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女》教學設計【精品11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靜女》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靜女》教學設計1學生分析:
一般特征:
高一學生處在十六七歲的花季年齡,對于愛情已有朦朧的感知,學習時會有相應的感受。
入門能力:
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審美力,能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節跳躍、人物朦朧的詩歌;由于《詩經》年代久遠,閱讀上會有一定困難,幸好詩歌篇幅短小,借助注釋應能掃除字詞障礙。
學習風格:
學生對于愛情的話題會有發表意見的熱情,所以本課的學習不宜教師講授,而用討論法來研究人物形象、了解詩歌特點。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2、欣賞純潔健康的愛情。
三、知識與技能
1、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
2、積累文言字詞;
3、理解詩歌的主旨,讀懂人物形象;
4、了解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和詩歌敘事的跳躍性。
二、過程與方法
1、朗讀感知課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了解“詩無達詁”的詩歌特點。
教學重點:
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情節的跳躍性和從多角度去理解詩歌。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經》;梳理文意。
1、介紹《詩經》。(略)
2、聽朗讀,糾正字詞讀音。
3、據課文注解梳理文意。
4、請學生整理字詞。
再朗讀課文,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討男主角的形象。學生討論交流。
(參考:“搔首踟躕”, 心急難耐,又無計可施,是個憨厚淳樸的小伙子。
“說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是個癡情的小伙子。)
2、探討女主角的形象。
(1)討論:為什么女主角“愛而不見”?這使你覺得這是位怎樣的女子?
(參考:或者是因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為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來制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為調皮,制造一點情趣;或者是因為善于體貼人心,先到了卻故意后出現,免得男子有“遲到”的內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還是調皮活潑?讓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讓讀者琢磨不透,如霧里看花,朦朧綽約,越發引人暇想。
(2)討論: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樣的女子?還有哪些詩句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路?(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以物傳情,未聽其語已暗傳情,含蓄溫婉,聰慧可人。)
3、這是一段怎樣的愛情?
討論:(1)討論:女主人公有沒有出現過?
A、有。下文饋贈物品時出現。
B、沒有。下文饋贈物品只是男子的回憶。
以上兩種意見同學們同意哪種?說說你的理由。
(參考:這涉及到對詩歌的情節的理解。可作多種假設。一,女主人公走出來了,并且贈送男子彤管,而且兩人一面說笑一面散步到了野外,女子又送了荑草。二,這只是男子等待女子的一個場景,因為“愛而不見”,男子“搔首踟躕”,不知女子心意,于是前思后想,回憶種種情事,以揣測女子“不見”的因由,揣測女子對自己的心意。三,這是三個戀愛場面,感情一步步加深。)
小結:“詩無達詁”,所以成就了詩歌的朦朧美、含蓄美。這也體現了詩歌情節的跳躍性,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情節連貫起來,于是也就引發了不同的聯想,詩歌了就因此而有了無窮的魅力。
(2)討論“城隅”的解釋:
質疑:城隅有兩種理解,一是“城邊角落”,一是“城上角樓”,你愿意取哪種解釋?為什么?(為什么課文注解首選的是城上角樓?)
提示:A、兩個見面地點有什么不同?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個地點?
B、如果是第一次見面呢?會選哪里?為什么?什么情況下會選擇角樓?C、根據詩歌的描寫,男女主人公的戀愛是“初始階段”還是“高級階段”?根據分析,選擇哪個地點妥當些?
D、地點的選擇也跟人物的性格有關,什么樣的性格會選擇什么樣的地點?據詩歌的描寫,人物性格如何?
小結:一詞“兩解”甚至“多解”,無“定解”,留給讀者較大的想象空間,使詩歌朦朧而耐人尋味。
四、詩歌的表現手法。(直接傳授)
1、重章疊句的形式的表達效果達既加強了詩意的表達達又層層拓展詩境拓增加了抒情效果;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瑯瑯上口,有音韻和諧之美。
2、《詩經》“三義”,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什么手法來寫?(直言其事,賦。)
五、作業(拓展遷移)。
(“關 關 雎 鳩,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瓊瑤把《蒹葭》改編成一首曲子,鄧麗君把它唱紅了,聽過嗎?請你欣賞一下。(出示歌詞)請同學們也把這首《靜女》改編成現代歌詞,也就是寫成一首現代詩歌,注意要體現出詩歌體裁的特點,體現出意境之美和音韻之美。會譜曲的同學最好能同時譜上曲子。
《靜女》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
學會運用比較閱讀法,在比較中分析文章
教學重難點
從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比較《衛風氓》和《邶風靜女》的異同
教學方法
誦讀和比較閱讀相結合的方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愛情是什么?是“山無棱,天地合”的忠貞,是“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纏綿,還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思念?讓我們跟隨歷史的長河,去扣響古老的愛情吧。
二、整體感知
1、欣賞錄音朗誦,聆聽體悟,進入情景。
2、學生誦讀
3、回顧《衛風氓》和《邶風靜女》的.重要文言字詞和句式
