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內多屬“夕陽紅”一族,每每讀到同學、同事、文友、工友等的作品,總會有一種久不相見復相識的感覺,免不了或點贊、或唱和、或題照。
前不久偶然一思:將有點意思的句式匯集,不就是新的“創作”形式么?于是,連夜翻看手機,可惜好多“佳句”已“失聯”,遂將近期找到的錄于后。為保證“原創”還是以圈友名號相稱適宜---
為“謝”荷花組照詠:清凈如夏荷,一年一度嬌。縱然芳菲盡,擎雨入詩章。
賞“一路芬芳”組圖有感:事務繁忙懶抒情,偷閑馭馬汶川行。一路芬芳收眼底,喜聽農人道脫貧。
為老友鄭剛先生《陽臺一景》唱:陋室一隅盆植蘭,日間打理夜伴眠。惟盼陽春發花時,蘭笑我癡我笑蘭。
為年輕同事“紅英”《農忙圖》留存:打工休假農正忙,田中收禾好姑娘。原本故土山鄉女,勞動本色未敢忘。
賀“讀讀”國畫新作:昨夜細雨音沙沙,瘦竿扶蔓節節爬。含苞欲放恐先后,筆寫齊翁牽牛花。
讀“驚濤拍岸”《廿載重登上清宮》組照:青城巍巍座座峰,花甲仍達上清宮。借得驚濤九幀圖,身入名山天下幽。
讀名畫家劉太亨《子歸啼詩書畫集》:窮其一生涂鴉,染得七彩云霞。患疾尚念丹青,夢里直追無涯。
讀青年畫家“嚴鷗”作品系列:晉京受業幾度秋,一朝入選赴歐洲。光環初閃拭鋒刃,耐得寂寞斗室中。
看“茶禪一味”新舍:柴扉不見筑農居,依山傍水鄰綠新。閑來煮茶習郭體,晚霞坡前數鳥歸。
再讀友仁先生攝影佳作《海之子》:云卷潮涌魚美人,海天一色育精靈。海上濤聲陣陣吼,毋忘家鄉故土情。
賞宗志君《老友重逢組圖》:避暑彭州思文埸,組隊抱團返青春。爐前爭勝性情在,鄰座笑我太可愛。
賀“秋窗聽雨”《清蓮》攝影新作:一度冷卻幾分嫌,牡丹富貴汝名蓮。天生素顏休妝扮,眾人爭夸說愛蓮。
閱朋友“黎明”《扛》組照:原木粗直出深山,用時砍伐何辛艱。人扛馬馱喊號子,直面風雨步步堅。
寫“楊洋”惠州東江河組圖:長堤十里趣無窮,四季翠綠花叢叢。吹拉彈釣跑走舞,宛若新俗上河圖。
此乃篩選之后的一小部分,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文字無法一一呈現。真可謂,小小朋友圈,道不盡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