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游》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調商)、商一位數的除法。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調商的方法。
3、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試商、調商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和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郊游嗎?告訴老師你們到哪里秋游.實驗小學舉行了一次秋游三四五年級都參加了。出示圖。
二、新課:
1、你從圖上發現了那些數學信息?公交車站有兩種車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車限乘客46人,小客車限乘客34人。實驗小學三年級師生共192人,四年級師生共184人,五年級共有師生230人.。
2、根據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與除法有關的數學問題。 (1)出示:三年級都坐小客車,需要幾輛車?
怎么列式呢?學生:192÷24=因為····所以····師:估一估,商是幾位數。學生回答
師:在練習本上用豎式算一算。與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除數與商的積大了,說明什么?該怎么辦?明確把除數“24”看作“2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級師生共184人都坐大客車,需要租幾輛? ①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84÷46= ②請你算一算等于幾?
③學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余數等于除數,說明什么?該怎么辦?⑥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46”看作“50”來試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設計意圖:從情景圖入手,讓學生猜數,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問題由學生提,方法讓學生找,還學生學習主人的地位.)
4、想一想試商時遇到了哪些困惑?是如何解決的?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3)、小結,師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試商的過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調小,商小了就調大,這就叫做“調商”(板書“調商”)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須調大.翻倍法,積要接近被除數.(設計意圖:規律由學生總結,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三、應用拓展。
2、完成“練一練”
第1題:不用計算,在○里填入“>”、“<”或“=”.263÷27○10
602÷31○20 487÷18○30第2題:森林醫生。
第三題:豎式:361÷54
216÷27
第四題:練一練:73頁第2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學生質疑
對于本節課的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秋游》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
1、學習第2、3、4自然段,通過朗讀,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給人帶來的歡樂,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給人帶來的歡樂,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詞語
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指名讀齊讀評價)
二、導入
1、小朋友,秋風起了,秋天到了,在這金風送爽,天朗氣清的季節里,老師知道你們都想像課文中的小朋友一樣到郊外游玩,是嗎?
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秋游》。
2、小朋友,去秋游時,郊外的美景可要看仔細了。(學生看圖,師范讀2、3自然段。)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小結:秋天的景色真美呀,看了真令人著迷,真是——秋色宜人。
三、學習第二小節
1、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二小節,想想,你喜歡嗎?
你喜歡它什么呀?
假如是白云,師:是呀,白云還會變魔術呢,多有趣呀!誰能讀好它呢?
聽小朋友讀得這么有趣,老師也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這些會變魔術的白云,讓老師也來試試吧!范讀。
這么有趣的白云你們喜歡嗎?我們一起讀一讀。
假如藍天,這么美的白云住在什么地方呀?理解“一望無邊”。誰能把一望無邊的藍天讀得美美的?
指導朗讀:把“一望無邊”讀慢點。
2、老師好象看到了一望無邊的藍天,在這一望無邊的'藍天上,肯定還住著各種各樣的白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還看到了些什么樣的白云?師渲染:白云有時像白兔,有時像綿羊,有時又……,有時又……真的像……你眼中的白云有時像什么?
小朋友看到的白云真多呀,把你們看到的這么多白云的樣子,連起來說給大家聽。
練一練: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
有時像。
多美的白云啊,讀,齊讀第2自然段。
三、學習第三小節
1、師導: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讀讀第3小節就知道了。生自由讀第3小節。
2、小朋友,秋天的田野美嗎?美,美在哪兒呢?指名說。
稻子黃了——像鋪了一地金黃的地毯;高粱紅了——像一把把火紅火紅的火把;
棉花白了——像天上落下來的朵朵白云。
這么美,誰來讀美了?指名讀。齊讀。
3、師:誰能用昨天我們學過的兒歌來夸一夸秋天的田野。(指名有感情地背誦)
秋天的田野也是五彩繽紛的,請男女生配合朗讀。
農民伯伯看著這么豐收的景象,心里美滋滋的。我們也替他們高興,帶著微笑讀一讀秋天的田野吧!
