。接著乘勝追擊,又發現了四個“一會兒”,通過讀真正感受到了火燒云顏色變化快的特點。在此發現的基礎上交流背誦竅門,很快就背誦下來本段文字。本環節引導學生直面語言,品味語言,從而摸索出作者的語言形式的規律,獲得了語言表達的智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表達。不足的是,應該讓孩子們使用自己想到的表示顏色的詞語,仿照著作者的表達特點自己再說一段,使學生獲得的語言馬上加以運用。這樣做就既注重了語言文字積累,又注重了語言文字的運用。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要努力做到這一點。
3、多種方法識字。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的學生要具有初步的識字能力,能借助字典識字。所以在本節課開始,引導學生借助字典來區別“模”的讀音,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了“一模一樣”的意思。“武”字最容易出錯,通過多媒體生動形象地演示該字的演變過程,講述“武”字背后的故事,孩子們徹底理解了“武”的本義,再也不會寫錯了。在認識的基礎上組詞,書寫。識字、寫字環節應該訓練扎實。
4、板書設計簡明扼要、巧妙妥帖,這既抓住課文精要,又便于學生記憶,一目了然。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同時條理清晰,亦可落實在單元訓練目標,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火燒云》教案 5
【教學要求】
1.會認“檀、喂”等7個字,讀準多音字“模”,會寫“必、胡”等12個字,正確讀寫“火燒云、晚飯”等詞語。積累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6自然段。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感受火燒云的美麗。
3.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特點,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之情。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和形狀變化快,進行觀察的方法,積累優美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仿照課文描寫的方法,說一段火燒云變化快的內容。
教學課時兩課時。
1.會認“檀、喂”等7個字,讀準多音字“模”,會寫“必、胡”等12個字,正確讀寫“火燒云、晚飯”等詞語。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文題目
1.同學們,你們見過火燒云嗎?你們仔細觀察過火燒云嗎?(多媒體出示火燒云圖片)
作家蕭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夕陽西下,火燒云上來時的壯麗景色。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課文《火燒云》。
板書題目,齊讀題目。(板書:火燒云)
2.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質疑,教師總結梳理如下:
(1)作者寫火燒云是抓住哪些特點來寫的?
(2)本文是怎樣寫火燒云的?
二初讀全文,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
(1)學生聽課文的錄音,邊聽邊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2)自由讀課文。(多媒體出示要求)
①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②邊讀邊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必要胡子金燦燦騎上兩三秒兇猛接著廟宇威武鎮靜紫檀
喂豬笑盈盈紅彤彤跪著一模一樣揉一揉
自己練讀,指名讀。
師生共同正音:注意讀準平舌音“燦”,翹舌音“鎮”,前鼻音“檀”,后鼻音“兇、猛、盈、彤”等。
自由讀,小組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可以獨自讀,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讀)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印象深刻,先標記出來,再有感情地朗讀體會。
4.組長匯報,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并解決疑問。(相機進行詞句訓練和朗讀指導)
5.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并做好筆記。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②抽查對詞語的理解,要求同學們不但能說出字典上的釋義,而且能聯系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多媒體出示詞語解釋)
兇猛:(氣勢、力量)兇惡強大。
威武:力量強大;有氣勢。
鎮靜:情緒穩定或平靜。
恍恍惚惚:(記得、聽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③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金燦燦、紅彤彤、葡萄灰”這幾個詞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輕聲朗讀課文,說說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內容的基礎上,給課文劃分段落。(多媒體出示)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火燒云上來了,周圍景色發生的變化。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從顏色變化和形狀變化來寫火燒云的變化快。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火燒云下去了。
(板書:火燒云上來了火燒云的變化快火燒云下去了)
3.朗讀課文,提出質疑,解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四識記生字,寫字指導
1.多媒體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必胡燦騎秒兇
猛接廟威武鎮
指名讀,齊讀,指名領讀。
2.識記生字。
看看這些字,你是如何識記這些字的?
