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 1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2、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3、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關漢卿《大德歌·冬景》
4、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張籍《春別曲》
5、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閣序》
6、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皮日休《汴河懷古二首》
7、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8、濤瀾洶涌,風云開闔。——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9、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0、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張籍《成都曲》
11、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王之渙《送別》
1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13、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登快閣》
14、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佚名《木蘭詩/木蘭辭》
15、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6、湘江兩岸花木深,美人不見愁人心。——盧仝《有所思》
17、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王勃《山中》
18、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維《終南別業/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19、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20、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 2
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4、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7、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8、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9、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桂林山水》
10、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11、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2、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1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14、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5、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 3
1、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
2、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
3、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杜甫《望岳》
4、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7、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8、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9、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10、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左思《詠史》
11、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12、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13、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王維《辛夷塢》
1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15、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李白《送友人》
16、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17、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18、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卓文君《白頭吟》
1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20、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21、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
2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2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24、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25、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吳均《山中雜詩》
26、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27、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寇準《詠華山》
28、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29、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0、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羅隱《蜂》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 4
1、《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題岳陽樓》
唐·白居易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
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3、《滕王閣詩》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4、《同崔邠登鸛雀樓》
唐·李益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云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恨猶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并起思鄉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5、《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詠華山》
宋·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7、《游黃山》
宋·朱彥
三十六峰高插天,瑤臺瓊宇貯神仙。
嵩陽若與黃山并,猶欠靈砂一道泉。
8、《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9、《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0、《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1、《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2、《太湖秋夕》
唐·王昌齡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
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 5
李白《幽澗泉》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泉深,
善手明徽高張清。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
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一浪一以沾襟。乃緝商綴羽,
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一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澗泉,鳴深林。
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長隨君,
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
白云堪臥君早歸。
李白《蜀道難》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一吮一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黃。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其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望廬山瀑布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登峨嵋山》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李白《登新平樓》
去國登茲樓,懷歸傷暮秋。天長落日遠,水凈寒波流。
秦云起嶺樹,胡雁飛沙洲。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
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
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風清長沙浦,山空云夢田。
瞻光惜頹發,閱水悲徂年。北渚既蕩漾,東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蓮。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
李白《望天門山》
詩人:李白 朝代:唐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李白《橫江詞六首》
其一
人道橫江好 ( 道一作言 )
儂道橫江惡
一風三日吹倒山 ( 三日一作一月) ( 一作猛風吹倒天門山 )
白一浪一高于瓦官閣
其二
海潮南去過潯一陽一
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
一水牽愁萬里長
其三
橫江西望阻西秦
漢水東連揚子津 ( 漢一作楚 ) ( 連一作流 )
白一浪一如山那可渡
狂風愁殺峭帆人
其四
海神來過惡風回 ( 來一作東 )
一浪一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
濤似連山噴雪來
其五
橫江館前津吏迎
向余東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
如此風波不可行
其六
月暈天風霧不開 ( 月一作日 )
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
公無渡河歸去來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 6
1、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4、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5、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6、山頭有路接無塵,欲覓王孫試問津。
7、兩巖雖云牢,水石互飛發。屯門雖云高,亦映波浪沒。
8、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千丈攙天翠壁高,定誰狡獪插遺樵。
10、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堅貞還自抱,何事斗群芳。
11、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云。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13、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空馀蟬嘒嘒,猶向客依依。
14、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
15、扁舟費盡篙師力,咫尺平瀾上不來。
16、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7、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1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9、玉女峰前一棹歌,煙鬟霧髻動清波。
20、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遠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南裔多山海,道里屢紆直。
21、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2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3、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24、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5、山上風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