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長假,當大多數人踏上歸途時,一群年輕人卻穿梭于城市樓宇間,為“留守寵物”提供喂食、放風、清潔等照料服務。隨著中國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90后、00后逐漸成為養寵主力軍,催生了“寵物托管師”這一新興兼職賽道。
當下,寵物主人們不僅要養活寵物更要養好寵物,于是伴生出寵物寄養、診療、洗理等服務項目。目前,我國飼養犬貓的人群數量已經達到7000萬人,年增加8%左右。在此背景下,寵物經濟市場達到數千億元規模,寵物行業逐步形成完整產業鏈。專家表示,隨著數字化水平的提升,各類寵物經濟的需求將被持續挖掘,推動相關市場實現進一步增長。與寵物商品相比,寵物服務不容易復制,不容易做大,因此競爭的門檻更高。一旦把服務做好,很容易就能占領市場,形成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寵物診療、洗澡美容、寵物訓練,還是寵物寄養,服務的本質就是樹立客戶思維,這就需要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優化寵主體驗,提升寵主滿意度,最終贏得寵主的信賴。
寵物服務作為新興的行業,還需要不斷發展完善。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專門針對寵物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由此導致與寵物相關的服務行業良莠不齊、有效監管缺位等,從而制約著寵物經濟的長遠發展。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制定統一行業標準、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健全制度法規體系,讓寵物服務業更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