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陽,我遇見內心繁花似錦的一群人,他們都在好好活,且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寒冬,約見張東升,是想去他的“三希舍”取暖,還想從他那里“討”來一些精神食糧,以求內心安暖渡冬。張東升是誰?他是一位盆景藝人,在阜陽市大美陽光花匯港開了一家盆景藝術工作室,名曰:“三希舍”。問舍名之意義,他說,“三希舍”三個字,每個字都有著它的深刻含義和寓意。“三”,取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希”,取自“人希仕,仕希賢,賢希圣”,言講是人都想當官,當了官又想當賢人,當了賢人又想當圣人。“舍”,除了“茅舍”之意外,還有“先舍后得”的寓意。
今年46歲的張東升,先后在阜陽公交公司、人行阜陽支行上班。后來,因故辭職,迷上了盆景藝術。張東升是一個內心裝著“山”的人。他說阜陽無山,他要在盆景藝術中給阜陽造山。以山為魂,以水為脈,加之綠植、苔蘚、小石子,用各種擺件的巧妙組合,賦予山景中一處大自然的靈妙和神韻。
時間長了,張東升學會了與盆景對話。他認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他做盆景時從來不戴手套,那樣可以觸摸到土壤的肌膚和脈絡。石塊和小石子,都是在家鄉的小河邊精挑細揀的,苔蘚是從雪地里挖的,水都是母親河沙潁河里的水。時間長了,張東升的經驗更豐富了,根藝、桌面造景、組合造景、大型植物組合、游園、園林綠化設計都成為他的拿手好戲。因手藝出眾、精湛,他在阜陽還交了一批知音朋友。
在阜陽市大美陽光花匯港,“一味茶禪”店老板孟宇擅長茶器、茶家具、茶空間設計,算是張東升的一位知音。最初創業時,他們曾合伙租店。跟著張東升來到“一味茶禪”店,熱情好客、爽朗大氣的孟宇瞬間感染了我們。她身為女兒身,卻有著男孩子的睿智、灑脫和干練。
孟宇是臨泉人,早期在一家紅木家具店打工。后來,紅木家具店因故關門,她轉行開了茶店。
時間來到晌午,孟宇叫了外賣,安排在她店里就餐。她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讓大家喝到酣暢。她支起小火爐,給大家烤饅頭吃,讓人心里暖流涌動。她坦言,感謝生活讓她經歷磨難,現在心里早已晴空萬里、繁花似錦。
在創業的過程中,孟宇和程娟娟相識相知,并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程娟娟,是阜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孟宇的茶店里,還專門為程娟娟騰出空間,設有剪紙工作室。
心中有夢,剪下生花。拿起一張紅紙,程娟娟不到三分鐘的功夫就剪出一沓四幅“雙身虎”作品。程氏剪紙既有南方剪紙的纖巧、秀麗、玲瓏剔透,又有北方剪紙的渾厚、雅拙、自然樸實。程娟娟不需起稿,提剪向紙,胸有成竹,一揮而就,落剪之處都是精美之作。現在,程娟娟利用自己年輕、精力充沛的優勢,開展剪紙培訓活動,旨在讓剪紙藝術在民間扎根開花,現在跟著她學習的孩子近千人。
欣賞了程娟娟的剪紙技藝,張東升的兩位“發小”前來找他購買花卉。“走,我帶著你們去我徒弟那看看,他那賣的有好東西。”
張東升的徒弟名叫王迪、段凱凱,是一對恩愛小夫妻,在阜陽國際花木城經營著一個200平方米的攤位。他們坦言,已經向張東升拜師3個月了,學了不少盆景藝術知識。
張東升說,他徒弟的父母做園林綠化幾十年了。小兩口經營盆景花卉,純屬個人愛好,沒指望它掙錢。我們圍著他們的攤位轉轉,見不少作品折射著老師張東升的藝術風格,很詩意,很禪意。不少作品中點綴著紙扇、鳥兒、長著翅膀的女孩等配件,看得出這些作品浸透著完美主義者的思想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