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1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三單元“摘果子”一課。
一、說教材
本課是學生學習減法的開始,學生對減法的含義體會不深。教材從學生日常生活入手,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濃厚興趣及必要性。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因此,我根據教學要求,學生特點確定教學目的為:
知識目標、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聯系。
在具體情境和活動中,體會減法含義;能正確列出并讀出算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與語言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減法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具: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二、說教法
本課我采用觀察操作,練習,討論多種方法交進行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摘果子”這一生活情境中初步感知減法含義。
三、說學法
學生本課中通過觀察操作,提出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加深對減法的理解。
四、說教學流程
根據數學“創境——探究”教學模式,我把教學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復習準備,創設情境
在這一環節,我充分利用“摘果子”這一情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園,自然過子里的果子成熟了,蘭蘭提這籃子來摘果子。她請我們一起去,你們說好嗎?那我們出發吧!這樣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渡到第二階段。
(二)探究新知,總結規律
首先讓學生看圖觀察,樹上原來有幾個果子?蘭蘭摘走幾個?還剩幾個?教師引導學生講圖意提問題,這樣即可以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問題能力,又為以后學習減法應用題打下基礎。接著指名列式計算,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自己讀算式,認識減號。為了加深對減法的`理解,我問:“你是怎樣知道
還剩3個果子?為什么用減法算?”學生對減法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我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尋求不同解法。
為使每個學生對減法含義的理解,建立在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同桌擺鉛筆的小練習。一人說另一人擺。最后我引導學生: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與減法有關,你能舉例說明嗎?讓學生找找身邊的減法,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再進行小結質疑:蘭蘭見到同學們學得這樣好高興得忘了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誰能告訴她?如果沒有問題進行第三街段。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練習是發展智力,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練習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題1看圖填算式。讓學生對本課知識點進一步掌握。2算一算檢查學生離開圖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3到5題也是看圖計算。其中4,5題答案會有不同的結果,只要學生解釋合理,我都給予肯定。為了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我設計第6題是比較大小。這道題我采用同桌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互相幫助合作解決困難,讓他們每個人都產生成功的喜悅,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最后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游戲“摘果子”讓孩子們在玩玩,笑笑,算算中結束本節課。
(四)全課總結,強化新知
一堂課的結束,要讓學生明確所學的知識,建立知識網絡。我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這節課我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同時,自主感受,協調發展。力求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使課堂教學優質高效。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2章節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八單元
課題
組織比賽
計劃學時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和初步的推理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
會把統計的結果在統計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喜歡組織什么活動啊?如果我們班要組織一次比賽,同學們想一想組織下面的什么活動好?出示:
踢毽子、跳繩、拍球、套圈
學生思考
自由發言
探究
1、怎樣才能選擇一個使大家都滿意的活動呢?
2、讓我們來統計一下
出示統計圖
踢毽子跳繩拍球套圈
3、根據數據在統計圖上涂一涂。
4、觀察統計圖,并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名學生。
(2)喜歡()活動的人最多,喜歡()活動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猜測他最有可能喜歡()活動。
(4)你認為你們班最好組織什么比賽?
學生思考、討論
在書上填空
15
鞏固與拓展
1、調查本班參加課外小組的人數,整理后制成統計圖。
2、看統計圖回答問題。
(1)、從圖中看出,一共調查了()名學生。
(2)、參加哪個組的`人數最多?哪個組的人數最少?
(3)、唱歌組比美術組多()人?
(4)、電腦組和手工組一共有()人?
學生練習
15
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統計,統計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非常廣泛。我們今天只是學習了初步的統計知識,認識了條形統計圖,它的用處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非常直觀。
今天有什么收獲?