形聲字:燦騎猛鎮
熟字比較:心—必妙—秒區—兇宙—廟成—威貳—武
3.開火車讀,一邊讀一邊說說怎樣寫好所讀的字。
大家一起寫一寫,記住每個字的字形。
(1)這幾個字怎樣寫才能做到規范、美觀?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對照例字認真觀察。
(2)交流:提醒大家在寫字時的注意事項。
“燦、秒、猛、接、鎮、騎”是左右結構的字。“兇、威”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3)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范寫強調“威、武、鎮”。
“威”:被包部分小且靠左,第三筆短橫寫在橫中線上;斜鉤要舒展。
“武”:“止”末橫變提,不要寫得過大;斜鉤舒展。
“鎮”:右邊“真”里面是三橫。
(4)學生再次練寫。找一個學生到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寫,教師評價。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1.本課的教學內容是解決字詞障礙、朗讀障礙。教學伊始,教師出示預習任務,放手學生自學,讓學生有據可依。
2.鼓勵學生質疑。在導入課文題目時,教師讓學生對題目提出質疑,在教學結束前,教師又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質疑。“學貴有疑”,質疑可以鍛煉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
1.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感受火燒云的美麗。
2.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特點,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之情。
多媒體。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多媒體出示詞語)
必要胡子金燦燦騎上兩三秒兇猛接著廟宇威武鎮靜紫檀
喂豬笑盈盈紅彤彤跪著一模一樣揉一揉
2.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火燒云的。
二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主要寫了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多、變化快的特點,以及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
2.人們為什么將這種云稱為“火燒云”?課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了?(多媒體出示句子)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句話中有一個動詞用得特別好,齊讀這句話,看看誰能把它找出來。(學生讀)一個“燒”字,既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像火一樣紅,又給人一種動態變化之美。(板書:上來了燒)
3.文中火燒云這一自然現象發生在什么時候?(夏天的傍晚)你從哪里看出來?(晚飯過后、乘涼)
4.火燒云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第1自然段?
引讀: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大白狗變成……紅公雞變成……黑母雞變成……小白豬變成……
小結:這段話寫火燒云上來后地面發生的變化。
人們對火燒云的出現是什么態度?(笑盈盈)
請同學們帶著愉悅的心情朗讀第1自然段。
5.作者觀察火燒云時有怎樣的感受?請你從課文中找一句話來回答。(多媒體出示句子)
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因為火燒云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三小組合作,探究課文
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各有什么特點?請在第3~6自然段中選擇你喜歡的一段,小組內齊讀。說說你讀后仿佛看到了什么。
1.火燒云顏色的變化。
(1)讀了課文的第3自然段,我知道了火燒云的顏色非常多。(多媒體出示描寫火燒云顏色多的句子)
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
(2)火燒云只有課文中這幾種顏色嗎?(不是)你從文中的哪句話看出來?(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3)除了這些顏色外,還會有哪些顏色呢?(蘋果綠、桃紅、玫瑰紫、石榴紅、杏黃、秋葉黃、黃瓜綠、草莓紅、橘黃、橄欖綠……)
(4)四個“一會兒”構成了一個什么句式?(排比句)你從四個“一會兒”中體會到了什么?(火燒云顏色非常多,變化非常快)
(5)你能用四個“一會兒”說一句話嗎?
(6)師生配合朗讀。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
(7)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呀!你能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嗎?(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色彩斑斕、五光十色)(板書:顏色五顏六色)
教師:誰來讀讀這段話?要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指名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2.火燒云形狀的變化。
(1)讀了課文第4~6自然段,我們體會到了火燒云形狀變化多而快。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火燒云的形狀多?請用“ ”畫出來。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火燒云的變化快?請用“ ”畫出來。
形狀多:馬、狗、獅子。
變化快: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忽然、接著、一轉眼。
(板書:形狀變化快)
(3)多媒體出示句子。
①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②馬是跪著的。
教師:讀一讀這兩句話,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第一句較好,具體生動)
第一句話中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
(“馬是跪著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是想到的)
小結: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不僅使文章生動、具體,還突出了火燒云的變化美。
(4)我們再來看看第4~6自然段,你是否發現這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的相似之處?