三、從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比較《衛風氓》和《邶風靜女》的異同
(一)、從內容上看
相同點:
2、都是四言詩
不同點:
《衛風氓》描寫的是女主人公由戀愛、婚變到決絕的 ……此處隱藏14889個字……會、感受《靜女》《子衿》的感情基調,男女主人公純真、熱烈的愛情,初步學會鑒賞古體詩,領悟古體詩的情趣和藝術魅力。
審美鑒賞與創造:通過《靜女》的學習,掌握《詩經》重章疊句的藝術特色。
培養學生發揮聯想想象,運用重章疊句的手法進行再創作的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感受男女主人公純真的戀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學習重點:
1.分析形象,體會詩歌中純真熱烈、美好甜蜜的愛情。
2.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
學習難點:
1、運用重章疊句的手法補寫詩歌,創作詩歌。
學習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比較閱讀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她像無名的野花散發著遠古的芬芳,那天真的時代,人們自由的相親相愛,孔子為詩中無處不在的質樸和真誠感動,《詩經》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我們曾經在初中學過詩經中描寫愛情的兩首詩:《關雎》、《蒹葭》。今天我們來學習另外兩首《詩經》中的表達愛情的詩歌《靜女》、《子衿》。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朗誦《靜女》《子衿》
1、教師指導朗讀的基調,朗讀的節奏。
提示:朗讀基調:《靜女》清新可愛、歡樂活潑
《子衿》纏綿悱惻、哀婉傷感
朗讀的.節奏為二二式,咬準字音。注意讀出四言詩節奏,基本上是每句兩個節拍,個別句式靈活處理。
例如: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2.學生練讀,教師指導
3.小組朗讀展示(至少展示兩組):學生、老師做出評價。
4.齊讀
四、翻譯《靜女》《子衿》
1、小組交流翻譯中難懂的詞句
2、學生根據注釋,翻譯課文。其他同學點評補充。
3、教師點評。
五、小組探究
1、兩首詩歌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靜女》描述了一對戀人的約會經過。男子按照約定趕到城墻下,卻沒有看見心愛的女子,焦急萬分之時,女子出現了,并且贈送給男子兩件禮物。
《子衿》寫女子登上城門樓想看見心上人的蹤影,滿懷思念。
2、對比閱讀,比較兩首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有何異同
不同:《靜女》抒情主人公男子,沉浸在美好的愛戀中,充滿歡樂。
《子衿》抒情主人公女子,滿懷對心上人的相思,哀婉傷感。
3、總結主題:
《靜女》主題:這首詩以第一人稱口吻,通過回憶戀人約會的情景,表達出戀人間那大膽而熱烈,美好而甜蜜,純樸而真摯的愛情。
《子衿》主題: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渴望與意中人來往相見的感情,表達了深沉的思念。
這兩首詩共同反映了古代廣大人民對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愛情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4、小結:《詩經》中的愛情詩,展示了至純至真之愛。這里青年男女的愛情雖然沒有中老年愛情的洗練和深沉,卻因單純、天真、無邪而永恒,它穿越千百年的時空,至今仍感動著我們。但我們大家必須明白,美好的東西是需要珍惜的,你要珍惜你愛的花朵,讓她在適宜的時節綻放!
六、體會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
1、讓同學說說《靜女》《子衿》運用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
《靜女》:“靜女其姝”“靜女其孌”是男子對女子的熱烈贊美,反復表達了男子對女子的喜愛之情,表現他洋溢在愛情的甜蜜幸福之中。
《子衿》:一、二章在反復詠嘆中強烈表達女子對男子的思念與盼望,體現了女子大膽直率的愛情追求,真摯熱烈的情感。
此外,運用重章疊句都使兩首詩有一種韻律美。
2、老師總結重章疊句作為詩歌的一種創作手法的表達效果
重章疊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是詩歌的一種常見手法。
表達效果:這種手法具有回環反復的表達效果與音韻美、意境美、含蓄美。
在內容和主題上:深化意境,渲染氣氛,強化感情,突出主題
在詩歌表現力上: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委婉而深長的韻味。
七、遷移訓練:寫作——運用重章疊句的手法
1、展示重章疊句在現代詩歌中的運用
重章疊句為《詩經》所首創,正因為它在傳情達意上的巨大作用,所以廣為后世詩歌使用。如汪國真的《感謝》:
感謝
汪國真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
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
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
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汪國真,祖籍福建省廈門市,1956年生于北京,1982年畢業于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感謝》是汪國真在20xx年暨南大學百年校慶所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2、讓學生運用重章疊句的手法補寫詩歌
老師展示《獨語》,省去原詩的三、四節,讓同學展開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去補寫。
獨語
覃子豪
我向海洋說:我懷念你
海洋應我
以柔和的潮聲
我向森林說:我懷念你
森林回我
以悅耳的鳥鳴
我向星空說:我懷念你
星空應我
以靜夜的幽聲
我向山谷說:我懷念你
山谷回我
以溪水的淙鳴
我向你傾吐思念
你如石像
沉默不應
如果沉默是你的悲抑
你知道這悲抑
最傷我心
八、布置作業
寫一寫:運用重章疊句的藝術手法寫一首關于愛情的現代詩,表達積極健康的情感。
九、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體會了《詩經》中的真純的愛情,也體會了重章疊句在詩歌中的表達效果。老師想跟大家說美好的愛情需要珍惜,我們要像呵護一朵花似的讓她在適宜的時節綻放。當下最要緊的是把學業搞好,那就回去把隨筆寫好吧!同學們再見!
十、板書設計
不同:《靜女》抒情主人公男子,沉浸在美好的愛戀中,充滿歡樂。
《子衿》抒情主人公女子,滿懷對心上人的相思,哀婉傷感。
手法:重章疊句
十一:教學反思: