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勤奮》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說勤奮》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學習司馬光和童第周勤奮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梁的道理。
2、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3、略知說理文的篇章結構,擺事實,講道理。
重點難點:
懂得勤奮能使天資聰明的人成才,反之也會流于平庸;勤奮也能使基礎較差的人成為可用之才,不應自暴自棄。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補拙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學習了第一段,你從中懂得了什么?
二、細讀第二自然段
1、課文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梁。”這一中心,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相機板書:司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還記得一年級學過的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司馬光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天資聰明)
3、天資聰明的司馬光長大后誠信的作文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討論:
(1)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么?“終于”這個詞說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馬光怎樣用汗水和心血去澆灌的?(引導學生邊讀邊找出書上有關詞語和句子。理解“滾瓜爛熟”“一遍又一遍”)
(3)司馬光的事例告訴我們(板書):“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練讀第二自然段
(5)指名讀,師與生一起評點,是否讀出了司馬光的刻苦、勤奮?
4、小結: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從小就天資聰明,但是他依然始終如一地勤奮學習,最后寫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這就充分說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細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自學,完成下列思考題,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有關的詞句畫出來:
(1)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況和司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自信的作文晚,基礎差,為什么他同樣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2、小組交流討論
3、師生圍繞思考題交流探討
4、學生討論“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這句話的含義,老師相機板書。
5、指導朗讀
6、讓學生根據板書小節,引導學生明確:不論天資聰明還是基礎比較差的人,只要勤奮,都可以成才。
7、齊讀兩句名言,大家認為這兩句名言好嗎?好,就讓我們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筆記本的首頁,時刻勉勵自己。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主要寫了什么?
2、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談談學習了這一課的感想,并寫在小作本上。
《說勤奮》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梁,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深入感悟文章的內涵。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解題:題目中的“說”就是談、講的意思。這是一篇說理類的文章。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文章主要說了一個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明白、說清楚的呢?)下面,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分段。
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課文主要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說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導分段。
(1)學生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在哪里提出了觀點?又是怎樣證明這個觀點的?課文最后又是講了什么?
(2)交流。
(3)根據以上問題給課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記號。
三、分段讀通課文。
1、先拼讀生字,讀熟新詞。
2、分段讀通課文。
自己練讀——指名讀——糾正讀音,指導讀通長句——齊讀。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畫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么?是勤奮。
(1)這里的“橋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問自答的句子換一個說法。
(3)過渡:是的,勤奮是實現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相機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討論:“鮮花”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比一比,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齊讀后一句。
3、齊讀第一段。
4、當堂背誦第一段。
五、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2、交流自學情況。
3、指導書寫“枕”、“末”、“慣”、“基”。
4、鋼筆描紅。
六、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3:讀一讀,再抄寫。
2、背誦第一段。
3、區別形近字組詞。
未( )悄( )社( )梁( )渡( )
末( )稍( )杜( )粱( )度( )
《說勤奮》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議論文。本文采用議論文常用的舉例子的方法,借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說理的文章對于高段的小學生來說,往往是單一而又枯燥的,學生很難直接從感官上去理解文中的道理,但是教師可從議論文的特點入手,通過梳理論點、論據和論證的經過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解讀。
三、設計理念
(1)立足新課程標準,增強師生互動,以學生為本,創設自主,探究,開放的學習情境,師生一起“說勤奮”。
(2)走進文本,回歸生活。抓住“勤奮”的特征,解讀具體的事例,感受勤奮是通往理想橋梁的道理,從而激發學生以一種勤奮的態度來面對生活。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通過多種方式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五、教學重難點
1、重點: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2、難點:學習議論文的文體特征,掌握常用的議論文寫作方法。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合作法
七、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課時兩課時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本課生詞。
3、使學生初步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二)教學步驟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入語:
同學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指名幾個同學說說)有了理想,我們又怎樣才能實現它呢?(學生討論)只要我們有了勤奮的法寶,就可以搭起通往理想的橋梁。(2)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生自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圈畫出不明白的地方。(2)生讀,教師巡視,個別指導。(3)教師出示詞串
滾瓜爛熟毫不氣餒急起直追名列前茅有所作為遠渡重洋A.指名讀,教師相機正音B.開火車讀C.齊讀
D.請生交流,反饋已理解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a.利用查工具書,課前預習:滾瓜爛熟b.出示多媒體圖片,理解:遠渡重洋c.運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名列前茅d.聯系上下文理解:毫不氣餒
E.請生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并相機指導,書寫:渡a.教師范寫b.學生描紅臨寫
c.上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互評。
3、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過渡語:相信同學們對這篇課文的生字詞已經很清楚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課文究竟說了些什么?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指名回答,請同學相互評價、補充,教師點撥。師生共同總結: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2)請生快速瀏覽全文,小組討論:為了把這個道理說清楚,全文寫了幾個事例?試著用小標題概括。A.組內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B.小組匯報,全班交流。C.教師相機板書:司馬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童第周——青蛙卵剝離手術D.師生共同歸納列小標題的方法。
先了解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再將意思相近的自然段合并歸納大意,就是文章的小標題。
(3)請生再讀課文,找找司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不同點。師生歸納總結:司馬光(天資聰穎);童第周(基礎較差)。4.精讀課文,感受勤奮成才的道理
(1)請生小聲讀課文第一部分,邊讀邊思考: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勤奮的背后需要付出許多努力?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請生總結:“警木”、“天剛亮”……(2)請生交流讀書收獲。A.片斷一
a.出示: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b.請生交流讀后的感受,結合實際理解成功離不開汗水和心血。c.請生帶著讀,同學之間互評。B.片斷二
a.聯系上下文,理解“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b.通過交流理解“勤能補拙”。c.請學生用“勤能補拙”說句話。d.請生帶著感受讀,相機指導。(3)指導感情朗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4)教師小結: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
5、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總結語: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說勤奮》這篇課文,掌握了一些關于勤奮的詞句,感受到了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下節課我們將結合具體的事例來進一步理解勤奮成才的道理。(2)布置作業:A.抄寫生字詞B.熟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