按“出現—形狀變化—消失”來組段。
過渡:火燒云還會有哪些形狀?請以“出現—形狀變化—消失”這樣的結構來說說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指名說動物、植物、人等)
最后,來了一群鴨子,鴨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到河里游泳呢!撲通、撲通、撲通……所有的鴨子都跳到水里不見了。
(5)火燒云形狀變化這么多、這么快,你能用學過的四字詞語概括嗎?(變化多端、變化莫測、千變萬化、絢麗多姿、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3.火燒云下去了。
小結:因為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說“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而在“揉一揉眼睛”的瞬間,火燒云下云了。(板書:下去了)
四回歸整體,激發情感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能用一句話贊美火燒云嗎?(火燒云真是五顏六色,變化多端啊)
2.作者為什么能把火燒云寫得這樣美,這樣逼真?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3.總結:火燒云這篇課文,以時間推移為線索,描繪了晚飯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著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火燒云上來時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來寫的,火燒云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來寫的。動靜結合,寫得美麗、生動,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認真觀察周圍的事物,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把作文寫得更好。
五朗讀課文,回顧總結
1.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
2.根據課文內容,完成填空。(多媒體出示填空題)
《火燒云》這篇課文按照“ — — ”這樣的順序,具體生動地描寫了火燒云顏色、形狀和這兩個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的贊美之情。?
1.先讓學生自學課文導讀,明確本課的學習要求,然后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隨著課文的描繪,想象火燒云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重點朗讀。
2.教師讓學生邊讀邊想,并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并積累品析好詞佳句,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云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熏陶。
火燒云教案 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特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火燒云顏色的'圖片,填空題的幻燈片。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做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填空;
課外做火燒云的樣子,用一段話寫下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引起興趣。
1、師出示火燒云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2、出示課題的圖片,今天我們學習第7課火燒云
3、關于火燒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讀,感知內容。
1、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
2、開火車讀課文。(出示生字卡片)
3、?
三、精讀,積累語言。
(一)學習課文第3小節
1、我們先來看第三小節美在什么地方?
2、讀第3小節,圈出表示顏色的詞。
3、你們想看這么多的顏色嗎?
4、師出示,要求學生自己看像哪種顏色。
5、看了這么多,這么美的顏色,你想用哪些詞來形容呢?(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絢爛多彩、色彩鑌紛……)
6、既然顏色這么美,我們能把它讀得美嗎?(小組內讀,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7、這么多描寫顏色的詞,誰已經把它記住了嗎?師出示幻燈片,課文填空。
(二)我們再來看4、5、6小節,它們是寫火燒云的什么呢?(板書)。
1、分組自學4、5、6節,要求:a、?
3、這么多的形狀,你也想用哪個詞來概括?
4、這三小節寫得都好,因為作者把云想象成馬、狗、獅等等,把云寫活了,下面教師要讓大家學著作者的樣子來想象,看誰想得好,看誰想得有趣。
5、學生看圖想象。(先自己說,再小組說,最后比賽誰想得妙。)
四、熟讀,理清脈絡。
1、課文中除了寫火燒云的顏色,形狀外,還寫了什么?
2、火燒云上來了……火燒云下來了……
五、想象,知識升華。
把剛才的想象用一段話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了解火燒云的樣子及變化的過程。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基本掌握本課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具準備:
投影片一套(共計八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誰知道,火燒云指的是怎樣的云呢?
老師帶來了火燒云的投影片,請大家看一看。
誰來說說,火燒云是怎樣的。
書上有一句話描寫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順序。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描寫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話。找得快的同學,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火燒云的?(劃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
板書: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
小結:作者就是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火燒云的。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
火燒云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課文的第一小節告訴了我們。請同學們試試看,能不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呢?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的同學再想想看,這段課文讀的時候要讀出什么。
指名讀。評價。
小結:火燒云上來了,滿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們要讀出新奇,讀出有趣!學生練讀。
四、學習第二部分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第2—6節。
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火燒云的變化的?
板書:顏色形狀
2、學習寫顏色的這一部分課文。
作者寫火燒云的顏色,共寫了哪些顏色?
你還能說出其它顏色嗎?
這么多顏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歸納嗎?
