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1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學習"英語課標”才能適應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適應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才能適應當今素質教育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識體系和學生實際,提高課堂效益,到達"英語新課標”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一句話,才能順應教育改革開展潮流,當一名合格的或優秀的小學英語教師,到達教書育人,不誤人子弟的目的
我對新課標的最大的體會是:新課標表達了以人為本,注重人的`開展的新理念.摒棄了過去的教學大綱只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的落后觀念.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才會愿意學,要讓學生有興趣,我們首先得讓學生感到英語易學,其次讓學生樂學,最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現代課程價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開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正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后的標準: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表達基礎性.普及性和開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開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開展”。兩者都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開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思想教育。這就更加要求教師注意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靈活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不同的開展。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正確、深入理解新課標思想,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領悟教材、回歸課堂,把握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專業能力,多動腦筋,多想方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開展數學,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享受數學的樂趣。
小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2暑假期間我認真學習了科學新課程標準,讓我受益匪淺也對科學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就來說一說本次學習我的一個心得體會。
新課標要求教育必須培養有創造精神、有個習慣的任,那么怎樣才能在科學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首先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其次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充分觀察思考,還有就是讓學生勤動手發揮主體作用,總之就是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誘導學生學習、學會創造、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創新、求異讓其自由充分的然會其聰明才智。
在課程目標上,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據棄了以往分科課程片面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傾向,從而使分科課程的目標也實現了由知識本位向學生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注重表達基礎性、時代性、實用性和綜合性。各學科都力求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最基礎的知識和最基本技能作為課程主干內容;各學科在保存傳統課程內容中仍有價值的基礎知識的同時,特別強調從當代科學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礎知識,增加新的具有時代性的內容,表達時代特色,剔除陳日過時的知識;各學科都注重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努力面向生活實際并服務于生活實際,從而使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形成互動的關系;各學科都力求與相關學科相互融合,使課程內容跨越學科之間的鴻溝,最大限度地表達知識的“整體”面貌。總之,新分科課程內容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從而與課程內容存在繁、難、偏、舊和過于
注重書本知識的傳統分科課程有顯著區別。
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綜合課程是一種雙學科或多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學科。間的內在聯系性,強調不同學科的相互整合。單從學科本身的開展來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兩種課程組織形式各有其存在價值,因為學科的開展呈現分化和綜合并駕口驅的趨勢。
小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3自從我參加工作一年來,學校多次組織我們學習,觀摩并實踐生本教育。通過學習和實踐,我學到了很多,我覺得自己雖然是個教師,但對生本教育而言,還是一名有待提高和發展的教師。總之,生本教育使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下面就簡單地談談我的體會。
一、深刻反思
反思自己的語文課堂,深感問題之多。其主要表現在:
1、在很大程度上我沒從根本上跳出應試教育的小圈子,不敢放手學生。雖然在某些方面想到了“生本”,但操作上還是老一套,拐不過彎的問題十分突出。
2、對學情分析和知識點挖掘不夠,出現“獨角戲”,因而常常表現為“啟而不發”或“一哄而答”,不能尋找到知識與能力的適應區,一統就死,一放就亂,常常因教學指導或組織失當完不成當堂任務,只得草草收場,后來因為完不成教學任務又急著趕課。
3、誘導缺乏藝術,質疑常走捷徑,沒有按照學生的思維方式,年齡特點和應變能力循循善誘。小學生是兒童,他們必然有兒童的語言特點和認知規律,如果忽略這兩點,必然造成語言隔閡,更不談樂中學,學中樂了。
4、學生沒有進行實質性預習,一問就得答出來,毫無“精神”準備,他們的沒有討論的余地,沒有發言的權利,沒有爭論的機會,沒有民主,試想這樣的課堂怎樣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呢?