自由發言
3
板書設計
組織比賽
踢毽子跳繩拍球套圈
教后反思
見博客“回復”部分。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3一、 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練習四》是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 ……此處隱藏18065個字……10元、50元、100元面額人民幣各一張,20元面額人民幣一張。
2、學具準備:學生準本學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新
1、創設逛商場的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逛過商場嗎?今天笑笑就來到商場買衣服(引出課題:買衣服),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看圖獲取數學信息并交流。
師:(出示課件:教材72頁主題情境圖)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商場里了,同學們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呢?生交流:我看到商場里有上衣、褲子、裙子和圍巾;我還知道了他們各自的價錢。一件上衣的價錢是59元,一條褲子的價錢是41元,一條裙子的價錢是36元,一條圍巾的價錢是31元;我還知道了明明的笑笑拿了100元錢想買一件上衣和一條裙子。師: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呀!昨天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人民幣,今天笑笑來買衣服,那么你們覺得能不能用我們學過的那些人民幣來付錢呢?(生討論)生討論,交流意見:可是可以,但會很麻煩。因為衣服店的東西比較貴,我們學過的人民幣最多才5元,算起來就很麻煩。師:同學們的想法很正確,因此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面額較大的人民幣。
二、探究新知
1、認一認。課件出示教材72頁“認一認”中的人民幣。師出示100元、50元、10元面值人民幣和20元幣,把正反兩面都展示給學生看,充分讓學生從正反兩面去識別,然后貼在黑板上。學生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反饋:我們組發現只要看人民幣上的數字是多少元就可以認清楚了;我們組發現新版的人民幣都只有毛主席一個人的頭像;我們發現他們的顏色不一樣,我們覺得應該還可以從顏色上來區分人民幣。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小。我們可以從人民幣的數字、面額、字樣、圖案去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2、換一換。
師:現在我們一起認識了較大面額的人民幣。在實際購物過程中,常常遇到換零錢的問題,你們會嗎?練習人民幣的兌換。
3、買衣服師:現在笑笑在買衣服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助他們嗎?師:(出示課件)我們看看他們有什么問題?笑笑的問題是:想買一件上衣和一條裙子,拿100元夠嗎?請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們的想法。學生討論后交流,反饋。
師:師板書:59+36=95(元)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淘氣的的問題,他的問題是“我想買一條圍巾可以怎樣付錢?”(一條圍巾31元)同桌商量,然后反饋交流。
師:同學們幫淘氣解決了問題,他真謝謝大家阿!最后笑笑想請教同學們一個問題,他的問題是“我想買一條圍巾和和一條褲子,需要多少錢?可以怎么付錢?”
生交流想法,集體訂正。師: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真多啊!我們買東西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多動腦筋想想怎樣付錢比較方便。
三、鞏固提高
1、教材73頁第二題。
(2個小題)
師:同學們表現得都不錯!昨天的售貨員阿姨又要請我們幫忙數一數錢,你們愿意嗎?學生獨立做題后反饋。
2、數學故事。
師:同學們順利地幫阿姨數對了錢,真棒!最后老師想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你們聽完了還要動腦筋想想故事里的問題哦!(邊出示課件邊講故事)
四、學習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那些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用到人民幣,因此我們要好好愛護人民幣,做到合理花錢,勤儉節約每一分錢。
五、作業
1、抄寫正式作業;
2、完成課堂練習冊《買衣服》這一課的內容。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15教學目標:
1.認識100以內的數,建立計數數單位“百”的概念知道10個十是一百。
2.初步感知100以內的數的組成。
3.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4.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建立計數單位“百”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計數單位“百”。
教學過程:
一、創設精境
你們喜歡大草原嗎?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看看。
(1)出示10只羊的圖片。
看!來了一群羊,數一數有多少只。
學生數一數。
多少個一是十?
(10個一是10)
板書:10個一是十。
(2)出示20只羊圖片。
看!又跑來了群羊。
數一數現在有多少只?
學生數羊并匯報數的方法。
那20里面有幾個十呢?
引導學生明確:20里面有2個十。
(3)出示一大群羊的圖片。
綠綠的草原是羊的游樂場,看!又來了一些羊!
估一估現在一共有多少只。
揭示課題:數一數。
二、探究新知
(1)數小棒。
現在請數出100根小棒,比一比,看誰數得又快又準。
①誰來說說你剛才是怎樣數的?
學生回答數的方法:一根一根地數。
兩根兩根地數。
五根五根地數。
十根十根地數。
……
②請把你數好的100根根小棒帶上來給我們看看好嗎?
這是__同學數出的100根小棒,我們一起來數數,看他是否數對了。
全班同學一起數。
③還有不同的數法嗎?
學生紛紛匯報各種數法。
教師重點強調十個十個地數的方法。
并指出:每數出10根就捆成1捆。提問:1捆是1個十,那100里面有幾個十呢?一起數數好嗎?
1個十、2個十、3個十……10個十。
100里面有多少個十呀?
100里面有10個十,10個十也就是一百。
板書:10個十是一百。(齊讀)
④評一評,誰的數法好?
教師:數數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也可以五個五個或十個十個地數,究竟應該怎樣數,那要看具體情況,要靈活地選擇。
(2)數一數有多少個小方塊。
(出示主題圖)
學生匯報:10個小方塊是一第,排到九十九個后再添1個是一百個,所以10個十是一百。
三、鞏固練習
(1)圈一圈,數一數。
(“練一練”第1~3題)
①有多少根小棒?
②有多少個小方塊?
③有多少個雞蛋?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
(2)數一數,再添多少就都變成一百了?
①出示“練一練”第4題圖。
②學生小組交流完成。
(3)讀一讀,說一說。
出示“練一練”第5題,引導學生讀一讀,說一說。
四、
你今天學會了什么?
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補評:
板書設計:
數一數
10個十是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