板書:五彩繽紛
火燒云五彩繽紛,絢麗多彩。這些顏色是如何變化的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連起來嗎?連起來讀一讀,你就知道火燒云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了。一般同學可以參照書上的辦法連連看。
特別聰明的同學動腦筋想想看,還可以怎樣連。
小組討論,交流。
3、學習描寫形狀變化的這部分課文。
火燒云的顏色絢麗多彩,并且變化極快。那么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呢?
引讀
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朗讀了描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這一部分課文,通過朗讀,我們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現了什么?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順序來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按照這個順序把火燒云形狀變化的過程分別說說看。聯想豐富的同學,還可以加進自己的聯想來說。
小組討論,交流。
指名說。(挑你最感興趣的說。)
這時空中又出現了什么?(請同學們看投影)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調投影儀的焦距)
指名說。誰能比他說得更好?
這時天空中又出現了什么?(請同學看投影)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后仿照課文中的寫法,把觀察到的寫下來好嗎?
請幾個同學上臺交流。
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是這樣多,這樣快,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嗎?
板書:變化萬千
五、學習第三部分課文。
火燒云下去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理解:恍恍溜溜
3、總結全文。
火燒云這篇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時間順序,著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火燒云上來時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來寫的,火燒云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來寫的。
板書:靜態動態
動靜結合,寫得多美麗,寫得多生動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學們能認真體會作者觀察之細致,想象之豐富,寫法之巧妙。
六、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把剛才寫駱駝的話整理到筆記本上,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把大象和駱駝結合起來寫,采用不同的方法寫出不同的特點。
注:本教例應邀赴揚州展示,引起熱烈反響。
《火燒云》教學反思 7
上課之前,我已布置了預習的任務,要求學生讀通、讀順課文。這有助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關于火燒云的變化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后采用概括、理解等手段使學生從顏色和形狀上進行思考,集中學習本課的重點內容。
在這里的教學中,我重視對詞語的積累反饋,詞語的積累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詞語,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而詞語的積累如果只是簡單地摘抄、識記,就很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學生記住了這些詞語也不會用,這是因為對這些詞語的教學沒有把它放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在這次訓練中,我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積累詞語,比如:你能幫作者把這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說出來嗎?你能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這時的天空嗎?讓學生既陶醉于火燒云的千變萬化,同時又深切體會到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為了充分發揮言語描述對想象的指導作用,使想象服從于一定的目的,同時通過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來促使學生的想象越來越豐富。在教學火燒去形狀時,我采用了一種新的讀書方法,由老師來提問,學生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問題內容是: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什么?什么樣子?怎么變化的?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段落結構,這為后面的拓展訓練作了鋪墊。
我在文本拓展部分中設計了一個練寫的內容:火燒云的形狀難道只有這幾種嗎?天空中還可能出現什么?什么樣子?怎么變化的?通過這樣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寫作,我想效果會更好一些,而且,這也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框架,以此來促使學生的想象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確。通過學生的練寫和交流,學生們有的說像一條龍,有的說像是一只貓,也有的說像是一只飛機……學生們一個個爭著展示自己的作品,情緒非常高漲,課堂氣氛又一次達到高潮。暫且不論學生的語言是否華美,比喻是否恰當,但明顯的是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高漲,他們主動地實實在在地進入了語文學習和語言思維的鍛煉中。
《火燒云》 8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觀察天上的云,仿照課文的寫法用指定的詞語寫一段話。
培養學生感悟自然美的能力。
第一課時
揭題導入 。
板書課題
啟發提問 什么是? 是在什么時候出現的?
解題:是非常美麗的紅色云霞,他在日落或日出的時候出現,課文里對的情景又非常生動地描繪。
初讀課文
自學課文:
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
自由輕聲讀課文。
理解下列詞語:
高壽 梨黃 沉靜 葡萄 鎮靜 跪 威武 霞光
獅子 揉眼睛 茄子
學生自學。
教師巡視,適時輔導。
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試讀課文。
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檢查復習
聽寫詞語。
指名讀課文。
細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
這一自然段寫上來時霞光照到哪里呈現的什么景象?
其中那幾句寫得特別有趣?為什么?
這一自然段應當怎么讀?