5、課堂框框太多了,學生不能出風頭,不能有奇思妙想,不能提與課堂無關的問題,不得超前學習,“吃不飽”得“餓”著,“吃不了”也得“哽”下去,事實上仍然是師本課堂理念占主宰地位,學生在學習中仍然是處于被動的地位。
二、生本課堂讓我“解脫了”
1、思想解題了。
2、負荷卸下了
3、心理負擔輕了
4、教學效果好了
5、師生情更深了
通過對生本的學習,我知道了生本課堂帶來的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和成長。教學中封閉的資源和方式給必將產生學習結果的單一和學生思維的僵化,于是學習變成沒有個性的重復和驗證、記憶,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都被禁錮,沒有創造性的工作讓教師在重復、單調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惡性循環,教師厭教,學生厭學。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么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終身學習。只有多讀書,勤思考,常交流,才能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適應工作中的各種競爭壓力,才能真正地落實生本教育。同時,我 ……此處隱藏9548個字……感恩,進而英語課會更好的學習,多好呀!
王洛希是一三班的一個小姑娘,剛開學的時候,她上課很不專心,老是有小動作,為此,我在班里批評了她,后來又在校信通上點名批評了她。當我發完校信通短信的時候,我想了又想,不能讓她從此討厭英語,那就糟糕了。于是,我決定晚上給她的家長打個電話。
電話持續了50多分鐘,我和她的媽媽就她的各個方面進行了長談,我給她媽媽分析了她的學習,提出了建議,并鼓勵她的媽媽打起精神,不要放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還請她以后及時跟我聯系……電話結束了,我很期待王洛希的改變。
接下來,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課堂上,王洛希的聽講認真了,發言積極了,并且聲音特別大,當然,我沒有忘記及時表揚她。我和她媽媽的聯系也在進行著……
“楊老師好,妞英語有了很大的進步,非常感謝你!她的.這次語文單元測試沒有考好,我想請你幫忙分析一下原因,給你添麻煩了,謝謝!”
“我會抽空問她的情況的,放心吧。”
“楊老師好,妞昨晚回來說您一天上了好幾節英語課太累了就沒去找您,哈哈,我告訴她能體諒老師的辛苦說明你長大了會體貼別人了,很好。我讓她今天抽空去找您,麻煩了,謝謝!”
“你好,我已經跟妞妞分析了她的考試卷,還是基礎知識掌握不太好,字體也有待寫得更好。今后她努力的方向是上課好好聽講認真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多鼓勵孩子,她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的。你也把心態調整好,別太著急,有什么問題咱們再溝通,好嗎?”
“楊老師好,看到您給我回的短信了,非常感恩您的付出,我和妞妞一定努力,您真是太有愛心了,讓我甚是感動!祝福您和您的家人吉祥安康幸福美滿!再次感恩!”
“楊老師晚上好!告訴您一個好消息,經過近段時間的調整和努力,妞在這次的語文測試中成績提高到了96分,妞高興極了,從而重拾了對學習的信心,感謝您給了我們母女極大的信任、幫助和鼓勵,感恩!”
聯系孩子繼續……
王洛希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我很欣慰,也很高興。我和她已經“心心相印”了。
希望我的教育有更多的“心心相印”!
