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國慶節,我和幾位同事去邊境一個哨所采訪。這是只有一個人的哨所。一位姓張的老兵是這里的哨長,也是唯一的兵,已經在這里駐守了三年。
因為要拍攝老兵的升旗儀式,我們很早就趕到了那里。哨所建在半山腰里,幾間瓦房,一個操場,一面紅旗。當時,天才朦朦亮。門口的錄音機播放著國歌,老兵昂著頭,莊嚴肅穆,緩緩地升著國旗。晨光灑在老兵的臉上,刻出堅毅的側影。
獵獵紅旗下,我們看到一幅用鵝卵石拼成的中國地圖,還有“祖國你好”幾個大字,很醒目。老兵說,這是他從山溝里撿來鵝卵石,一塊塊拼成的。
哨所里有臺電視,我們和老兵一起看那一年的國慶閱兵式。老兵看得很認真,也很激動。他說他有幸參加過一次閱兵式,和戰友們一起列成方隊,走過天安門。那一刻的心情特驕傲,特自豪。
他走到屋外的紅旗下,隨著電視機里傳出來的音樂,演示當年閱兵時走正步的樣子:抬頭,挺胸,收腹,踢腿,甩臂,雄赳赳,氣昂昂。他笑著說他有時會進行一個人的“閱兵式”,陪他閱兵的,是山上層層疊疊的樹。那時在他眼里,每一棵樹都是士兵。他喊一聲“祖國萬歲”,整條山谷都會回應他。
老兵的任務是維護深山里八十多公里的架空通訊電線,每次巡線查線都要徒步穿山越嶺,一年走下來,相當于從海南島走到了西藏。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風霜雨雪,這樣的巡護他從未間斷過。
問起他在巡線路上有沒有遇到危險時,他說了一件事。那年冬天巡完線后,他在風雪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返回時,一不小心陷入一個近三米的深坑中,怎么爬都爬不上來,而陪伴他的,只有風的呼嘯。在努力了兩個多小時后,他終于用腰帶拴住攀桿用的腳扣,勾住了旁邊一棵小樹,這才爬了上來。
采訪結束后,老兵目送我們離開。回頭望去,紅旗下的老兵,綠色的身影越來越小,直到和山林融為一體。飄揚的紅旗,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
老兵如今一定早已退伍了吧。國慶節又要到了,我想不論他現在身在何地,一定會懷念當年哨所里一個人的國慶節吧,還有,那一個人的閱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