齊讀。
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上來時,天空的色彩變化怎么樣?
把燒改成紅好不好?為什么?
這個自然段應當怎么讀?
齊讀。
第3~5自然段。
指讀。
提問,、導讀。
這三個自然段寫形狀的變化,變成像哪些動物的形狀?
第三自然段怎樣寫馬的出現、變形、消失的?
第四自然段怎樣寫狗的出現、變形、消失的?
第五自然段怎樣寫獅子的出現、變形、消失的?
誰能用《黃山奇松》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形狀的變化?
這幾個自然段應當怎么讀?
第六自然段
指讀。下去的時候有什么特點?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齊讀。
總結課文
第三課時
指導完成練習4
出示小黑板:
紅通通
茄子紫
紅通通是寫什么顏色?
通通表示什么意思?
課文里還有這樣表示顏色的詞語嗎?
黑洞洞 黃澄澄 白茫茫 綠油油
茄子紫 表示什么意思呢?
葡萄灰 梨黃 蘋果綠 桔紅 水藍
指導背誦。
指導寫話
寫景物變化。
用上指定的4個詞語。
一會兒 忽然 一轉眼 接著
板書設計 :
霞光 照得
紅通通 金燦燦
上來了 燒到 半紫半黃 半灰半白
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黃 茄子紫 馬 出現 模糊了
變形狀 狗 來 不見了 千姿百態
獅 又來 找不著了
下去了 偏偏不等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火燒云》知識點 9
會寫及組詞:
必bì(必須、必要、務必、必定)
胡hú(胡須、胡子、胡來、胡言亂語)
燦càn(燦爛、金燦燦、燦然、燦若云霞)
騎qí(騎馬、騎車、騎兵、騎著)
秒miǎo(分秒、秒針、每秒、、爭分奪秒)
兇xiōng(兇手、兇猛、兇狠、兇惡)
猛měng(勇猛、猛烈、猛虎、猛獸)
廟miào(廟宇、寺廟、宗廟、太廟)
威wēi(威風、威嚴、威名、威望)
武wǔ(武裝、武術、英武、武器)
鎮zhèn(鎮定、鎮靜、鄉鎮、坐鎮)
火燒云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了解火燒云的樣子及變化的過程。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基本掌握本課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誰知道,火燒云指的是怎樣的云呢?
出示投影片,讓大家看一看。
二、熟悉課文內容。
1、按要求自讀課文。
要求:
(1)、劃出生詞。
(2)讀通句子,不熟的地方多讀兩邊。
(3)思考:火燒云指的是什么樣的云?
2、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糾正錯誤。
(2)搶讀課文,看誰讀的最好,鼓勵學生讀好課文。
(3)說說思考題及自己讀出的知識,互相交流,提高對課文的認識。
3、在此基礎上再齊讀課文,加深印象。
三、作業:
1、兩字一詞。
2、弄懂字、詞義。
第二課時
一、檢查朗讀情況,強調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理清順序。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總結文章寫了火燒云的那些知識。讀得快的同學,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火燒云的?(劃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
如:作者就是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火燒云的。
三、學習課文
“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分別講了哪些內容呢?全班分成三組,一組研究一部分內容。下面分組討論。內容少的小組,完成自己的任務后,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討論。各組要求:
(一)、一組討論火燒云上來了這部分課文。
1、火燒云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
2、課文中是寫什么時候的火燒云?
3、文章開篇就點題寫道“火燒云上來了,但緊接著寫的什么?(讀讀、劃劃)
4、為什么不直接寫火燒云,而要“節外生枝”地去寫霞光呢?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5、再想想看,這段課文讀的時候要讀出什么。
(火燒云上來了,滿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們要讀出新奇,讀出有趣)
(二)、二組討論火燒云變化著這部分課文。看不懂的問題問老師。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火燒云》知識點 11
多音字:
轉zhuǎn(轉眼)
zhuàn(轉動)
模mú(模樣)
mó(模型)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描寫火燒云上來時的情景。
第二部分(3—6)描寫火燒云的變化快,從顏色變化快和形狀的變化快來寫。
第三部分(7)描寫火燒云下去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