小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146月27日至29日,我特別榮幸的在部隊禮堂聆聽了來自清華北大的心理學老師的“積極教育”講座。感謝他們教會我如何提升幸福指數,做一個有幸福感的人。
人到中年難免會遇到很多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總讓人感覺力不從心,心態和身體也時不時變得惡劣。生老病死,四季輪回是必然,步履匆匆的歲月終會將一切甩在身后,倘若一味感嘆惋惜,沒有了激情與斗志,那人生的每一天便會過得更加單調無趣。快樂和幸福有時候就像是調皮的孩子,就躲在生活的某個角落,等著你去發現去捕捉。改變是一扇只能從里面打開的門,唯有心甘情愿的改變自己,方能和快樂與幸福來一次美麗的邂逅。
熱愛自己,珍視健康。從現在開始,丟掉懶惰,跳舞,爬山,打球,健走……做各種自己喜歡的運動,讓大汗淋漓沖刷情緒的負能量,讓自然的風撫慰那蝸居的心。雖然時光無情,青春已逝,但健康和快樂依然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它們可以使生活有質量的延續,讓生命的魅力更加持久。
熱愛工作,充實生活。工作是安身立命的基礎,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是的,教育工作瑣碎繁雜,干的時間久了,我們會厭煩會倦怠,但要知道這世界上沒有一樣工作不遭到抱怨。馬云也曾說過:我有生以來最大的'錯誤就是創建了阿里巴巴。雖然他可能只是想撒個嬌而已,但人生就是有很多的事與愿違。我們常用既來之則來寬慰自己,那么我們在無力改變現狀的時候,更要用干一行愛一行的心態來勸慰自己。讓欣然接受代替無濟于事的焦慮和厭倦。多發現工作中的美好,讓每一天都過得舒心愉悅。生活一直在延續,堅持才有美好的未來,別讓壞情緒摧毀你的快樂。
學會欣賞,感受幸福。眾生皆苦,愛人每天為工作為家庭勞碌奔波,孩子每日為學習奮斗拼搏,領導為單位的明天殫精竭慮……每個人過得都沒有想象的輕松,多一些理解,就少一分苛責,多一分欣賞,就少一分怨懟。其實無論什么關系,夫妻也好,母子也好,同事也好,要想相處融洽、內心親密、感情穩固,除了要欣賞對方的好,更應該懂得對方的苦。只有建立了積極的關系,方能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
培養強大內心,無懼前路坎坷。仔細想想,專家說的特有道理,人生越過越好的秘密是:感覺好就會做的好,感覺更好就會做的更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無論怎樣都不能喪失信心和希望。生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太陽落了依舊會升起,花兒謝了依舊會開放,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切都會好起來,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世界上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在心上。人生就是一種經歷,在經歷中成長磨練,不論風雨還是陽光,不論歡笑還是淚水,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要學會樂觀、堅強、寬容、從容、珍惜……人到中年需淡然坦然處事,方可修得安然悠然之心境。讓我們用最美的心情,過最幸福的生活!
小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15就在油菜飄香,玉蘭花開的陽春三月,河南教育時報主辦的“蘧孔杯”第八屆河南最成長力教師頒獎活動在長垣縣第一初中如期舉行。
這次活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人,一個是長垣縣第一初中的蔡校長,另一個是專家團隊的武鳳霞。下面分別說說他們兩人給我的啟發:
蔡校長:農民出身,長垣縣本地人。扎根學校幾十年,對學校實行精細化管理——《立體育人,創新教育》,從“理念育人、課程育人、精神育人、家校育人、課堂育人”等多個方面進行教育。他們的“早教研”扎實有效;社團活動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長垣一初中的教育教學改革,使全校師生在學與教中樂此不疲,使學校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幸福樂園,真正詮釋了國家課程標準與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武鳳霞:江蘇省無錫市南湖小學校長、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她的成長經歷本身就值得每位教師學習。正如她在報告中所說,優秀教師成長的六個要素:“努力、渴望、學習、特色、研究”。當一個人渴望成功就像渴望生存,把成功與生命聯系在一起,他(她)才能將身體內的`潛力全都激發出來,才能比常人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去學習、去研究教學,才會有一篇又一篇教學反思,才能寫出與學生在一起的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故事,才會有屬于自己的特色。“雞蛋只有從內打破才會孵出小雞,而從外打破只會是一地蛋泥”。一個人只有內心的覺醒,才會有巨大的潛能發揮。如果一個老師僅僅在上班的八個小時內,完成了所有工作,八小時之外去享受生活了,那么,他(她)的小課題研究,教學反思,大量閱讀什么時間來完成?鮮花與掌聲的背后都凝聚著汗水和淚水。沒有哪一份精彩是不勞而獲,沒有哪一步成長是別人代步!
作為校長,自己要不斷學習,引領老師專業成長,要努力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如果說蔡校長是校長中的榜樣,那么,武鳳霞不僅是成長力教師的榜樣,更是校長中的楷模。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永遠不要停止追求的腳步。做校長,更要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一個有情懷、有擔當、有教育夢的人。做校長,就要像燈,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的過程中,讓自己的光一點點的明亮,照亮著一群追夢人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