4、引導到秋天的果園,看圖,填詞,蘋果,梨兒,葡萄。
我們一起來夸一夸秋天的果園吧!(背誦兒歌)
四、學習第四小節
導:秋天的景色可真美呀,看不完,百看不厭,這可忙壞了這群小朋友,看看,他們在干什么?看圖指名說。
自己讀讀第1句話,開心地讀一讀。
練一練:下課了,同學們在校園里玩,有的,有的,有的
。
放學了,同學們在做值日,有的,有的,有的
。
說話練習:大家奔跑追逐,笑著 ……此處隱藏17486個字……p>《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要通過教學,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強調"從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培養朗讀的興趣。"現以《秋游》一文為例,圍繞《課程標準》這一要求,來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讀讀、看看、想想、說說中,用心體驗,用情表達。
學情分析:
學生雖然生長在城市,但是基于三亞的地理位置,對于文中“郊外”的景物并不陌生,這對教學來說是很有裨益的。只是,他們語言組織能力不強,觀察力有限,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適時點撥。
教學方法: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情況以及教材的不同,語文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利于溝通與合作的良好空間,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學生在研讀過程中學會交流,讀懂課文,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課程標準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本課主要采用閱讀指導法、談話引導法等啟發式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讀中感悟思想感情的'方法。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中的感悟能力和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通過對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4、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抓住重點詞反復品味朗讀,感受秋天的美景。
關鍵點:引導學生不斷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詞語卡片,帶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展示課文圖)秋天到了,在這美好的季節,有一群小學生,跟著老師去秋游了.他們去了哪里?那里景色美嗎?他們玩得開心嗎?(自由說說)
2.認讀生字、詞語。
二、圖文結合,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郊外的秋天如此美麗,你們想去那兒看一看,玩一玩嗎?說走就走,現在我們一塊兒去秋游。
2.觀察課件圖,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同學們想一想,"漸漸"是什么意思?該怎么讀?可以換個什么詞?去掉行嗎?為什么?
4.再讀第一句話,指導讀好"漸漸"。
5.用"漸漸"說一句話。
6.齊讀,想:這一段主要告訴了我們什么?
7.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秋天來了
三、圖文結合,學習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感受景美
過渡:他們來到田野,看到了什么?
敚敚ㄒ唬┳芴甯兄第二、三自然段。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的哪幾個自然段是描寫秋天景物的?
2.自由讀,指名回答。(第二、三自然段)
3.仔細讀課文,再對照插圖,看看課文中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邊讀邊把主要的詞語畫下來。
4.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藍天、白云、稻子、高粱、棉花
5.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板書(上→下)
(二)學習第二段
1.天空是什么樣的——,白云變化——
2.白云還會變成什么樣子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來試著說一說。(聯系生活所見)
3.你們覺得天空美嗎?美在哪兒?
4.第二自然段怎樣讀才能讀出天空的美麗,請小朋友邊看圖,邊仔細聽。
5.指名說。
6.教師范讀,指導第二自然段
7.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秋天的天空是那樣美,田野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看一看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第三段
1.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田野的景色嗎?
2.課文第三自然段就寫了田野中的美景,誰愿意讀一讀?
3.小朋友,你們覺得田野美嗎?美在哪里?(學生自由討論)
4.是呀,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斕,確實很美。你能來說一說,田野里稻子黃了,黃得像什么?高粱紅了,紅得像什么?棉花白了,白得像什么呀?可以只說一種,也可以說兩種,能說三種就更好了。
5.學生練說。(各自練,指名說)
6.小朋友描述得真是太美了,這句話應讀好哪些詞?
7.光讀好"黃了、紅了、白了"這些詞行嗎?還要注意--音量要逐次加高。
8.教師范讀,指導讀第三自然段。(學生跟讀,試讀,自由練,齊讀)
9.學到這兒,你們想說什么?
10.齊讀第二、三自然段,再次感受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
四、圖文結合,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快樂
1.小朋友,我們已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風景如畫的郊外,開心嗎?現在,你們最想干什么?
2.好,就讓我們高高興興地玩吧。快看,圖上的小朋友們都在做什么?(指導觀察,說說)
3.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所看到的說出來。
4.書上是怎么寫的?齊讀第四自然段。
5.大家玩得開心嗎?(板書:開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家玩得十分開心?請小朋友邊讀課文邊圈畫相關的詞語。
6.指名回答。("打滾兒"、"亮嗓子"、"逮螞蚱"和"跑、奔、笑、喊")
8.指導朗讀第一句話。
9.這句話中用了三個"有的",讀時聲音要逐步提高,語速也要逐次加快,這樣才能充分表達出玩耍時興奮、愉快的心情。請大家試試看,看誰能讀出高興、開心的心情。(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10.你們看他們在草地上奔跑追逐,笑著喊著,真開心哪!你們知道他們會喊什么?
預設:秋天多美啊!
秋游真好!
啊!秋天,太美了!
…………
11.齊讀第四自然段。要求:能讀出高興、開心的心情。
五、課堂小結
小朋友,今天我們作了一次秋游,不僅欣賞了郊外的美麗風光,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從優美的語言文字中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
六、自選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把它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1.秋游
藍天白云上
秋游稻子 高粱 棉花
小朋友玩耍 (開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